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洞桥诗社诞生记
“茅洞桥边寻旧踪,新情古韵两相融。文明欣悉结吟社,应感诗葩吐嫩红。”这是衡阳名老诗人、书法家谢尚傧先生所写七绝《贺茅洞桥诗社成立》。诗中“文明”指的是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司空曙(字文明),在其《送曲山人之衡州》一诗中,留下了“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的佳句。所以,茅洞桥一向被认为是文脉深厚的千年古镇,何况还有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留下的《雨中过蒙圣功斗岭》五古六首,又有今人甘建华发表在海内外的几十首现代新诗。
茅洞桥是茅市镇的旧称,位于衡南县城西南隅。本土诗人王芳荣曾经把它概括为:“一诗一戏一古道,二家二姓二座塔,三会三宝三水库,四地风景,五条交通干线五种经济作物,六碗土菜,七座桥,八条街,九子山。”虽然不甚客观全面,却也大体反映了这个地方的风貌。而茅洞桥诗社的诞生,《茅洞桥诗刊》的创办,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凝聚了社会各方面的正能量,既有阳光,又惠雨露,更得天地人和,因而诸事比较顺遂。
时维公元2016年8月5日,茅市镇党委、政府在镇会议中心召开大会,宣布成立茅洞桥诗社。参加会议的有衡南县诗词楹联学会的几位领导,还有镇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所属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这是茅市镇的一件新鲜事,成立诗社在茅市范围内,可算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同年12月,诗社编选的《茅洞桥诗刊》创刊号面世,得到市县两级诗词楹联界的肯定和褒扬。社会各界索要诗刊者源源不断,微信网络一时间刷屏,诗刊邮寄全国各地,尤以河南、山东、北京、辽宁、江西、广东为多。
2017年10月22日,这天是星期日,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出生于茅洞桥老街的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甘建华,率领湖南暨衡阳文学艺术界六七十人,浩浩荡荡奔赴茅洞桥观光采风。他让我给每位来宾赠送一本《茅洞桥诗刊》,开始以为有的人不一定会关注这种民间小刊,孰料他们全都坐下来认真翻阅,有的人甚至当场朗诵,让我的心里既感动又惭愧。
说起来,诗社成立和诗刊编印的大背景,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指示以后,全国各地诗联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创建,衡南县随之开展创建诗词之乡、文化之乡的活动,我们顺应历史潮流做出了明智选择。
凡事有巧,事出有因。2015年仲夏,我写了一篇酝酿已久的《长沙塘赋》,发表于县文联内刊《云集风》。其中有句:“封昌远育高足,功垂千古;袁隆平晋院士,惠及万民。”编辑对此大惑不解:写茅洞桥怎么扯上了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耐心地告诉他,封昌远老家在我们长沙塘封家,是烟竹堂封氏始迁祖财馨公十九世嗣孙,1914年农历二月初六生于重庆渝北,1937年7月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学系,后来一直是西南农学院(今西南大学农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期间,封昌远是他的恩师,几十年来师生一直保持联系。2013年1月9日,封教授逝世前4天,“愚生袁隆平”发去贺电:“热烈祝贺敬爱的老师百岁寿星封昌远教授生日快乐,身体健旺,幸福安康!”封昌远比我大两辈,我并没有见过他,却在写这篇赋的那年春天,在茅洞桥接待了他的次子封期一(退休前系中石化广州石化总厂总工程师)。他与房兄封期潼、房弟封期书持谱前来寻根问祖,并出示了袁隆平院士的贺电纸质稿复印件,抬头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字样。
也是因为《长沙塘赋》,我得以结识县诗联学会符孝高会长,他介绍我加入这个学会。这年年底的学会年会上,我见到了县内许多久闻其名的老师,因为我是新面孔,相互并不认识,却又似乎很熟悉。年过八旬的欧阳纯仑先生,《衡南诗联》主编谢尚傧先生,和蔼地问我贵姓何来,我都及时回答,他们含笑点头,好像我们早就认识了一样。
转年春夏之交,符会长对我说:“今年要把茅洞桥诗社建立起来,我与你们镇党委书记罗文生同志说好了,他表示大力支持,就定你当社长。”学会其他几个主要老师也在一边帮腔,好像他们早已研究决定了似的。符会长又说:“你先回去做准备,多找几个文学爱好者,先把班子搭起来,把牌子竖起来。县诗联学会将要组织会员们去茅市采风,争取今年出一本书,就叫《茅洞桥诗刊》,这是我们学会今年要办的几件大事中的一件。”
