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三章(组诗)
2025-09-11 作者:陈泰灸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陈泰灸: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副秘书长、《汉诗学刊》杂志主编。
《咸风穿过三肇平原》
——纪念耿殿军烈士
(一) 一九三三·雪刃
一九三三年的霜,爬上羊草垛尖
目送耿殿君团长,勒马辞别向阳
蹄声碾碎冻土,奔向肇源的烽烟
军帐里,十二碗烈酒撞响誓言
“十三省”的旗号,刺破伪善的招安
——一道血写的闪电
那年的雪,封喉
东洋的战马,嚼碎三肇平原
漫长的冬夜,唯有
冰层下暗涌的松花江
和据点外,那串爆裂的星火
——烫暖了冻僵的满沟
731的毒,在玻璃瓶里狞笑
英雄的骨,在沉默中烧成火炭
“我是抗联!”——这唯一的证词
钉穿寒夜,至死未改的籍贯
女儿随母姓,隐入大连的雾
一个姓氏,坠入历史的断崖边
(二) 一九六五·寻证
一九六五年的海风,梳理她的白发
张桂芳,爬上记忆的桅杆
目光锚定那片白山黑水
三十五载逆流,三十五载叩问
锈蚀的刀鞘,终于抖落尘封的传奇
——父亲的名字,在血痂下熠熠生辉
一段历史,重若碑石
压弯的岂止是稚嫩的双肩?
故乡啊,怎能遗忘?
十二支队的血,曾染红江涛
“十三省”的刀光,曾劈碎
——膏药旗垂死的痉挛!
(三) 二零二五·祭
二零二五年的稻浪,起伏如未完的誓言
我站在纪念馆,平原的风吹来
咸涩,是八十个春秋未干的泪?
是渗入黑土的汗与盐?
草香低语,呼唤着那些名字
以及,更多刻在心碑的无名容颜
这一天,三肇平原的风
依旧带着,记忆深处
挥之不去的咸……
《雪原上的年轮》
——纪念姚明久烈士
雪原记得你最初的行迹,
当金山堡的雪落在少年肩头,
私塾的纸页与药香交织。
但乱世在门外铺展荒芜,
二十岁的新婚未暖透土炕,
你已佩上马鞍随战旗奔流。
江桥抗战
让嫩江桥铁在朔风里烧红,
马蹄踏碎冰层,枪刺挑破拂晓,
你胸骨中嵌着三颗敌弹。
拒绝麻药的躯体,
在寒夜取出带血的尊严,
咳出殷红却挺直脊梁。
潜回故乡,
你把三肇地区抗日救国总会会长印章
藏在纸棚深处,
墨迹在寒夜游走——
一百二十粒火种,
在传单背面悄然燎原。
当丰乐镇的枪声震落寒鸦,
你名字已成惊雷滚过敌营。
肇州南门的冻土懂得,
三十岁的年轮如何被绞索勒紧。
而今春风年年来叩问碑文:
黑土地记住了一个名字,
明久乡,明久村,明久小学……
每片草叶都举着碧绿的光。
《三肇星芒》
——纪念抗联十二支队
当三肇平原的霜雪结满刀锋,
青纱帐深处升起倔强的星芒。
油灯在龙江工委的窗棂跳动,
密令在冻土层下灼热地流淌。
昌五城的血雾漫过四十四座村庄,
断指仍紧扣扳机指向豺狼的胸膛。
徐泽民的马蹄踏碎伪满的邪光,
驮着缴获的枪火撞破肇源城墙。
飞行队起义的枪声撕破云翳,
未熄的火焰在张瑞麟眼底深藏。
八烈士将名字刻进二月冻土,
而暗哨的密码在苞米地里传扬。
朴吉松带血的衣襟裹紧火种,
直到庆城街巷爆裂最后的轰响。
如今我抚摸碑文冰凉的笔画,
听见松涛里仍震荡着那声“前进”!
