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杨克《又见康桥》& 彼得·休斯诗歌评论

2021-07-05 作者:杨克 | 来源: 康河书店与艺术中心 | 阅读:
《又见康桥》收录于英国出版的中英文诗歌集《没有终点的旅程:杨克诗歌精选集》当中。附时间相关信息及英国著名诗人、评论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客座院士彼得·休斯为该诗集撰写的文学评论。
杨 克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云山讲座教授
■ 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研究员
■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又见康桥》
诗人|杨克 
译者 • 审校 |Wenyan LU • Emma Notfors

康河的风没将夕阳吹老,
河畔的金柳浸染半江月色,
我经韦斯特路向你问好,
好像孤星走上城堡。

今夜我代你回到英伦,
正如当年你代我离开。
两个天空争抢
一袖子带不走的云彩。

头上这轮新月曾照过你,
满河斑斓的星辉,你今何在?
翅膀扇动远岸的秋色,
呢喃在水边的是两只天鹅。

谁的长篙搅动八月的沉默,
风中有人唤我杨克。
夜半秋虫不来,
徒留水草在叫志摩。

你拼命抓住稍纵即逝的虹,
以一颗水泡维系人心的凉薄。
四季更替是宇宙的法则,
草木枯荣始见生命的深刻。

悄悄地我从你的小路走过,
诗碑在上,我不能放歌。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说破,
捧起投影在波心的一片月色。

2017年7月末得诗于英国剑桥大学
2018年2月16日写于美国俄勒岗杰克逊镇
 
Revisiting Cambridge
· Yang Ke ·

The wind on the Cam has not aged the setting sun,
The golden willows on the banks dip-dye the moonlight in half of the river.
I greet you from West Road,
As if the lovely star walked up the castle.

Tonight I return to the England on behalf of you,
Just like you left on behalf of me many years ago.
The two skies are fighting over,
The sleeveful of colourful clouds which cannot be taken away.

The full moon above me once shone on you,
The brilliant starlight full of the river, but where are you now?
The wings flap the autumn view from the faraway bank,
Whispering by the water are two swans.

Whose long pole stirs the silence of August?
Someone calls out ‘Yang Ke’ to me.
At midnight the insects do not come,
Only the water plants left call out for Zhimo.

You tried your hardest to grasp the fleeting rainbow,
To connect the fickleness of the human heart with a bubble,
The change of the four seasons is law of the universe,
The bleach and regrowth of plants first witness the depth of life.

Quietly I pass by your narrow path,
The monument of poetry lies there, so I cannot sing aloud.
You do not need to be surprised, and not even mention it,
Scoop with my hands the moonlight reflected in the waves.

Inspired by Cambridge, UK in July 2017
Written in the town of Jackson, Oregon State, USA, on 16th of February, 2018                                 
 
《没有终点的旅程:杨克诗歌精选集》
【诗歌评论】

  杨克的这本最新中英文作品集,精选了他在过去20年中所写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由英国资深诗人与文学编辑露西·汉密尔顿担任内容主编,由著名美国汉学家、翻译家丹尼斯·梅尔,美国诗人·阿莱德,汉学家与翻译家西门·帕顿,旅英翻译家、剑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陆文艳等翻译,并经资深编辑、剑桥大学英语文学博士艾玛.诺夫德担任英语语言编辑。
  英国著名诗人、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客座院士彼得·休斯,特别为他的诗集写了评论:


  杨克的这本最新中英文作品集,精选了他在过去20年中所写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由英国资深诗人与文学编辑露西·汉密尔顿担任内容主编,由著名美国汉学家、翻译家丹尼斯·梅尔,美国诗人大卫·阿莱德,汉学家与翻译家西门·帕顿,旅英翻译家、剑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陆文艳等翻译,并经资深编辑、剑桥大学英语文学博士艾玛.诺夫德担任英语语言编辑。
  英国著名诗人、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客座院士彼得·休斯,特别为他的诗集写了评论:

