她与世界跳着危险的探戈
——试论冰虹的诗《虹问·之一》与《虹问.之二》
2019-09-09 作者:葛旭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冰虹的诗《虹问·之一》与《虹问·之二》,是叩问人心的佳作。诗人以入梦与梦醒的反复与对比,深刻地写出了“理想之梦”与现实的冲突与游离,并借此明道、明志、明心。
1.
我梦见我
赤裸地 优美地
在一望无际幽阒的水波
右手托起春天的蝴蝶
我孕育出的朵朵晶莹丰圆的虹云
飘在浑浑莽莽沉默的天河
照开一座深深锁住诗和美的墓园
拨醒贪睡的清风和挤在人间的寂寞
如果我的梦和生活分割
我爱的是什么?
蠢笨顽固的夜怎样飞起?怎样爆裂?
2.
你提起月色的忧郁
为我的花冠加冕
在一个渡口
雪浪上的雾 涌现虹谷
辽阔无边的秋 在
悬崖峭壁上飞流
哦 上帝
为何要流那么多忧伤的秋雨
她会成
一片月色的冰山?
一片俏丽的青雾?
3.
苍白的月色 它的
忧郁 轻叩着我
顺着它去 行到月穷处
回眸已成千古
4
不论这世界怎么了
这枚冰一直飞着
即使迷途,也无法停留
时光延续,生命延伸
这辽远苍茫中的一轮
所谓江山,蹈一疇流金
回首间,月已千年
不过是清流漫过一泓烟波
5
此时
顿然漫出的是
怒放了千花万红的倦意
隐隐有风从荒原
踩踏着夜色归去
一切归于沉寂
——冰虹的詩《虹问.之一》
附:
虹问.之二
冰虹
1.
一切仿若都不能改变
惯性陈旧的轨迹
漫长的…… 苦苦撕扯
月儿在枯木断枝上暗泣
梦安放在哪里?
而,虹真的在这里!
看得见
清澈的湖,金色的笑意
越过万水千山
你看到的还是
这来自天籁的一弯
我看到的还是你
来自人间的诗书半卷
2.
你看到的还是
冰融的泪漫下山坡
一种美好在鸟声中静寂
3.
梦醒时
再次感觉人世的生疏
富贵的贫乏逡巡于市井
压低的天空使我盲目
春花秋月被金钱的手扭曲
惶惑不已时
我再次被流放进梦里
4.
我能否深入逝水?深入花朵?
湮没越来越多的脏眼睛
我能否远离被糟蹋到铜臭的陷阱
能否阻止急降的恶雨
煽起飞鸟的轻盈
5.
月光托出的清洁
不能被俗世拼接
也不适宜乌鸦嘴上裂开的
深谷 断桥 墓地
6 .
纷扰红尘中
忧 ,无声无息
弱水满溢的挣扎
刺骨的冷寒
美,消瘦成
一缕简约的箫音
无法丢于尘埃中
7.
人呵
生长着那么多不可遏制的矛盾
这幽暗深渊般的夜
这无限的痛的深邃!
8.
我能否继续
背负红尘的痛楚走下去?
能否不倦地为
春天的诗卷注入甜蜜?
把心莹如玉的芳香传递?
以梦为马, 去向哪里?
9.
为什么尘世变得如此蠢笨?
股股污浊的气息残忍地逼迫我
怎样截断延伸的沮丧?
无法习惯被囚的境遇
拼凑的虚伪人生加剧着
人间的精神分裂症
我的忧郁只找到星辰的残骸
叠加的疼痛中
我已准备好溢出或毁灭
我梦见我
赤裸地 优美地
在一望无际幽阒的水波
右手托起春天的蝴蝶
我孕育出的朵朵晶莹丰圆的虹云
飘在浑浑莽莽沉默的天河
照开一座深深锁住诗和美的墓园
拨醒贪睡的清风和挤在人间的寂寞
如果我的梦和生活分割
我爱的是什么?