冻土下所有沉寂的脉搏,
正汇成冰层下暗涌的春汛——
只要荒原还认得青纱帐的走向,
每道田垄都是不可磨灭的碑文。
——纪念耿殿军烈士
(一) 一九三三·雪刃
一九三三年的霜,爬上羊草垛尖
目送耿殿君团长,勒马辞别向阳
蹄声碾碎冻土,奔向肇源的烽烟
军帐里,十二碗烈酒撞响誓言
“十三省”的旗号,刺破伪善的招安
——一道血写的闪电
那年的雪,封喉
东洋的战马,嚼碎三肇平原
漫长的冬夜,唯有
冰层下暗涌的松花江
和据点外,那串爆裂的星火
——烫暖了冻僵的满沟
731的毒,在玻璃瓶里狞笑
英雄的骨,在沉默中烧成火炭
“我是抗联!”——这唯一的证词
钉穿寒夜,至死未改的籍贯
女儿随母姓,隐入大连的雾
一个姓氏,坠入历史的断崖边
(二) 一九六五·寻证
一九六五年的海风,梳理她的白发
张桂芳,爬上记忆的桅杆
目光锚定那片白山黑水
三十五载逆流,三十五载叩问
锈蚀的刀鞘,终于抖落尘封的传奇
——父亲的名字,在血痂下熠熠生辉
一段历史,重若碑石
压弯的岂止是稚嫩的双肩?
故乡啊,怎能遗忘?
十二支队的血,曾染红江涛
“十三省”的刀光,曾劈碎
——膏药旗垂死的痉挛!
(三) 二零二五·祭
二零二五年的稻浪,起伏如未完的誓言
我站在纪念馆,平原的风吹来
咸涩,是八十个春秋未干的泪?
是渗入黑土的汗与盐?
草香低语,呼唤着那些名字
以及,更多刻在心碑的无名容颜
这一天,三肇平原的风
依旧带着,记忆深处
挥之不去的咸……
《雪原上的年轮》
——纪念姚明久烈士
雪原记得你最初的行迹,
当金山堡的雪落在少年肩头,
私塾的纸页与药香交织。
但乱世在门外铺展荒芜,
二十岁的新婚未暖透土炕,
你已佩上马鞍随战旗奔流。
江桥抗战
让嫩江桥铁在朔风里烧红,
马蹄踏碎冰层,枪刺挑破拂晓,
你胸骨中嵌着三颗敌弹。
拒绝麻药的躯体,
在寒夜取出带血的尊严,
咳出殷红却挺直脊梁。
潜回故乡,
你把三肇地区抗日救国总会会长印章
藏在纸棚深处,
墨迹在寒夜游走——
一百二十粒火种,
在传单背面悄然燎原。
当丰乐镇的枪声震落寒鸦,
你名字已成惊雷滚过敌营。
肇州南门的冻土懂得,
三十岁的年轮如何被绞索勒紧。
而今春风年年来叩问碑文:
黑土地记住了一个名字,
明久乡,明久村,明久小学……
每片草叶都举着碧绿的光。
《三肇星芒》
——纪念抗联十二支队
当三肇平原的霜雪结满刀锋,
青纱帐深处升起倔强的星芒。
油灯在龙江工委的窗棂跳动,
密令在冻土层下灼热地流淌。
昌五城的血雾漫过四十四座村庄,
断指仍紧扣扳机指向豺狼的胸膛。
徐泽民的马蹄踏碎伪满的邪光,
驮着缴获的枪火撞破肇源城墙。
飞行队起义的枪声撕破云翳,
未熄的火焰在张瑞麟眼底深藏。
八烈士将名字刻进二月冻土,
而暗哨的密码在苞米地里传扬。
朴吉松带血的衣襟裹紧火种,
直到庆城街巷爆裂最后的轰响。
如今我抚摸碑文冰凉的笔画,
听见松涛里仍震荡着那声“前进”!
冻土下所有沉寂的脉搏,
正汇成冰层下暗涌的春汛——
只要荒原还认得青纱帐的走向,
每道田垄都是不可磨灭的碑文。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