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新时代诗歌座谈会在北大举行

2019-08-29 作者:中国诗歌网 | 来源:中国诗歌网 | 阅读:
会上,还举行了《新时代诗歌百人读本》新书首发仪式,吉狄马加、李春林、李少君、刘晓婧为新书首发揭幕。《新时代诗歌百人读本》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指示,编辑出版的新时代诗歌读本,该书由融创中国集团支持,共选编了200多首关于新时代的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够发挥社会作用的优秀诗作。

微信图片_20190828103223

会议现场

 

8月27日, “新时代诗歌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举行。中国作协、北京大学、《光明日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诗歌的发展建设等问题进行座谈,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新时代诗论奖”颁奖及《新时代诗歌百人读本》首发。

今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再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这是继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文艺、社科群组委员讲话后第二次强调新时代对文学艺术的期盼和呼唤,可以说,这是总书记发出了倡导新时代文学、新时代诗歌的动员令,明确而具体,两次强调,可见其重要性。当代文学、当代诗歌也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这次座谈会是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光明日报》社、《文艺报》社、《诗刊》社联合主办的,会议主要围绕新时代诗歌的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时代性;二、人民性;三、主体性;四、新时代诗歌的美学建构。

 

微信图片_201908281032231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蒋朗朗致欢迎辞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蒋朗朗致欢迎辞,他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和精神,诗歌始终与不同时代的核心命题相呼应,从来是时代最敏感的风向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入了新时代,因此诗和当下,诗与新时代社会实践密切相关,诗歌的发展,诗歌研究,也应当深入参与到塑造时代之“新”的过程中,更好地弘扬新的时代精神。中国新诗正是从北京大学起步并已经走过百年的历程,路虽经坎坷,但其始终与社会实践与时代前行的步履紧密相连。在新时代背景下,诗人、诗歌研究的学者应认真关注现实,注重实践、紧贴社会,为社会和大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反映新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推动新诗理论创新,繁荣发展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未名湖畔好读书,博雅塔下宜聆教。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分享经验,贡献智慧,共同为中国诗歌和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微信图片_201908281032232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致辞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在致辞中说: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当下诗歌创作的指示,《光明日报》文艺部在文艺评论版开设了“文艺观潮·创作无愧于新时代的诗歌”专栏,围绕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诗歌,怎样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诗歌刊登了20多篇文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从刊发的20多篇文章来看,这次讨论主要具备了以下特点:第一,坚持问题意识,梳理诗歌创作存在的问题;第二,紧扣时代特点,把握诗歌创作的方向;第三,开展诗歌讨论,传达大众对诗歌的期待。除了开展诗歌讨论,《光明日报》还致力于推动优秀诗歌创作,推出了不少基调昂扬、色调明快、接地气的诗歌,让诗歌评论与诗歌创作相互砥砺、相得益彰。

 

微信图片_201908281032233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致辞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艺的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构成了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诗歌创作指明了方向。诗人的创作怎么能够更好地解决诗歌与时代和人民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我们的历史方向和新时代诗歌的定位。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时代,需要用诗歌去拥抱新时代、见证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这就要求诗人们将个体生命经验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去,找到更好的交合点,事实证明,越是伟大的诗人越是如此。为了推动中国诗歌创作繁荣发展,《诗刊》社《文艺报》《光明日报》等单位应该形成合力,增强互动。期待有更多真正反映这个时代,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好的具有经典性的大作品!

 

微信图片_201908281032235

吉狄马加、李春林、谢冕、蒋朗朗、梁鸿鹰、韩毓海分别为六位获奖作者颁奖

 

主持人、《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向大家介绍:由《光明日报》文艺部、《文艺报》、《诗刊》联合举办的新时代诗歌大讨论主题征文活动共收到投稿312篇,经主办方联合评选,罗振亚的《让诗歌从缥缈云端回到坚实地面》、汤养宗的《对新时代诗歌的创新、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想》、蒋登科的《新时代的诗艺的双向交流》、秦立彦的《“拿来”自己的传统》、杨四平的《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李壮的《时代之新与诗歌之新》等六篇诗论获奖。现场,吉狄马加、李春林、谢冕、蒋朗朗、梁鸿鹰、韩毓海分别为六位获奖作者颁奖。