蠢笨顽固的夜怎样飞起?怎样爆裂?
2.
你提起月色的忧郁
为我的花冠加冕
在一个渡口
雪浪上的雾 涌现虹谷
辽阔无边的秋 在
悬崖峭壁上飞流
哦 上帝
为何要流那么多忧伤的秋雨
她会成
一片月色的冰山?
一片俏丽的青雾?
3.
苍白的月色 它的
忧郁 轻叩着我
顺着它去 行到月穷处
回眸已成千古
4
不论这世界怎么了
这枚冰一直飞着
即使迷途,也无法停留
时光延续,生命延伸
这辽远苍茫中的一轮
所谓江山,蹈一疇流金
回首间,月已千年
不过是清流漫过一泓烟波
5
此时
顿然漫出的是
怒放了千花万红的倦意
隐隐有风从荒原
踩踏着夜色归去
一切归于沉寂
——冰虹的詩《虹问.之一》
冰虹的诗《虹问·之一》与《虹问·之二》,是叩问人心的佳作。诗人以入梦与梦醒的反复与对比,深刻地写出了“理想之梦”与现实的冲突与游离,并借此明道、明志、明心。
台湾作家许达然说:“诗是什么?敢采是种抗议——不是尸就是诗。”诗人对世界细腻的感受,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处理,对美与丑的仔细甄别,对自我命运的超脱,都使得《虹问·之一》与《虹问.之二》有悍然发问震慑人心的力量。虽然带有悲剧的色彩,但不碍其一针见血的力度。诗人冰虹与世界跳着危险的探戈,每一个舞步都要小心翼翼,以避免被现实的重量压垮;每一个舞步又是那样的坚定,矢志不渝地走在寻找美的途径上。而如何找回美在人心灵中的位置,才是其终极命题。
诗人是对世界最敏锐的感知者,她善于聆听世界上的一切哀歌和美妙,也善于憎恨一切恶毒的蠹虫与鬼蜮。《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冰虹的诗《虹问》中,作者把目光更多地关注在自身理想与现实相违背的苦痛中,关注在美的渐式微处境中,进而以自身一连串的担忧和迷茫发言为诗,去问那象征着人间至美的虹:失去了梦的我,爱的是什么?理想之梦将安放于何处?我能否在美中,而远离世俗的陷阱、那金钱的铜臭?我能否坚持下去,继续肩承传递美的事业?我该去往何处,我该如何在愚笨的尘世囚困中,斩断沮丧与悲哀的绳索,以清新的面目去侍奉美?这些都是诗人的问题,也是诗人问于我们的问题。
这无疑是一首沉重的诗,而沉重恰恰来自于疑问。问号是所有符号中最具有分量的,因为它最善于揭示问题,一个个问号就像一把把镰刀,正在收割滋生的恶之花的果实,展示给世人看。
一切悲剧,都是在美骄傲地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开始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虹问·之一》与《虹问·之二》似乎也有意无意地运用了悲剧的艺术。诗作的一开始,便描绘了一个唯美的梦境。“我梦见我/赤裸地 优美地/在一望无际幽阒的水波/右手托起春天的蝴蝶/我孕育出的朵朵晶莹丰圆的虹云/飘在浑浑莽莽沉默的天河。”这令人想起佛罗伦萨画家波提切利的著名油画《维纳斯的诞生》,海洋的泡沫中诞生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乘着贝壳被海风轻轻吹拂到人间来。而作者也恰恰是以传递美与爱为己任的,因此在梦中,她想象着“我”托着“春天的蝴蝶”,为人间带来美的复苏的消息;“我”孕育出虹云,以七彩的光辉照亮郁暗的“墓园”,解放诗和美。这是作者亲身创作的写照,也体现出作者的“理想之梦”,其志趣所在。然而就像维纳斯的塑像在英法舰队的争夺中被毁去双臂一样,诗人的“理想之梦”在尘世的侵染下,也未必有多么牢固。“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于是诗人忧郁地写下第一个设想,当“梦”与现实分离,不容于现实的时候,“我”该如何去爱这个世界?这是《虹问·之一》中所提到的。