6月16日,市县三十余人的采风团莅临茅洞桥。学会领导盛赞茅市是衡阳奥壤,物阜粮丰,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文武人才层出不穷,决意要把茅洞桥诗社建起来,让茅市成为一个诗词之乡、文化之乡。罗文生书记当场表态:“建立茅洞桥诗社是我镇全盘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必将努力并大力支持,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人给人,希望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年终还要评比竞赛。”当时整个会场气氛活跃,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采风团走访了斗山桥水库、全氏宗祠、水映山城、茅市街景等地方,会后墨客骚人留下许多诗词楹联和书法作品,真可谓“妇孺抬头翘首看,诗人雅集妙笔飞”。符会长口占一首《茅市采风》:“采风茅市踏歌行,古镇新姿别样情。陋舍矮房寻不见,青山碧水笑相迎。南乡特产衡州赞,联苑奇葩华夏名。唱响三农圆梦曲,同舟共济启新程。”词赋专家许天宝有感于“茅市当年穷山恶水、交通闭塞、百姓困顿之印象,现已被山清水秀、公路四通八达、人们安居乐业之景象所替代”,遂以“道间见闻”“满目青山”“人文荟萃”等拟写六题,尝试着用诗、词、曲、联四位一体组合,写了一篇《衡南茅洞桥点赞•并序》,后被甘老师看到并大加点赞,拟收入其主编即将出版的文化地理散文选本《茅洞桥记》。诗人陈学阳写了一首古风《茅洞桥印象》:“精舍宽宅处处新,商贾辐辏惠万民。谢家楹联精妙笔,甘氏文章润丹心。嫩腐细磨孺妇赞,鲜鱼草喂钓客钦。一饼馥散衡永道,两塔相照志凌云。”湖南知名书法家张乐平看到后,当即挥写一幅四尺整张赠送茅洞桥好友“补壁”。
8月5日那天,茅市镇高调宣布茅洞桥诗社成立,记得罗书记讲话时特别提到在这块文化沃土上,甘家、谢家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几十年来作出表率,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和好评。许老师当场撰联:“谢家联赋钗金妆赤县;甘氏文章含玉润湖湘。”父老乡亲奔走相告,到处传说着茅洞桥出现的新生事物。
俗话说:“锣鼓打起来了,就等着出灯了。”会后,我们几个牵头的广泛搜集、组织稿件。孰知月半节后,即阴历七月十七日(8月19日),我却因车祸住进衡阳医院,医生诊断右锁骨、肩胛骨骨折,胸肋骨5根骨折,需要开刀治疗。身为诗社社长兼主编的我,尽管全力封锁消息,但纸终究没有包住火,人们还是知道了真相,诗刊年内能否创刊,无形中蒙上了一层阴影。县诗联学会派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治明,携带礼金前来医院看望我,并不断地给我打气鼓劲。
住院28天后,9月14日,我身带三颗钢钉出院,医嘱回家休养,半月后来院复查取钢钉。我却未尊医嘱,第五天便着手整理资料。一本诗刊少说也要百页左右,太薄了看不得,只有“草鞋冇样,边打边像”。先把市县诗联老师们的采风作品放在第一位,后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稿件稍作整理,再发动大家走访收集稿件,对投来的稿件进行必要的筛选。又开辟荐读栏目,把凡是茅市籍的诗人、楹联家先前发表在其他报刊的作品,推荐放到本地的诗刊上来。
为了集中精力,排除对自己工作的影响,我不惜得罪照顾我的老伴,只身回到茅市镇机关老办公室,收集、整理、打印、校稿,克服周身的疼痛和疲倦,誓必为我们茅洞桥人争口气,彰显世代流传的发狠耐劳精神。写好创刊词和编后语,完善征稿启事,装入电子U盘,送给许天宝副会长审核把关,请另一个副会长周千喜负责设计摄影,我则全力做好各方协调工作。印刷厂出书后,先提取150本,按照县诗联学会的预先安排,在2016年年终总结会上,向市县两级诗联学会领导和兄弟乡镇同行进行推介,感激与会者都是口口声声的赞扬。
诗刊出厂运回镇里后,党委、政府再开大会,举行隆重的首发式。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亦如知名诗人罗以副会长所吟:“南乡茅市富饶地,虎啸龙吟震四陲。”
诗社的成立和诗刊的问世,把茅洞桥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我也深深地知道,这是“乡里狮子乡里舞”,还登不得大雅之堂。但我们会努力办得更好,也希望有更多的茅洞桥人参与进来,因为这是我们茅洞桥人自己的诗刊。
最后,我以一首藏头古风《茅洞桥是个好地方》结束本文:“茅市南乡最有名,洞涌泉水鲤化龙。桥筑三拱美如画,是谁泼墨绘彩虹?个中夜景飞北斗,好观彩霞绕南宫。地灵人杰堪赞叹,方圆百里唱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