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到沧桑:抗战时期的汉诗抒情与修辞策略
(图为全体与会学者合影)
2017年6月2日至6月3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访问学者工作坊“赋到沧桑:抗战时期的汉诗抒情与修辞策略”在智库楼209会议室召开。本次工作坊由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中文副教授杨昊昇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共同召集,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近二十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图为张业松教授、杨昊昇副教授、吴晓东教授)
在开幕式上,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吴晓东教授做了题为《沦陷区诗歌的抒情性问题》的演讲,他通过对南星、路易士、朱英诞等诗人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群体的梳理,回顾了沦陷区诗歌所经历的由沉寂、萧条到复兴、中兴的过程并着重探讨了其抒情性特质,引发了在场嘉宾的强烈共鸣。
(图为刘玉凯教授、吴宝林博士、徐伟锋研究员发言)
会议第一场主题为“抒情与政治——抗战意识和诗歌风格的选择”,由美国肯塔基大学现代与古典语言系的罗靓教授主持。首先发言的是来自河北大学中文系的刘玉凯教授,他以许多细节丰赡的个人回忆对诗人雷石榆的人生经历及创作历程进行了回顾,梳理了其左翼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广州及西南诗坛的巨大影响。其后,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吴宝林博士,围绕自己近年新发现的胡风诗文展开讨论,以“九一八”事件为分界线探讨了在此前后胡风思想与想象的区别及转变。本场最后发言的是来自中国作协现代文学馆的研究员徐伟锋(北塔),其发言以戴望舒抗战时期诗歌风格的嬗变为主题,探讨了抗战时期的戴望舒在思想与艺术方面所做的调适与反思,以及在抗战前后诗歌风格的选择与转变。三位发言人的精彩论述引发了在场学者及听众的及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图为袁一丹教授、刘晓丽教授、杨治宜教授发言)
会议第二场主题为“在场与记忆——沦陷区诗歌寻幽探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主持。首先发言的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刘晓丽教授,她以《诗季》杂志为中心,重点考察了伪满洲国汉语诗歌的特点。其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冷霜教授通过分析吴兴华在北平沦陷时期诗歌中的表意策略,试图反映“隐微写作”中的“化古”现象。而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杨治宜教授以汪政权要人诗歌为切入点,为大家解读作为记忆场域的南京。最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袁一丹教授以周作人和顾随和诗为研究对象,探寻沦陷时期不为人知的师道、诗心与禅机。
(图为高嘉谦教授、林立教授、杨昊昇教授发言)
会议第三场主题为“乡愁与离散——战乱中的南洋歌诗”,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张业松教授主持。首先是由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高嘉谦教授,为大家带来“烽火流离下的诗与史:论星洲、槟榔屿的抗战粤讴与汉诗”的主题报告。其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林立教授深度分析了新加坡日据时期的华文旧体诗,并声情并茂地为大家朗诵了粤语诗歌,反响热烈,会议气氛融洽。本场最后,工作坊的召集人杨昊昇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其关于郁达夫诗歌的研究。这位“骸骨迷恋者”战时旧体诗中的遗民情结及其现代性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 图为张园林博士、邱婧副教授、曲楠博士发言) 会议第四场主题为“诗歌生产与政治想象——战时抒情的多元面向”,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魏泉教授主持。首先,新加坡国立大学张园林博士探讨了《民族诗坛》在抗战中所起到的作用及该杂志所含有的政治性,及其政治色彩与其选择“词史”理论作为其编纂原则间的联系。其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邱婧教授以抗战时期的少数民族抒情诗为核心,认为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汉语诗歌既与现代文学的主体语境密切相关,又呈现了域外诗歌、共同体想象与家国叙事的多元混杂。而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曲楠博士认为,戴望舒等诗人对“谣曲”诗体的“拿来” 之举,蕴含着中国新诗在抗战时期的重要转型。 (图为张中良教授演讲与现场提问)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中良教授提出虽然抗日战争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害,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其提供了一个复苏和创新的契机。当下对于抗战文学,可以作为扩充和思考的几点研究方向 (作者:齐悦、鲍绿漪、冯允鹏、周春雨;摄影:鲍绿漪、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