梦,在《虹问》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它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当梦终醒,一切美的境界便涣然消逝了,诗人便不得不面对俗世的逼仄与乏味“梦醒时/再次感觉人世的生疏/富贵的贫乏逡巡于市井/压低的天空使我盲目”(《虹问·之二》),纵使面对未被污染的自然,也不能使诗人满意“辽阔无边的秋 在/悬崖峭壁上飞流 /哦 上帝/为何要流那么多忧伤的秋雨”(《虹问·之一》)。梦醒使诗人必须去面对其自身的精神与现实的排斥,这排斥使她无法解脱“拼凑的虚伪人生加剧着/人间的精神分裂症”(《虹问·之二》),于是,漫无边际的秋雨对诗人来说是忧伤在奔流,月色苍白着脸,以她的忧郁来“为我的花冠加冕”。
于是诗人不得不移情于自然,借自然的威力来解脱人生的苦忧。诗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始终高洁的悬于青天的明月。世事多变,而皎皎明月却永远不会改变“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随着月光悄然行走,恍惚间走过千年岁月,在浩瀚无尽的时光中,个人的悲忧是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世界的多变、美在人心中的式微,对于月亮来说,也“不过是清流漫过一泓烟波”。对于月亮来说,美就是它本身,又何谈式微呢?诗人的压抑与忧虑,终于在与月共行的旅途中在时空的浩荡中得到了消解。“此时/顿然漫出的是/怒放了千花万红的倦意。”但这消解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平静,而非永久的安宁。沉沉的疲倦感仍然弥漫着,在月色将寂的时刻,谁来解赎在太阳的照耀下愈发黑暗的黑暗?
因此,在《虹问·之二》中,诗人说:“一切仿若都不能改变/惯性陈旧的轨迹/漫长的…… 苦苦撕扯。”对于永恒的月来说,千年易逝,改变只不过是“须臾之间”的;而对于诗人自身来说,纵是十年也嫌漫长,便只能“苦苦撕扯”于“梦”无处安放的苦闷的现实。“月儿在枯木断枝上暗泣/梦安放在哪里?”然而诗人于此时惊喜的发现,在这草凋木枯的黯淡世界,“虹真的在这里”!跨越千山万水的虹,姗姗来到爱人的身边,七彩的光辉仿佛把整个世界都照亮,因此在如此黯淡的夜色里,看得见“清澈的湖,金色的笑意”。这美的光辉来自“天籁的一弯”,来自“人间的诗书半卷”,它来自于自然和诗书。它可以在虹来时闪耀,虹去时便失去光辉;它可以在半卷诗书中明媚,合上书册便弃置于尘埃之中。唯有人的心灵之美闪烁的光辉才能永远的照耀世界,然而诗人恰悲哀于这种美的缺失。终于不免“冰融的泪漫下山坡/一种美好在鸟声中静寂 ”。
于是入梦醒梦,只不过是溺水的人在水面的反复挣扎。你扬起头,以为终于能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但下一秒,便会被灵魂的重负再次深深拉入水中。由此始而复终,终而复始。这无异于在浊世里带着枷锁,与世界跳着一曲危险的探戈。跳对了喝彩乏乏,跳错了跌入冰窟。
而造成这种两难的处境的,是美的式微与人的矛盾“人呵/生长着那么多不可遏制的矛盾”。在纷扰红尘里,“脏眼睛”、“铜臭的陷阱”、“急降的恶雨”象征着丑恶的蔓延,“春花秋月被金钱的手扭曲”,说明正是物质与利益蒙蔽了人的双眼,困缚了人的手脚,使得“天降恶雨”,使得风花雪月无人省。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做了多少“劣币驱逐良币”的傻事啊!非法的采伐焚毁,引起亚马逊雨林的大火,让地球之肺变得烟熏火燎;持续地排放废气,天降酸雨,让一片片森林和草原枯萎。更甚至于蒙蔽道德,迫害同类,从网络上的口诛舌伐到真正的刀剑相加仿佛仅仅只隔了一个屏幕。就在“丑”驱逐“美”的过程之中,在“美”被流放的路途中,“美,消瘦成/一缕简约的箫音。”然而即使眼睛里铸入金子的人将其弃如敝履,诗人还是不忍将它抛弃“无法丢于尘埃中”。背负着幽暗的夜与深邃的痛,诗人几乎无力前行。她再次扪心自问:“我能否继续/背负红尘的痛楚走下去?/能否不倦地为/春天的诗卷注入甜蜜?/把心莹如玉的芳香传递?/以梦为马, 去向哪里?”
