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书法家王庆松作品研讨会及赠书仪式,在四川大学图书馆举行
4月16日,四川大学图书馆举办了《王庆松作品研讨会》及王庆松向四川大学图书馆赠书、书法作品仪式。
王庆松是一位对越作战老兵,在部队转业后从事警察工作45年,二级警监,荣获金质奖章。退休后,全身心投入文学和书法创作。先后在《人民公安报》《四川日报》《星星》《鸭绿江》《文学岛》《青年文学家》等40家报刊发表作品。近几年创作了:《恋爱婚姻示话录》《一个女博士的婚恋日记》《一个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王庆松诗歌集》。与此同时,坚持公益书画活动,义务为书画爱好者书写书法作品600余幅。
在《王庆松作品研讨会》上,著名诗人、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老作家书画院院长孙建军说:诗歌是心灵和人生的写照,诗如其人,心如其诗。王庆松的诗歌作品,蕴涵着他浇铸于人生血脉的军旅情怀,特别是作为一名曾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兵,却由于当年非常年轻的缘由,他的诗歌作品,在我读来,最大的特征是表达出了一个从血与火中站起来的共和国军人,对于和平生活的热爱、呵护和礼赞。正因为他这段青春人生,所以当他选择文学,特别是投身诗歌创作时,才形成了他关注平凡生活,选取朴实语言,追求自然风格的独到个性。他的诗歌作品,通常是以描绘细小事物而寄寓抒发情怀见长,但能达到看似平实却小处见大境,初读淡泊却回味意绵长的艺术效果,细品当中,随时可激发生活的共情与共鸣,恰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可圈可点,不仅可夸可赞,四川大学图书馆收藏,更是有值。
著名评论家、《星星》诗刊副主编童剑: 读《王庆松诗歌集》有几点感受。
一、责任担当中的一份诗情。王庆松作为一名转业军人,在公安系统从业多年,其职业品格在其诗集中有明显的体现。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诗人心中却潜藏着一份浓浓的诗情。所谓诗言志,在王庆松诗集中的《79年》《留守儿童》《消防员之歌》等多首作品都表达了他的军人的品格,以及作为警察的敬业和对人民的一种大爱。
二、现实生活中透出的诗意。王庆松的诗歌非常关注现实,多数诗歌作品的主题都是以身边的人和事。如何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平凡人的身边的喜怒哀乐,在真实中有着鲜活感人的生活场景,可以说王庆松做到了。比如《故乡》《向前,向前》《成都的冬天》《外教》等篇章,都从真实的生活中流露出诗人无限的诗意。
三、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呈现。
王庆松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在其职业生涯中:青春岁月他践行了革命军人的使命,用热血青春谱写了战斗的岁月。到地方工作后,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用行动铸就警察的使命,书写了《成都的日子》不平凡的生活。
总之,王庆松的诗集让人惊喜之余,也看到了他的诗学理念,第一,情感是诗歌的灵魂。第二,不断追求创新,诗歌创作才能立于潮头。第三,忠实于现实,没有现实的属性都是“空”。第四,引起读者共鸣的诗,才能称作好诗。
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诗歌》《诗领地》主编金指尖:王庆松先生的作品取自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方向。在诗歌的表述方法和语言观照上,他的诗表达朴实真挚、不弯来弯去,重视在朴实中发掘诗意和审美,用真情实感抒发情怀。他擅长从日常事件中萃取诗意,利用丰富人生经历的多重细节来深化诗意,不论写战争、写生活、写情感,都能从容入笔,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抒发真情实感,在当今诗风浮躁时期这个坚持是非常的不容易,值得充分的肯定。前些年在诗歌论坛盛行期间,我曾参加过一个“诗歌的艺术到底谁了谁”的主题讨论,并以此为题写过一个小文。认为虽然诗歌创作是一个完全个体的生活观照、个人内化审美过程,但归根结底诗歌是社会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我们的创作离不开社会的元素,作品最终又要回到社会中去。因此,我们不可回避地要考虑诗歌的社会属性,考虑其传播和阅读性。这些年,诗人们往往过分强调诗歌艺术和诗人自我意识的价值,从而落入到完全个人化的自我内视中,不让诗歌出来见人,这对诗歌是一种伤害。而王庆松先生能够始终坚持诗歌创作的大众化思维,沿着自己内心,坚持自己品德,为他点赞。
诗人孔兴民、李宗明、王小阁、梦梅若兮纷纷发言,认为王庆松诗歌正义感强,接地气,以老百姓生活为关注点,情感丰富、意境深,真正写出了现实生活中的灵与肉。
王庆松非常感激。他说,作为一名军人、警察、老党员,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谢各位老师的不吝赐教,将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