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专家云集天津西青畅谈运河生态与文化

2021-04-17 作者:罗广才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先有大运河,后有天津卫,拱京畿,连江南,通西域,达东海,坐拥首都空间地理格局的“津”角之势。

  4月17日,“运河文化座谈会”在天津市西青区档案馆举行。京津冀诗歌联盟副主席、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河北区文联主席王振良,天津市作家协会一级调研员王忠琪,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王平,天津市鲁藜研究会顾问、天津市河北区政协原副主席张景云,天津市伍德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文忠,天津津派书画院副院长王大成以及画家谷军等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 运河文化座谈会”由天津市西青区档案馆馆长、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鸣起主持。

  先有大运河,后有天津卫,拱京畿,连江南,通西域,达东海,坐拥首都空间地理格局的“津”角之势。“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悠悠流淌了2500余年的大运河所经之处,不仅带来了旖旎风光,还孕育了璀璨的文明。沿岸曾诞生过一个又一个繁荣、富足的城镇,千年古镇杨柳青便是其中之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大运河西青段作为天津市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镇集聚的代表区域所呈现的重要历史地位。杨柳青镇是漕运时期商贾云集、货来八方的重要漕运码头和经济重镇,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中国木版年画之乡等美誉,作为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汉族民间艺术集散地,孕育出了杨柳青年画、杨柳青风筝和剪纸等民间艺术。镇域古时华邸美园竞起,以“八大家”著称的宅院,以及寺观庙宇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空间。大运河西青段物质文化遗产以河道遗产、古建筑及代表性建筑为特色,集实物遗存与民俗文化于一体,体现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融结合。天津市西青区档案馆馆长、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鸣起介绍, 2020年9月至11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杨柳青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工程区域内的遗迹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墓葬119座,出土瓷罐、头饰、陶钵、镇墓砖瓦、钱币等明、清时期文物360余件。出土文物以陶瓷器为主,南北窑口兼备,北方瓷为本地和磁州窑烧制,南方瓷包括景德镇、浙江龙泉窑以及宜兴紫砂等窑口,这些实物的出土有力证明了天津在历史上作为南北货运贸易枢纽的重要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交流融合。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西青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同散落的明珠,而大运河如同一条彩带,正好把这些明珠串连起来。而这些文化明珠的形成和发展又与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杨柳青年画是基于运河而出现的民间艺术,是运河文化的精神展现。杨柳青代表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和中国北方古代乡村发展的特质,而根植在土地上的年画文化和建筑空间文化正是对于这种特质最真实的表达。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纷纷就运河文化传承和文化运河、经济运河、生态运河、旅游运河等多个方面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