“去向哪里”可以说是哲学的终极问题之一。在海子的诗篇《以梦为马》中,他是这样设想自己的归宿的:“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海子意图与诗歌——太阳——传递光明的事业共成不朽。而诗人冰虹亦是以传递“美”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却在人世的逼困下、在内心难以疏解的苦痛中进退维谷。然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与其作为一个溺水的人不停地在水面反复挣扎,不如就此学会游泳,或者化身一只精卫填平大海。“我的忧郁只找到星辰的残骸/叠加的疼痛中/我已准备好溢出或毁灭。”做一颗超新星,以一瞬间爆裂的光彩去填满银河的空洞,也好过默默无闻的被同化在黑暗里。当带着镣铐的舞者解开拘束,那一瞬间的舞动就足以成就永恒。
台湾作家许达然说:“诗是什么?敢采是种抗议——不是尸就是诗。”诗人对世界细腻的感受,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处理,对美与丑的仔细甄别,对自我命运的超脱,都使得《虹问·之一》与《虹问.之二》有悍然发问震慑人心的力量。虽然带有悲剧的色彩,但不碍其一针见血的力度。诗人冰虹与世界跳着危险的探戈,每一个舞步都要小心翼翼,以避免被现实的重量压垮;每一个舞步又是那样的坚定,矢志不渝地走在寻找美的途径上。而如何找回美在人心灵中的位置,才是其终极命题。
诗人是对世界最敏锐的感知者,她善于聆听世界上的一切哀歌和美妙,也善于憎恨一切恶毒的蠹虫与鬼蜮。《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冰虹的诗《虹问》中,作者把目光更多地关注在自身理想与现实相违背的苦痛中,关注在美的渐式微处境中,进而以自身一连串的担忧和迷茫发言为诗,去问那象征着人间至美的虹:失去了梦的我,爱的是什么?理想之梦将安放于何处?我能否在美中,而远离世俗的陷阱、那金钱的铜臭?我能否坚持下去,继续肩承传递美的事业?我该去往何处,我该如何在愚笨的尘世囚困中,斩断沮丧与悲哀的绳索,以清新的面目去侍奉美?这些都是诗人的问题,也是诗人问于我们的问题。
这无疑是一首沉重的诗,而沉重恰恰来自于疑问。问号是所有符号中最具有分量的,因为它最善于揭示问题,一个个问号就像一把把镰刀,正在收割滋生的恶之花的果实,展示给世人看。
一切悲剧,都是在美骄傲地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开始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虹问·之一》与《虹问·之二》似乎也有意无意地运用了悲剧的艺术。诗作的一开始,便描绘了一个唯美的梦境。“我梦见我/赤裸地 优美地/在一望无际幽阒的水波/右手托起春天的蝴蝶/我孕育出的朵朵晶莹丰圆的虹云/飘在浑浑莽莽沉默的天河。”这令人想起佛罗伦萨画家波提切利的著名油画《维纳斯的诞生》,海洋的泡沫中诞生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乘着贝壳被海风轻轻吹拂到人间来。而作者也恰恰是以传递美与爱为己任的,因此在梦中,她想象着“我”托着“春天的蝴蝶”,为人间带来美的复苏的消息;“我”孕育出虹云,以七彩的光辉照亮郁暗的“墓园”,解放诗和美。这是作者亲身创作的写照,也体现出作者的“理想之梦”,其志趣所在。然而就像维纳斯的塑像在英法舰队的争夺中被毁去双臂一样,诗人的“理想之梦”在尘世的侵染下,也未必有多么牢固。“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于是诗人忧郁地写下第一个设想,当“梦”与现实分离,不容于现实的时候,“我”该如何去爱这个世界?这是《虹问·之一》中所提到的。