  这是杨克的一部内容广泛,且极其受欢迎的诗集,内附完整的英文译文。这本书让英语语言读者品读到诗人对于时刻变化的把握。那些变化发生在过去和未来同时出现的时刻,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重叠的。
  杨克诗作的巧妙之处,在于一些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体现,就好似从火车或飞机的窗口轻轻一瞥,便能在那更为广阔的景致中定位到具体的某一点一样。这本诗集还附有中文原文,以及艾伦·麦克法兰教授所写的发人深省的序言。
  杨克坚定的目光直指世界,直指社会,直指环境退化,以及主流经济和政治的正统学说在人类身上的加持,甚至直指自我。最重要的是,他理解并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上述的这些范畴从来都不是相互排斥的。他难以接受那些出于过度民族主义的虔诚和呐喊。正如这首诗《人民》(诗集第28页)中所写的那样:

只看见无数卑微地说话的身体
每天坐在公共汽车上
互相取暖。
就像肮脏的零钱
使用的人,皱着眉头,把他们递给了,社会。


  然而,杨克并不是一位从排外的立场来批判当代社会及其自我毁灭体系的诗人,也不是一位窝在高尚的温床中自满自负的诗人。相反,他常常因自己那灼人的凝视而成为万众的焦点。这在下述《杨克的当下状态》(第12页)中显得尤为典型:

在啤酒屋吃一份黑椒牛扒
然后“打的”,然后
走过花花绿绿的地摊。
在没有黑夜的南方
目睹金钱和不相识的女孩虚构爱情
他的内心有一半已经陈腐。

偶尔,从一堆叫做诗的冰雪聪明的文字
伸出头来
像一只蹲在垃圾上的苍蝇。


  于是,便也由此产生了一种钢铁般坚硬的自我反省,继而围绕探索和思考自我与定位、公民与家园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尽管经常出差和搬家,但他与家乡的情感纽带仍旧存在。在他的诗歌《北方的田野》(第6页)的遥远视角中,他写道:“我的血脉/在我皮肤之外的南方流动……”

这才真正是我的家园
心平气和像冰层下的湖泊
浸在古井里纹丝不动的黄昏
浑然博大的沉默
深入我的骨髓
生命既成为又不成为这片风景


  最后一行诗句,让整首诗在对家乡的深情联系与疏离感之间,保持了微妙的平衡。
  杨克的诗歌经常给我们带来这种微妙的矛盾力量和冲动。例如,在《风中的北京》(第19页)中,他运用了季节和月亮的陈词滥调和传统意象,但同时也融入了对垃圾和环境破坏的描述。或者,当他在描写一个地方的时候,他可能会加入一些关于运动、不稳定和重新定位的预警,正如他在《没有终点的旅程》(第18页)中所写的:“飞机再次飞过火车站低矮的屋顶”。这种离我们只有片刻之遥的感觉,弥漫在诗歌中,夹杂着一种持续的变化感,背井离乡之感,以及现代工作、人际关系和爱情的现状。这里还会伴有一种令人感到悲伤的认知,那种存在于我们内心和外部生活之间的鸿沟,就像《小房间》(第11页)中所描述的那样:

小房间是一只魔盒
镜中消失的生命
呈现


  与这个躁动不安、不断运动变幻着的世界相反的是,杨克的诗歌也提醒着我们强制停滞的持续性威胁。异议可能会被压制或最终趋于沉默,而抗议者则可能被监禁或是有更糟糕的情况发生。在《野生动物园》(第22页)中我们会读到:

曾经有鹦鹉学舌
抗议本座人性监狱惨无兽道
它的长喙
当天就被老鹰穿孔上锁
诗歌以这样讽刺的评论结束:
再没有什么庇护所
比牢房安全


  然而,诗人充分意识到了自由的价值——体验自然之美的自由、人类生命无穷无尽的潜力,以及当今地球上这两者兼具的可怕脆弱。

—— 彼得 • 休斯

  This is a wide-ranging and welcome collection of poems by Yang Ke, complete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s. The publication allows the English-language reader to savour this poet’s mastery of noting moments of transformation in which before and after are simultaneously present, perhaps blurred or overlapping.
  This poetry has the knack of registering significant detail, as if glimpsed from the window of a train or aircraft, then locating the specific in broader sets of contexts. The pamphlet has the added bonus of the original texts in Chinese, as well as an illuminating foreword by Professor Alan Macfarlane.
  Yang Ke’s steady gaze is directed at the world, at society, a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the abuse of human beings by prevaili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orthodoxies, and at the self. Most importantly, he understands and highlights the fact that these categories are never mutually exclusive. He has little patience with nationalistic pieties and slogans. Look at this poem, ‘Chinese People’ (p. 28 of the collection):
I have yet to see “the Chinese people” this winter;
I've seen ordinary, speaking bodies
keeping each other warm
on buses day after day.
They're like grimy coins:
their users hand them over frowning
to society.
  But Yang Ke is not a poet to criticise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its self-destructive systems from an exclusive position, or an elevated nest of complacent self-regard. On the contrary, he often becomes the focus for his own withering stare. Here i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from ‘This is the Latest on Yang Ke’ (p. 12):
He eats a pepper steak in a pub
then 'grabs a cab' as they say in this town, then
wanders past stalls piled sky-high with colour.
Here in the South where night never falls
He watches money counterfeit love with female strangers—
His heart is half rotted away by now.

Once in a while from a jumble of icily intelligent words known as poetry
he looks up
like a fly on its pile of rubbish.
  So there is a steely self-questioning that then circles out to explore and meditate up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location, citizen and homeland. He acknowledges the emotional ties to his native region that remain in spite of constant travel and relocation. From the distant perspective of ‘Fields of the North’ (p. 6) he writes: ‘Pulse of my blood circulates/in the South outside my skin…’
There my native ground is found
Calm and gentle like a lake beneath ice
And motionless twilight steeps
In an ancient well, wherein the silence
Knowing no bounds    
Enters into my bones
Life becomes and does not become this landscape
  That last line leaves the poem delicately poised between acknowledgements of affectionate conne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a sense of alienation.
  Yank Ke’s poetry often offers us this subtle array of contradictory forces and impulses. In ‘Windy Beijing’ (p.19), for example, he plays with cliches and traditional images of the seasons and the moon but at the same time incorporates descriptions of litter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Or, when writing of a place, he might throw in reminders of movement, instability and relocation, ‘the aeroplane flying over the low roof of the railway station, once again’, as he writes in ‘Journey without Destination’ (p. 18). This sense of departure being only a moment away pervades the poetry with a constant sense of mobility, uprootedness and the conditions of modern work, relationships and love. There is also a sad recognition of the gulf between our inner and outer lives, as encapsulated in ‘Little Room’ (p.11):
A little room is a magic box
Life that disappeared into a mirror
Reveals itself again
  In contrast to this restless world of constant movement, the poetry of Yang Ke also reminds us of the constant threat of enforced stasis. Dissent may be stifled or silenced, protestors incarcerated or worse. In ‘At the Zoo’ (p.22) we read:
A parrot that learned to speak complained
Said this human prison went against beastly principles
Right away an eagle drilled holes in its beak
And chained it shut that very day
The poem ends with this ironic observation:
There is no safer refuge
Than within the walls of a prison
  But the poet is fully aware of the value of freedom – freedom to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 inexhaustible potential of human life, and the terrible fragility of both on planet Earth today.
—— Peter Hughes

诗人与诗集介绍

  在当今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诸如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杨克是最为红火的中国资深诗人之一。
  不少人对杨克都有这样的评价:永远在路上。
  对于新生事物,他永远报以孩童般的好奇心。作为写作经历超过40年的“老”诗人,敢于、善于利用最新的媒体渠道来传播诗歌、弘扬诗歌、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诗歌写作的行列中来,杨克在近年来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诗人杨克在1990年代

