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诗人笔下“楼兰”恨的家国情怀 | 刘敦楼
刘敦楼,教育工作者,业余作家,有多篇散文、小说、随笔、时评等作品发布于光明日报、文汇报、经济日报、南方周末、中国教师报、光明网、人民论坛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作家网等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平台。...
-
经世致用的民间学术研究范式 | 曾大兴
曾大兴,笔名曾非曹,湖北赤壁人。广州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词学与文学地理学研究,学术专著主要有《柳永和他的词》《词学的星空》《20世纪词学名家研究》《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文学地理学研究》等。现任教于广州大学,先后任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现为人文学院文学系教授、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
一位士兵献给祖国的血泪之歌 | 刘辉(文军)
长诗《十月!十月!》共分十七个章节。以向大豆高粱致意的名义出发,去粗取精地提炼事件的精神内核;借喻入心地彰显人文为本的国情理念;如歌如泣地委婉叙述着为共和国创立建立以及强大而英勇执著献身的烈士们。...
-
“北京诗歌”的诗学建构及精神谱系重释 | 杨青雲
杨青云,曾用名杨晓胜,笔名梅雪、汝愚等。常驻北京。著有《范曾论》《范曾新传》《孔祥敬诗论》《周恩来研究》《范曾诗魂书骨美学思想窥探》《贾平凹美术论》《李德哲美术论》《北京虎王马新华新论》《忽培元浅论》《王阔海新汉画初探》《北京诗歌概念书系上部》《樱花结》长篇小说等。现为范曾研究会会长,北京周馆筹秘书长兼《周公研究》新媒体总编。...
-
以诗为碑,以爱为壤:读离若的组诗《从栀子花到白雪:写给母亲的生命挽歌》 | 吴广平
离若的组诗《从栀子花到白雪:写给母亲的生命挽歌》以沉浸式叙事展开对爱、离别与记忆的书写,通过18首诗作串联成完整情感脉络。...
-
地域文化视域下“北京诗歌概念”的界定与“京派诗歌”的精神对话 | 杨青雲
杨青云,曾用名杨晓胜,笔名梅雪、汝愚等。常驻北京。著有《范曾论》《范曾新传》《孔祥敬诗论》《周恩来研究》《范曾诗魂书骨美学思想窥探》《贾平凹美术论》《李德哲美术论》《北京虎王马新华新论》《忽培元浅论》《王阔海新汉画初探》《北京诗歌概念书系上部》《樱花结》长篇小说等。现为范曾研究会会长,北京周馆筹秘书长兼《周公研究》新媒体总编。...
-
追求心灵的海阔天空 | 林红
林红,作家,学者,资深媒体人,现在高校任教。...
-
描绘新疆诗歌的“群英谱” | 买丽鸿
买丽鸿:女,回族,笔名脉脉,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沙湾市作协副主席。诗歌作品发表在《朔方》《中国诗人》《海内外》《民族文汇》《绿风》等报刊杂志,有作品被《梦想荣光》文学作品集、《2022年中国新诗排行榜》《中国女子时报年鉴2021-2022年卷》《每日一诗(2023卷)(2024卷)》《2023中国年度诗歌选》《当代诗选》(2023·秋季卷)《少数民族诗人诗选·2022-2023卷》(总第五卷)等诗歌选本收录、选用,出版有诗集《临窗而立——买丽鸿诗歌精选100首》。...
-
评洪锦坤的散文诗《童年》 | 刘正伟
刘正伟,台湾苗栗人,现居桃园。文学博士。台客诗刊总编辑、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编委,野姜花诗社顾问、新诗学会监事。曾任公司负责人20年,现为高校副教授。曾获:全国优秀青年诗人奖。台湾日报台中风华现代诗评审奖。盐分地带文学奖现代诗奖。苗栗县梦花文学奖新诗首奖。新诗学会诗运奖等。...
-
深挚童真 妙趣天成 | 刘晓光
刘晓光,文化学者、作家,作品涵盖散文、诗歌、艺术评论,散见于《光明日报》《散文》等报刊。著述丰富,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晓光 <三十六计> 心得》《小河流水哗啦啦》等;中华书局推出《萌童美德歌谣》(中宣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小学生必背古诗文 129 篇》等;还在中华书局(香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出版《三十六计》《中国经典・少年版 < 诗经 >》等多部著作。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农家书屋重点书目,被多省市列为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部分为课外必修读本。儿歌《小河流水哗啦啦》入选《中...
-
陆健诗 三阶段 五类型 | 张无为
张无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评论家协会理事,赤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诗歌周刊》主编。...