梦,在《虹问》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它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当梦终醒,一切美的境界便涣然消逝了,诗人便不得不面对俗世的逼仄与乏味“梦醒时/再次感觉人世的生疏/富贵的贫乏逡巡于市井/压低的天空使我盲目”(《虹问·之二》),纵使面对未被污染的自然,也不能使诗人满意“辽阔无边的秋 在/悬崖峭壁上飞流 /哦 上帝/为何要流那么多忧伤的秋雨”(《虹问·之一》)。梦醒使诗人必须去面对其自身的精神与现实的排斥,这排斥使她无法解脱“拼凑的虚伪人生加剧着/人间的精神分裂症”(《虹问·之二》),于是,漫无边际的秋雨对诗人来说是忧伤在奔流,月色苍白着脸,以她的忧郁来“为我的花冠加冕”。
于是诗人不得不移情于自然,借自然的威力来解脱人生的苦忧。诗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始终高洁的悬于青天的明月。世事多变,而皎皎明月却永远不会改变“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随着月光悄然行走,恍惚间走过千年岁月,在浩瀚无尽的时光中,个人的悲忧是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世界的多变、美在人心中的式微,对于月亮来说,也“不过是清流漫过一泓烟波”。对于月亮来说,美就是它本身,又何谈式微呢?诗人的压抑与忧虑,终于在与月共行的旅途中在时空的浩荡中得到了消解。“此时/顿然漫出的是/怒放了千花万红的倦意。”但这消解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平静,而非永久的安宁。沉沉的疲倦感仍然弥漫着,在月色将寂的时刻,谁来解赎在太阳的照耀下愈发黑暗的黑暗?
因此,在《虹问·之二》中,诗人说:“一切仿若都不能改变/惯性陈旧的轨迹/漫长的…… 苦苦撕扯。”对于永恒的月来说,千年易逝,改变只不过是“须臾之间”的;而对于诗人自身来说,纵是十年也嫌漫长,便只能“苦苦撕扯”于“梦”无处安放的苦闷的现实。“月儿在枯木断枝上暗泣/梦安放在哪里?”然而诗人于此时惊喜的发现,在这草凋木枯的黯淡世界,“虹真的在这里”!跨越千山万水的虹,姗姗来到爱人的身边,七彩的光辉仿佛把整个世界都照亮,因此在如此黯淡的夜色里,看得见“清澈的湖,金色的笑意”。这美的光辉来自“天籁的一弯”,来自“人间的诗书半卷”,它来自于自然和诗书。它可以在虹来时闪耀,虹去时便失去光辉;它可以在半卷诗书中明媚,合上书册便弃置于尘埃之中。唯有人的心灵之美闪烁的光辉才能永远的照耀世界,然而诗人恰悲哀于这种美的缺失。终于不免“冰融的泪漫下山坡/一种美好在鸟声中静寂 ”。
于是入梦醒梦,只不过是溺水的人在水面的反复挣扎。你扬起头,以为终于能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但下一秒,便会被灵魂的重负再次深深拉入水中。由此始而复终,终而复始。这无异于在浊世里带着枷锁,与世界跳着一曲危险的探戈。跳对了喝彩乏乏,跳错了跌入冰窟。