  杨克现任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云山讲座教授;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研究员。
  在诗歌专业领域,杨克被誉为是当代汉语诗人中一以贯之,具有个人化历史想象力和求真意志的诗人,其城市诗歌写作开启了某种意义上的主体性。三十多年来,他的现代诗走在“另一条大道上,那里有广阔的情感和传统的支撑,诗人可以大踏步走在人群前面”。
  从1980年代开始,杨克先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台湾华品文创有限公司出版了《杨克的诗》、《有关与无关》、《我说出了风的形状》等十一部中文诗集、四部散文随笔集和一本非虚构类文集。诗文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等四百种选本。同时主编了《中国新诗年鉴(一九九八-二零一九年度)》、《<他们>十年诗歌选》、《给孩子的一百首新诗》等诗集,曾获得广东鲁迅文艺奖、首届双年十佳诗人奖等外国、中国大陆和台湾文学奖等十多种奖项。
2016年,杨克与北岛、欧阳江河等诗人
与艾伦.麦克法兰院士
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办的诗歌论坛上合影留念

 
  在国际诗歌领域,杨克的作品也备受瞩目。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的诗歌积极关注中国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其内涵深邃,却又有着复杂中的单纯,那是“万物归一”的感觉。在某些严肃与厚重的主题之中,他的诗歌又有着一份透明的清澈,朗读起来充满着音乐般的韵律感。
  日本著名诗人平田俊子评论说:
  “杨克的诗中既有最悠远的历史感,又有最先锋的现代感,主题非常广阔,有社会的主题,也有挖掘心理深层秘密的主题,让人耳目一新”。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评论说:
  “在关于人物的写作方面,杨克都有一种深切的同情和共鸣,有着对千万个辛勤劳作者的尊严和抗逆力的认可。从他的诗歌作品里,我们听到了人们所遭受的苦痛以及自有之力量。
  杨克的诗歌作为一种非凡的洞察,不论对于永恒的中国,或是这个星球上发生过的从乡村到城市生活的最迅速的变迁,都有着非凡的价值。杨克的这些诗作,将成为未来的一种重要历史文献,展示一个敏感而才华横溢的观察者,对于刹那间永恒和一沙一世界的持久的捕捉,而唯有诗人能做到如此。这些作品对于中国以外的世界也是重要的,因其对一个地方——如此陌生,然而在其深度上,又如此熟悉——给予了独特的一瞥。”
  杨克在日本思潮社、美国俄克拉赫马大学出版社、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多种外语诗集;曾获得英国“剑桥徐志摩诗歌奖“、罗马尼亚出版版权总公司“杰出诗人奖”。
  在杨克所参与的多个国际诗歌活动中,他与剑桥的缘份很是深厚。2016年夏天,他受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教授邀请访问剑桥,参与第二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在国王学院举办的“徐志摩国际诗歌之夜”和“院士花园读诗会”上,杨克为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学者、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朗诵了他的诗歌,广受好评。
2019年,杨克在访问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期间,
赠予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他的新书 
 
  2019年秋,杨克再次受邀访问剑桥大学,期间在国王学院里参观了新建成的“徐志摩花园“。他的老朋友艾伦·麦克法兰院士,特别为他的来访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杨克诗歌音乐会”,地点就在“徐志摩花园”中。
  当天参与活动的嘉宾,包括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亚瑟奖获得者Hebert Huppert教授,国王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Alan Macfarlane教授,英国资深诗人与编辑Lucy Hamilton,英国历史学家Sarah Harrison,来自中国的资深诗人梅尔女士,以及旅英作家与资深翻译家陆文艳女士等。
  在由剑桥大学青年音乐家演奏的、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中,杨克朗诵了《东方情调》、《北方田野》、《风中的北京》等他的代表作品。
  在徐志摩花园中特别举办的“杨克诗歌音乐会”