 

 

微信图片_20190828103810_副本

吉狄马加、李春林、李少君、刘晓婧为新书首发揭幕。

 

会上,还举行了《新时代诗歌百人读本》新书首发仪式,吉狄马加、李春林、李少君、刘晓婧为新书首发揭幕。《新时代诗歌百人读本》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指示,编辑出版的新时代诗歌读本,该书由融创中国集团支持,共选编了200多首关于新时代的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够发挥社会作用的优秀诗作。

在座谈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聚焦“新时代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微信图片_201908281032234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谢冕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谢冕在发言中说:北大是新诗的发祥地,被称为“中国新诗的摇篮和故乡”,今天我们在北大召开新时代诗歌座谈会,意义重大。新诗的诞生响应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召唤,我始终认为,所有的诗人都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李白和杜甫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诗歌保留并浓缩了唐代的精神气象,那些不为自己时代发声和代言、而只为未来写作的诗人是可疑的。诗人有自己对时代的承诺,我们为当代写作,我们的后人将铭记并感谢我们。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谈到:新诗在发端之际之所以被冠以“新”字,就是因为它和以前的时代、传统、传播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今天,我们面对更多的新发展,要以新的观念、新的意识反映时代价值,同时提升艺术性,让诗歌在精致、集中、瞬间记录人的情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以此来打动广大群众,调动人的热情,与大众形成良好互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贺桂梅认为:怎么用“当代性”来重新处理中国的传统和现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五四运动以后,新诗与古典诗发生断裂,形成了新诗的传统,介入时代也主要通过新诗来完成。现在,我们怎样看待诗歌传统与新诗的关系,怎样看待古典诗歌资源?我想最关键的是要站在当代性、人民性的立场。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诗人康伟表示:“新时代”是对我们所处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这一概念早已经溢出政治领域,成为一种日常话语。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诗歌应该有新的气象,诗歌需要以新的形象、新的形式、新的语言筑魂。新时代诗歌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对新时代这一新的现实予以美学上的肯定,重建诗歌与生活的关系,避免泡沫化;重建诗歌与传统的关系,避免空心化;重建诗歌与技术的关系,避免虚拟化。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罗振亚从21世纪诗歌的整体印象谈起,他认为:“新世纪以后新诗被边缘化到了几乎死亡的境地,在生活中已经变成可有可无的点缀”,以及“新世纪诗歌空前复兴”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但由于都只看到了诗坛的部分,也就遮蔽了一部分真相。21世纪的诗坛态度更趋向于喜忧参半,诗人们逐渐摆在了诗的位置,在艺术表达水准上普遍提高,很多诗人意识到诗歌并不是求同的过程,整体来看处于一种平淡而喧嚣、沉寂又活跃的对比当中。

《解放军报》文艺部主任刘笑伟在发言中说:中国作协特别是《诗刊》社近几年来对新时代诗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新时代歌咏专栏,到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和本次活动,一系列活动推动诗歌走向群众、走向人民。这种热烈的氛围形成后,如果新时代诗歌是星辰的话,那么,其中最明亮的星辰将有可能在时代大背景下出现。

中国新诗通过一百多年的实践,既有胜利的收获,也有失败的痛苦。诗人在这个时代如何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汤养宗表示,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建立东方诗歌的主场意识,唯有如此,才能规约好新时代诗歌的特征、人民性等元素。

《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表示:进入21世纪之后,文学对时代图景的描绘、对时代关系的塑造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诗人对时代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是失效的,它们面对社会剧变变得无所适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大量诗歌出现读者却有些无动于衷。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谈到,有几个基本问题我们可以重新研讨。一是诗歌的本质和境界问题,诗歌在我们心中没有被边缘化、弱化,只是它的呈现方式在这个时代发生了变化;二是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的问题,新诗想要形成一个有共识性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三是新诗的评价问题,我们最终还是要从人民大众的喜爱程度来看诗歌的成就。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剑钊认为:新时代的诗人、评论家,要对时代有敏锐的洞察力,“即使身在庐山中,也要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同时,还要有概括力,对时代有本质的把握;最后,要拥有创造力,用诗人的方式来表现这个时代,真正体现出时代自信。