而造成这种两难的处境的,是美的式微与人的矛盾“人呵/生长着那么多不可遏制的矛盾”。在纷扰红尘里,“脏眼睛”、“铜臭的陷阱”、“急降的恶雨”象征着丑恶的蔓延,“春花秋月被金钱的手扭曲”,说明正是物质与利益蒙蔽了人的双眼,困缚了人的手脚,使得“天降恶雨”,使得风花雪月无人省。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做了多少“劣币驱逐良币”的傻事啊!非法的采伐焚毁,引起亚马逊雨林的大火,让地球之肺变得烟熏火燎;持续地排放废气,天降酸雨,让一片片森林和草原枯萎。更甚至于蒙蔽道德,迫害同类,从网络上的口诛舌伐到真正的刀剑相加仿佛仅仅只隔了一个屏幕。就在“丑”驱逐“美”的过程之中,在“美”被流放的路途中,“美,消瘦成/一缕简约的箫音。”然而即使眼睛里铸入金子的人将其弃如敝履,诗人还是不忍将它抛弃“无法丢于尘埃中”。背负着幽暗的夜与深邃的痛,诗人几乎无力前行。她再次扪心自问:“我能否继续/背负红尘的痛楚走下去?/能否不倦地为/春天的诗卷注入甜蜜?/把心莹如玉的芳香传递?/以梦为马, 去向哪里?”
“去向哪里”可以说是哲学的终极问题之一。在海子的诗篇《以梦为马》中,他是这样设想自己的归宿的:“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海子意图与诗歌——太阳——传递光明的事业共成不朽。而诗人冰虹亦是以传递“美”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却在人世的逼困下、在内心难以疏解的苦痛中进退维谷。然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与其作为一个溺水的人不停地在水面反复挣扎,不如就此学会游泳,或者化身一只精卫填平大海。“我的忧郁只找到星辰的残骸/叠加的疼痛中/我已准备好溢出或毁灭。”做一颗超新星,以一瞬间爆裂的光彩去填满银河的空洞,也好过默默无闻的被同化在黑暗里。当带着镣铐的舞者解开拘束,那一瞬间的舞动就足以成就永恒。
附:
虹问.之二
冰虹
1.
一切仿若都不能改变
惯性陈旧的轨迹
漫长的…… 苦苦撕扯
月儿在枯木断枝上暗泣
梦安放在哪里?
而,虹真的在这里!
看得见
清澈的湖,金色的笑意
越过万水千山
你看到的还是
这来自天籁的一弯
我看到的还是你
来自人间的诗书半卷
2.
你看到的还是
冰融的泪漫下山坡
一种美好在鸟声中静寂
3.
梦醒时
再次感觉人世的生疏
富贵的贫乏逡巡于市井
压低的天空使我盲目
春花秋月被金钱的手扭曲
惶惑不已时
我再次被流放进梦里
4.
我能否深入逝水?深入花朵?
湮没越来越多的脏眼睛
我能否远离被糟蹋到铜臭的陷阱
能否阻止急降的恶雨
煽起飞鸟的轻盈
5.
月光托出的清洁
不能被俗世拼接
也不适宜乌鸦嘴上裂开的
深谷 断桥 墓地
6 .
纷扰红尘中
忧 ,无声无息
弱水满溢的挣扎
刺骨的冷寒
美,消瘦成
一缕简约的箫音
无法丢于尘埃中
7.
人呵
生长着那么多不可遏制的矛盾
这幽暗深渊般的夜
这无限的痛的深邃!
8.
我能否继续
背负红尘的痛楚走下去?
能否不倦地为
春天的诗卷注入甜蜜?
把心莹如玉的芳香传递?
以梦为马, 去向哪里?
9.
为什么尘世变得如此蠢笨?
股股污浊的气息残忍地逼迫我
怎样截断延伸的沮丧?
无法习惯被囚的境遇
拼凑的虚伪人生加剧着
人间的精神分裂症
我的忧郁只找到星辰的残骸
叠加的疼痛中
我已准备好溢出或毁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