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沙克

大运河上的一座诗歌灯塔

一一拜读沙克《诗意的运河之都》

2022-07-21 作者:采禾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采禾,原名夏才和,南京人,大专学历。当代诗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年军旅生活,磨砺人生,著有《云峰诗集》《刀耕火种宝石》等诗集。曾获得“新归来诗人-优秀诗人奖”、“新时代文学奖”等奖项。

  我能参加沙克老师的《诗意的运河之都》学术研讨会,感到非常有幸,因为这个研讨会堪称中国当代诗坛的峰会,全国文学界、文艺界领导及大家名家汇聚一堂。我与沙克老师的神交缘于1984年,我与他一同参加《诗刊》社第一届青年诗歌刊授学院培训,我们成了未曾谋过面的同学,那时他在苏州读大学,创办了《火帆》诗刊,诗如泉涌地在全国诗刊杂志发表作品,而我当时正在南京一个供电系统工作,在做着无声无息的文学梦。三十年过去,有微信了,南京诗人蔡宁把我拉进一个诗歌群,才知道沙克老师是“中国新归来诗人”群体的推动者和“盟主”,当时此微信群在全国诗歌微信群中极具影响力。我在群里拜读了沙克老师很多优秀诗歌和文艺评论文章,更多地了解到他的文学成就。他是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文艺批评家,发表出版了诗歌、散文、小说及文艺评论数百万字,在全国获得很多文学作品奖和文艺评论奖。我感到望尘莫及,只能顶礼膜拜。所以,我称沙克为老师是理所当然。

  沙克老师在去年9月,特为我寄来《沙克作品选》共4册。收到后爱不释手,如获珍宝。他寄来的不仅是文学结晶,更是我需要的精神食粮。尤其是他的诗集《诗意的运河之都》,百读不厌,收益匪浅。此诗集分为五个部分:人文风光篇62首,国家记忆篇59首,田园情怀篇64首,城市影像篇64首,精神故土篇64首。313首诗歌每首都是沙克老师用心血著就的,是心灵的自然流淌,包含着古运河沿岸的历史、人文、时代、变迁,繁荣和发展的轨迹,抒发着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他用现代的诗歌语言形式,讴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及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普通生活。他的诗不仅有思想、有灵魂、有深度、有血肉、有爱恨情仇,更多地有哲理和睿智。独特的意象营造,丰富的语言架构和叙述艺术,形成他自成一体的诗歌风格。他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广度,使他对诗歌语言驾驭自如,在出神入化中抵达事物的本质和美,实在不是一般诗人能企及。诗集的附录《海内外众家说沙克》中,收录了近200位国内外名家、主编、评论家、媒体的声音,对沙克40年诗歌生涯给予高度关注和艺术评价。

    沙克老师对诗歌的贡献,在于他40多年来创作数千首作品,发表在海内外诗刊、杂志、报刊上,喂养了众多诗歌爱好者和追随者,影响了诗之国度。他发起和创建了“中国新归来诗人联盟”,于2016年底新诗诞生百年之际,率先撰写、随即发表了7万字的《百年中国新诗概论兼新归来诗人总论》的系统理论,受到诗歌界普遍认可和学术界广泛引用。近几年来,沙克老师义务策划并担任总评委,举办了公益性的“猴王杯”华语诗歌大赛,影响波及海内外,促动海内外数千名诗人将诗歌写作与“人与动物、自然”联系起来,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功莫大焉。

  从沙克老师的《诗意的运河之都》可以觉察到,他在运河之都淮安的生活工作经历中,时常目睹运河中的船帆竞航,时常在运河的波浪声中入眠,而他曾经做过新闻记者的履历,又使他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淮安历史、人文,从中挖掘出诗意的内核,丰盈着运河和淮河两岸的文化。当代大诗人吉狄马加这样评价说:“沙克显然深悟着上善若水的真义,他潜心几十年所创的《诗意的运河之都》,无疑含有一种深刻的使命感,具有来自母语源流的生命动力,他是在用诗歌的方式为一条河流一一大运河立传”。而我自认为,沙克老师不仅为大运河立传,更是大运河上的一座灯塔,高高耸立而光芒四射,引领着众多诗人砥砺前行,照耀着诗与远方。


采禾与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沙克及国画大家徐培晨,合影于江苏省涟水县国缘宾馆——《诗意的运河之都》研讨会会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