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施施然:写诗和绘画,都是创作者对世界的认识

2023-12-28 作者:施施然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施施然,诗人,画家,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施施然,本名袁诗萍,诗人,画家,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主编《中国女诗人诗选》,出版有诗集《隐身飞行》《走在民国的街道上》《唯有黑暗使灵魂溢出》等5部,曾获中国十大女诗人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现代青年》杂志最受欢迎青年诗人奖、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等。诗作被译介到英、日、法、阿拉伯、瑞典、罗马尼亚等多国报刊。

  10月14日—22日,由泸州市人民政府、《诗刊》社联合主办,中国诗歌学会战略合作,中国诗歌网、中国歌剧舞剧院、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中视华凯传媒集团承办的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七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在泸州、北京两地举行。
  艺术周期间,记者对诗人、画家施施然进行了专访。她表示,诗歌和绘画是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都需要依赖技术、灵感、直觉、经验,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审美……很庆幸自己在诗歌和绘画的创作中,平衡了因尘世愈走愈深而有可能带给灵魂的失重。

  记者:施老师您好,这是您第几次参加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有什么难忘的瞬间或故事与我们分享吗?中国酒城泸州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施施然:您好!我是第二次参加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还有一次是在上海。从沱河,到长江入海口,我有幸见证了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将地理意义的河流上升为美学,将酒升华成诗的文化壮举。中国酒城泸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仅有享誉国际的名酒——泸州老窖·国窖1573,还有诸多风味美食、自然风景和人文也非常独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尧坝古镇,走在青石铺就的石板路上,两旁是明清以来木质结构的民居,每一扇雕刻精美的木窗棂上都彰显着过去手艺人的匠心,每一座古朴的四合院里,似乎都还存有主人和家眷中西合璧的文化底蕴和体温,令人流连忘返。

  记者:通常来说,男性与女性在思维方面具有很多差异,您认为在诗歌创作与绘画中,女性思维有着怎样的优势?这在您的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施施然:您提到的问题,也是经常被诗歌界拿出来讨论的问题,于创作者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他者视角。因为在写诗和画画的时候,我从没有想过自己是身为女性在创作,我只是自然而然地写出或画出外部世界投射在我内心的反映。也有诗人和评论家读过我的诗集后,评价我的写作“是超越性别的写作”。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女性同样可以深刻或粗粝,男性也同样可以细腻和柔软。但客观来看,女性和男性又确实存在着天然的不同,比如身体,比如感知世界的方式、角度。男性很难以女性视角和内心去感知事物,同样,女性也很难走进男性的思维和立场。

  举个例子,面对初生婴儿的啼哭,父亲和母亲的反应看似相同,但其实,一个父亲,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到一个母亲在那一刻的感受。这就是性别差异,延伸到创作也同样如此。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女诗人心思更敏锐、敏感,语言和文字也因女性天生爱美的特性而比男性的更曼妙多姿,也更包容。这多么美好,尘世因有了女性,而温暖而绚烂。所以我觉得所谓的“无性别写作”,最后很难不归结为人们的“口号主义”,或“虚无政治正确主义”。创作者的使命,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绝对真诚地写出或画出真正想表达的。

  记者:我们知道,您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画家,有评论家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价您的创作,对您来说,诗歌创作与绘画带给您的意义差别在哪里?两种不同的艺术范式,您更看重哪一种?

  施施然:诗歌和绘画是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都需要依赖技术、灵感、直觉、经验,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审美。无论以文字写诗,还是以画笔作画,最终呈现出来的,都是作者本人内在灵魂的延伸,和对世界的认识。您提到评论家评价我的创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我来说其实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以理性分析,我应该是习惯以诗人的思维、画家的视线观察事物和创作,这完全是无意识的,如同事物难以剥离的一体两面。很多兼具画家身份的诗人,诗歌里都有着明显的画面感。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圣卢西亚诗人沃尔科特,唐代诗人王维,读他们的诗,就如同在看一个清晰的画面。

  于我而言,写诗是对外界及自我的发现、揭示,乃至批判和疼痛,是尽可能深入进去的意识形态。而画画,则更多地捕捉这世界的色彩、形态、轮廓、细节,以及美所带给我的冲击。写诗像撕裂,画画则是治愈,很难说我更看重哪一种,抑或说它们对我都很重要。我很庆幸自己在诗歌和绘画的创作中,平衡了因尘世愈走愈深而有可能带给灵魂的失重。

  记者:自2017年起,您每年都会编选一本《中国女诗人诗选》,能与我们分享一下最初的动因吗?又是什么让您将这件事坚持了六年之久?未来,还会继续编下去吗?从编选者的角度来看,中国诗坛的女性写作在这六年间有些什么变化?

  施施然:《中国女诗人诗选》是我和十位当代最优秀的实力女诗人共同编选,自2017年卷开始,至今已出版了六本。当初之所以萌发编这本诗选的想法,是看到相对于优秀女诗人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各种选本入选的女诗人太少,不能将更多优秀女诗人推到读者面前。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有一个著名的论述:文学女性应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我们同样可以编选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选,真实全面地展现当代女性诗人的诗歌风貌,和女性的生存及精神面貌。我们当然欢迎来自男性的关注,但那不是唯一的渠道和期待。《中国女诗人诗选》自问世以来,得到业界和读者的双重认可,既是实力女诗人年度佳作的集结和交流,也成为习诗新人的工具书,同时也是编选者和优秀女诗人的双向奔赴,这都给了我们持续编选下去的信心。
  若说这六年中女性写作者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女诗人在竞争中越写越好。90后、00后青年诗人如雨后春笋涌现,老资历的诗人如果在文本上没有进取,将很快被迭代下去。另外,各选本所选女诗人作品,也明显较以前多了,大家都在为促进更好的诗歌局面作出努力。

  记者:您的很多诗歌中都有一些古典元素与意象,在创作中,您如何看待古典与现代结合的问题?

  施施然:可能和我画国画有关,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学、戏曲、音乐。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图谱里璀璨的瑰宝,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传承和借鉴。在写作中,我喜欢将一些古典元素运用到诗句中,有时候,一个词,一个有年代感的建筑,就能引发出别样的情绪和意境。当然,这并不妨碍我同时也喜欢摇滚,和许多来自西方的事物。我喜欢现代诗中先锋与古典共融的感觉。

  记者:中国是诗和酒的国度,古往今来,诗与酒都是不可分割的存在,有“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的说法,您如何看待这种文化传统?对于诗与酒之间的关系您有何见解?

  施施然:在中国,几乎处处可听人随口说出“李白斗酒诗百篇”“将进酒,杯莫停”,可见酒文化与诗文化相互交融的渊源之深厚。来到中国酒城泸州,“诗是精神的酒,酒是物质的诗”,这句更是将诗酒文化表达到了极致。在生活中,我觉得适量饮酒,可以活跃气氛,增强人们的幸福度;诗歌则能升华人们的情感,到达精神世界的高度。

  记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诗人、文学家如何更好地肩负文化使命,传承发展中国诗酒文化,更好地推动以诗酒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施施然:在诗酒文化传承和推向世界发展方面,连续举办了七届的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无疑开创了先河、积累了功德和成绩。将国际诗人引进来,了解并带回中国的诗歌和酒文化;请当代著名诗人共同参与诗酒文化的盛会,探索河流的源头,了解酒的起源,并将这份收获以诗歌、文学的形式,传递给国内外,甚至很多年以后的人。身处新的时代背景,作为诗歌、文学写作者、翻译者,有责任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把每一分感动和收获都写进诗歌,让文字流进时间的河流中,如同酒在时间中的沉淀,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