杨克与参加诗会的朋友们
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合影留念
 
  在2019年于剑桥举办的“杨克诗歌音乐会”上,杨克朗诵了不少诗歌。一年多之后,这些诗作被收录在名为《没有终点的旅程:杨克诗歌精选集》中。近日,该诗集(中英文双语版)由康河出版社在英国出版,即将全球发行。
  这本诗集被收录在英国剑桥“康河CamRivers”国际诗人作品精选(中英文双语)百卷本之中。
  这套丛书是目前在中国海外出版的,规模最大的中英文双语、个人诗歌作品精选集之一,是康河出版社在中外文学交流方面的重点项目。
  目前已有四十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与康河出版社签约,将他们的个人作品精选集出版、收录在这套系列丛书当中。
  这套书充满创意的跨界多个文学艺术门类,包括文学、音乐、绘画、朗诵艺术等。其中部分诗歌,由中英两地知名作曲家谱曲、两地音乐家演奏与演唱。图书的封面与插图,来自于各国艺术家。诗歌的有声版,由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诗人与艺术家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演绎。
 
诗人与诗集编委会部分成员介绍
 
诗歌作者

杨克
Yang Ke

  杨克是当代汉语诗人中一以贯之具有个人化历史想象力和求真意志的诗人,其城市诗歌写作开启了某种意义上的主体性。30多年来,他的现代诗走在“另一条大道上,那里有广阔的情感和传统的支撑,诗人可以大踏步走在人群前面”。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台湾华品文创有限公司等出版《杨克的诗》《有关与无关》《我说出了风的形状》等11部中文诗集、4部散文随笔集和1本文集,日本思潮社、美国俄克拉赫马大学出版社、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多种外语诗集,诗文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等400种选本。主编《中国新诗年鉴(1998-2017每个年度)》《给孩子的100首新诗》等。
  他曾获英国“剑桥徐志摩诗歌奖”、罗马尼亚出版版权总公司“杰出诗人奖”,广东鲁迅文艺奖、首届双年十佳诗人奖等外国、中国大陆和台湾文学奖十多种。在深圳美术馆等举办过诗书个展。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云山讲座教授,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研究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序言作者
艾伦·麦克法兰
Alan Macfarlane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是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有着学界“萌爷爷”之称的麦克法兰教授,早年就读于英国知名私立学校牛津“龙校”和“赛德伯中学”,随后在牛津大学获得历史学本科与博士学位,又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获得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执教逾40年。作为世界知名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他著述凡20余种,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绿金:茶叶帝国》、《日本镜中行》、《资本主义文化》、《现代世界的诞生》等,被译为多种文字,其中多部著作有中译本。
  他对于玻璃与茶的全球影响力研究,在科学界、人文社科界和艺术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Science 科学》等世界顶尖杂志及出版社出版。
 
诗集评论人
彼得·休斯
Peter Hughes

  彼得·休斯(Peter Hughes),诗人、创意写作教师、蛎鹬出版社(Oystercatcher Press)创始编辑。出生于英国牛津市,曾在意大利生活数年,目前主要生活在威尔士北部地区。2013年,他的诗歌选集与《对特殊事物的直觉:彼得·休斯诗歌评论集》(‘An intuition of the particular’: some essays on the poetry of Peter Hughes)同时由Shearsman出版社出版。他根据意大利经典创作了《十分坦率》(Quite Frankly,Reality Street出版社)、《卡瓦尔康蒂》(Cavalcanty,Carcanet出版社)、《via Leopardi 21》(Equipage出版社)等众多充满创意的作品,广受好评。
  彼得是剑桥大学朱迪斯·威尔逊基金诗歌项目的客座专家,以及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在诗歌领域的客座院士。近期出版的作品包括:2019年的《柏林雾沫》(A Berlin Entrainment,Shearsman出版社)、2020年的《毕士大星座》(Bethesda Constellations,蛎鹬出版社)等。
  彼得也是康河出版社的老朋友了,曾在2015年参加了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