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归隐”李永才诗集《记忆的空纸盒》分享会在成都举行
2023-04-24 作者:成都市作协 | 来源:成都推荐 | 阅读: 次
大地如故土,他寻找着的一直是乡愁;活着是修行,他寻找着的一直是生命的真谛、灵魂的诗意之居。
2023年4月22日下午,四川福宝美术馆迎来“记忆与归隐”李永才诗集《记忆的空纸盒 》分享会,分享会由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办,成都市作协诗歌委员会、《四川诗歌》诗刊社、四川巴蜀艺术交流中心、四川福宝美术馆承办。
四川天府新区文联常务副主席李铣、《四川诗歌》副主编银莲主持这次分享会。
四川天府新区文联常务副主席李铣、《四川诗歌》副主编银莲主持这次分享会。
此次诗集分享会邀请到了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梁平,成都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熊焱,成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亚炜,四川省作协省直属机关分会常务副主席黄世海,《四川日报》文体部主任赵晓梦,四川大学教授向以鲜,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原院长罗庆春,著名诗人、成都银波达公司董事长尚仲敏,西华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学东,《星星》诗刊四编室主任李斌,四川福宝印社董事长向运华,著名诗人彭志强、易杉、马嘶、张述鸿、高金波、吴小虫以及各位朗诵家和《四川诗歌》各位编辑。
首先,李永才介绍《记忆的空纸盒》创作及出版情况:这本诗集收录了我近5年来创作的300首诗歌,是我业余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的诗性表达。我对诗歌始终保持敬畏的态度,不随波逐流,只想以独立的人格,去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去探索“悲欣交集”的人生真相和艺术真谛,尝试用更多的维度建立与世界的对话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质量和水平。人生如草木,一世即一秋。无论现实多么不堪,我们也要为自己的人生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来疗愈情绪、冲动和欲望的创伤,对苦痛而焦灼的内心加以抚慰。从而让自己人生的盒子成为一个纯朴至简却又情致盎然的精神家园。对我来说,在为生活奔波劳碌大半生之后,退守自己内心的精神盒子,何尝不是一种自在的归隐。
接着,梁平在致辞时谈到,李永才的诗,质朴是他一以贯之的诗的品质,随意则是他我行我素,不介入纷争,不随波逐流的笃定,随自己的意。王国维说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我特别喜欢这里说的“自然之舌言情”。换句话说,纳兰性德之所以能够成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就是因为他能在北宋艳词堆里以“朴”弃“艳”,说人话,比如《如梦令》里的“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所以,我一直以为,质朴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有一种力量。诗人李永才深谙此道,这么多年写诗,就语言策略而言,拒绝花哨,拒绝修饰,一直秉持在诗歌里说人话。
随后,熊焱在发言中讲到,李永才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辨识度的诗人,他的诗有明丽之美、悠扬之音,以繁复、多维的意象营造绚丽的美学风格,建构丰富的精神隐喻和情感指认。他在自己的诗歌场域中行吟于山水,感悟于天地,融汇于时间,在质朴中有奇拔,在淡雅中有悠远,在平实中有轻灵的飞翔,融入他的声音、心跳、情感和生命的律动,一点点地展示他对世界的认知、生命的体察、生活的顿悟。对他而言,大地如故土,他寻找着的一直是乡愁;活着是修行,他寻找着的一直是生命的真谛、灵魂的诗意之居。
罗庆春、向以鲜、王学东在主题发言中表示:李永才诗集《记忆的空纸盒》将城市与乡村的生命脉息、文化记忆、生命的孤独、精神的淡然甚至超然的深邃与欣喜都以诗的方式在呼吸,一呼一吸之间,自然、人类、生命的焦灼与惬意都跃然纸上,让我们确信纯真、质朴、灵动的精神生活依然是当今人类灵魂生命的根基和底色。《记忆的空纸盒》富有深意的、具有禅悟境界的言、象、意的高度融合,让永才的诗似乎或明或暗的启示我们:中国百年新诗某种行之有效的探索之路和值得严肃思考的走向。
在研讨发言中,尚仲敏、易杉等诗人嘉宾表示:《记忆的空盒子》所呈现的个人精神成长历史与诗人的书写轨迹是当代诗歌话语艰难的现代化进程的微观透视。诗人李永才在修辞微观之中遭遇了诗歌大道的洗礼,他的诗歌经验综合了童年的土气,江湖的侠气,诗人的豪气,文人的雅气,以及作为艺术家的静气和匠气。所以在他近年来的写作之中处处透露出来的语言观念的更新和无论题材还是手法上的有意探索等艺术突围,都表现了个体诗人写作对当代生活的发现惊奇,和诗歌在处理现实与语言的关系上的个别命名,同时表达了一代诗人在新语境之中自我变革与文本创造的辩证中的文化抱负和艺术野心,李永才是个求变的诗人,一个变化中的诗人,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随后,朗诵嘉宾王厚蓉、钟宇、仝妍、段英、万诗敏、李杰朗诵了李永才诗集中部分作品。
分享会通过致辞、主题发言、研讨发言、诗歌朗诵等环节,嘉宾们纷纷对李永才诗集《记忆的空纸盒 》给予高度赞誉。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