“我们强调新时代诗歌、强调文化自信,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向外拿出去?”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蒋登科谈到:诗歌在表现时代的时候处理好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在交流中处理好中国跟外国的关系。同时需要注意,写诗有难度并不意味着诗必须难读,有大视野的诗人才可能有大情怀,才有可能写出大诗。

我们为什么不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些既有艺术性又有思想和情感浓度的诗歌给孩子们?天津大学教授马知遥这样谈到:“让他们知道,在中国的大地上有很多优秀诗歌值得他们从小热爱”。目前,中小学的诗歌教育实际是欠缺的,在很多中小学,老师们读不懂诗歌,甚至不敢把自己对诗歌的认识传达给学生。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孙晓娅的发言以《新时代诗歌的当代性和这个时代的变》为题,她认为,诗歌的当代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表述的在场性,当代诗人如何表达诗歌对生活以及个人经验的总结,更贴近于生活和内心的生命灵魂的层次,是值得诗人思考和挖掘的地方。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秦立彦重点谈论了她对新时代和人民性的理解。她说到:当代中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来看都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样态,写作题材层出不穷,但人民的丰富生活在文学领域是存在空白的。实际上,在很大的“人民”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是人民内部的分子,每个人都写好自己熟悉或深知的部分,总体就合成一个大的时代的画卷。

《北京文学》副主编师力斌认为:新时代诗歌需要在观念、视野、经验等方面展开,需要是诗的而非新闻、是自由的而又讲究音乐性、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先锋的又是有分寸的、是大众的又是优秀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四平从新时代青年诗人创作的角度,谈了他的几点建议。他表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诗人要有坚定的诗歌自信、主动作为,使自己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写出自己的诗歌,写的再开阔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张慧瑜将目光放在了“群众诗歌”或“劳动诗歌”上,他认为:劳动者的写作也是新时代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工人诗歌的底色,其实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延续,在工人诗歌中,物化和工人的日常生活被密切契合起来,日常生活和诗歌语言达成了非常恰当的结合。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李云雷在发言中说:当谈论新时代的时候,我们是相对于新时期、相对于70年的新中国、相对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90年代来谈的。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化,我认为新时代诗歌需要新的呼唤的声音,需要能够系统阐释新时期的美学追求和风格的文章,来促进新时代美学风格的形成。

《人民文学》编辑赵依谈到: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视界判断我们身处的现实?我们自己的诗性精神所赋予的现实到底具有何种文学魅力?她认为这是新时代诗歌应该着力挖掘的。她分析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新时代诗歌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李壮认为:在生活中承担了很多责任的诗歌,在今天有了很多更加适合的替代项,我们不必诗歌在方方方面都冲在最前面,都在社会上制造出最大的声音。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写作应该有足够内在生命感的注入,而不仅仅是有很多修辞的空转和自我经验的复制。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王年军梳理了文本、图象和音乐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渊源,它们分别是20世纪以来具象诗的传统、文字的潜意识和象形文字的传统。现在谈论比较多的是网络文学或数码诗歌,但是在国内更多指的是以计算机在电脑上打字,经过打赏和读者互动产生的一种文学类型。

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马骥文谈到:我们讨论新时代和诗歌关系的时候,讨论的并不是诗歌能否和时代产生关系,而是诗歌如何和时代产生关系,一般认为,诗是时代声音的回响,这个观点有合理之处,但实际上却将诗与时代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我们需要诗与时代更深刻的密切联系。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廖亦奇在发言中说:在新时代诗歌创作中,可以观察到本土风景写作的现象,以前我们认为对风景自然的描写是通过自然进行抒情,但实际上,对自然的书写能够激发民族精神的鼓舞,形成一定写作范式和风格,并通过引领审美形成大众的新的审美风格。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做总结发言。他认为:在新时代,我们不光要有物质的高楼大厦,同时还应该有精神的高楼大厦,这个时代希望空前,成就空前,但是危机和挑战也空前。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前,这些挑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也是前所未有的,精神高楼的建设不能只靠敲锣打鼓。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愿意与《诗刊》社等一起为新时代诗歌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诗刊》社副主编王冰、主编助理霍俊明、融创中国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刘晓婧、诗人李瑾、《人民日报》编辑胡妍妍、中国诗歌网总编助理符力、《诗刊》社编辑丁鹏等也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