-
黑白底色里的童心与乡愁——评洪锦坤《童年》二首诗 | 邹一群
邹一群,现任中航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超级抗原全球应用功勋专家、中国中医药杰出贡献人物代表,同时担任沈阳协合生物制药集团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及智库专家。...
-
聚多少眼泪可以飘升起思念 ——读《洛夫纪念文集·诗歌卷》有感 | 谢冬梅
甘建华、王锦芳伉俪主编出版的《洛夫纪念文集·诗歌卷》,收入182位作者203首诗,作者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加拿大、美国、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八国。本书具有史家的眼光,对现代新诗亦有特别的贡献。...
-
孟春季夏不停吟 | 蒋成德
龚逢庆的《乙巳醪公拈韵丁集》共52大题74小题96首诗(含组诗),其中五绝6小题,七绝28小题,五律38小题,七律1小题,排律1小题。单从律诗来看就有40小题,占全集一半还要强。由此可见逢庆兄是特别偏爱律体尤其是五律,这就可以窥见其律诗的一些特点:一是仄韵的使用,二是对仗的工整,三是叠字的巧运。这些五律:仄韵处见性情,工对处见学养,叠字处见巧思。这是很值得学习的地方。...
-
记忆的熔炉:《到虞乡》中的精神锻造与故乡重生 | 周守贵
卫国强的《到虞乡》如一枚深邃的记忆棱镜,更似一座炽热的精神熔炉。它以冷峻如“寒冬石头”的笔触,包裹着“岩浆”般炽烈的生命痛感与存在之思。...
-
大道至简:暮年精神与诗意张力 | 范恪劼
范恪劼,曾用名安皋闲人,1963年生。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退休教授。河南省散文诗学会副秘书长,河南诗歌创作研究会理事。有诗文文学评论见诸于报刊及多种选本。
... -
在红尘与诗意之间构筑的日常抒情 | 月色江河
月色江河,本名张晓林。江苏省作协会员。1985年发表作品,迄今已在《雨花》《扬子江》《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文学报》等二百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作品。著有文学评论集《淮安文学批评与研究》,诗集《迟到的玫瑰》《七星瓢虫》《淮钢记》等四部。主编《江苏网络诗歌选》《中国微信诗歌100家》等。作品入选数十种选本,有作品被译成英文。曾获第六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大经杯”首届全国钢铁产业诗歌大奖赛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当代诗歌奖贡献奖、“猴王杯”世界华语诗赛优秀奖、第二届“袁鹰文学奖”等奖项二十多次...
-
格物及物与化物:先锋写作暨精神谱系的自我画像 | 鲁侠客
鲁侠客:儿科医生。曾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草堂》《诗潮》《星星》《散文诗》《中文学刊》等发表作品。曾获得《星星》诗刊首届“蜀道生态文学奖”主奖、“傅雷杯”全国文艺评论奖、黄亚洲国际行吟诗歌奖,“丁玲杯”散文奖等。
... -
站台上的永恒守望 | 度秋
度秋,原名刘泽来,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流行器乐专业,作品发表《岭南音乐》等刊物。...
-
以刀为佛,以心为种——洪锦坤《发心菩提》的哲思 | 邹一群
邹一群,现任中航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超级抗原全球应用功勋专家、中国中医药杰出贡献人物代表,同时担任沈阳协合生物制药集团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及智库专家。...
-
评洪锦坤旧作《宿命》《托梦》 | 邹一群
邹一群,现任中航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超级抗原全球应用功勋专家、中国中医药杰出贡献人物代表,同时担任沈阳协合生物制药集团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及智库专家。...
-
奔腾不息的心灵之水汇聚于此 | 正空
正空,原名陈旭霞,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
-
评洪锦坤诗作《如实如是》 | 邹一群
邹一群,现任中航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超级抗原全球应用功勋专家、中国中医药杰出贡献人物代表,同时担任沈阳协合生物制药集团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及智库专家。...
-
以感觉的变幻增强诗的内在张力 | 吴开晋
吴开晋(1934--2019),笔名吴辛,山东沾化人。幼年随祖父吴朝海在家乡读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45年赴北平读高小,初中。195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历任部队文工队创作员,吉林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诗集《月牙泉》《倾听春天》《游心集》,专著《现代诗歌名篇选读》《现代诗歌艺术与欣赏》《新时期诗潮论》《当代新诗论》《新诗的裂变与聚变》等。...
-
诗评洪锦坤诗作《景气》 | 邹一群
邹一群,现任中航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超级抗原全球应用功勋专家、中国中医药杰出贡献人物代表,同时担任沈阳协合生物制药集团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及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