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用“中山声音”讲述“中国梦”
《孙中山》在各地演出,都博得了观众们的极大认可和很高评价,这离不开作词丘树宏、作曲刘长安等创作团队的精心谱写。
-
期待中华民族新史诗(文化观象)
1917年2月,《新青年》上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这8首白话诗虽然未脱五言、七言的旧格式,但引入了平白的口语,与传统旧诗已有所差异,后来被认为是中国新诗的起点。今天,新诗已经走过一百年,回首百年,可
-
女诗人艺术团慰问四季青敬老院演出
每一首诗篇都是诗人用自己的生命酿造的琼浆玉液,诗人们借这些歌咏春天、歌咏世界、歌咏万物的诗篇,向老人们传达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世界的妙美、人之生的可贵,诗人们也以此表达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华语文坛作家河南巩义清明祭“诗圣”
“杜甫诗歌文化周”活动3日亦在当地开幕。台湾诗人郑愁予、大陆女诗人舒婷,文史学者王立群、蒙曼等在“杜甫故里”园向“诗圣”敬献花篮,诵诗致敬。
-
春和景明诵黄梅
“春和景明诵黄梅”清明诵读会活动分为春和景明、清明缅怀、梦回梅城三个篇章,以歌颂赞美春天、怀念先贤先烈先祖和抒发热恋桑梓家国之情为主线,精彩诵读展演了二十余篇诗歌散文经典名篇和部分本地
-
吉狄马加致叶甫图申科遗孀的唁电
叶夫图申科不仅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一个诗歌符号,更重要的他是二十世纪冷战时期,唯一能用诗歌连接过东方和西方两大阵营的伟大诗人,他的离世,似乎又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对话、沟通、相互尊重所构建的和平
-
2017年中诗论坛“春天”主题朗诵诗赛获奖公告
2017年中诗论坛“春天”主题朗诵诗赛经过两个多月的征稿,共收到二十六件会员作品和十七件编辑作品,由于本次比赛是论坛的首次朗诵比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的问题,但经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和比赛组织成
-
一位诗人,改变了一座村庄
诗上庄,在河北省兴隆县安子岭乡。这是个藏在燕山深处的小山村,全村只有百余户人家。而这小小村落里的“老刘家”,在中国诗歌界却有些名气。因为老刘家出了四位中国作协会员:刘章、刘芳、刘向东、刘福
-
李犁:《致龙润茶和焦家良》
李犁: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文人书画》杂志主编、《诗歌地理》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美学硕士。2001 年获中国诗歌学会举办的“首届美岛杯中国网络诗歌大奖
-
《中国散文网》全新改版
第四次改版升级后的《中国散文网》,以“散文与你同行”为理念,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史料性和可读性。以国际网站的流行趋势为标杆,在网站功能拓展、栏目设置、内容供给与页面风格与国际化接
-
诗集《段光安诗选》出版发行
《段光安诗选》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精选本,他的作品坚持的是“小型”的“意象诗”,在多个层次上打通和抵达了“精神体量”的庞大,具有延展的精神势能,饱含生命之美。
-
周占林:《昌宁天堂山随笔》(组诗)
周占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诗网主编,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中诗作家文库》主编。出版有长篇小说《一夜芙蓉》、诗集《周占林抒情诗选》《中国诗歌·周占林卷等十余部。
-
晓雪:龙润茶(外一首)
晓雪:著名诗人,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主任、云南省作协名誉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
-
跨界作家周鱼诗集《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诗》发布
3月26日下午,《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诗》新书发布会在北京爱琴海单向空间举行,作者周鱼与嘉宾姬霄、里则林、陈谌进行了精彩对谈。周鱼在微博拥有近千万粉丝,他以犀利的文风、精准的吐槽风靡微博界,赢
-
《2016中国诗歌年度报告》发布
这是中国诗歌史上首次由中国的诗歌专业机构发布的诗歌年度报告。报告通过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出版、诗歌创作、诗歌理论研究和诗歌翻译等方面的观察与总结,绘出了2016年中国诗歌的“心电图”
-
百年中国新诗概论兼新归来诗人总论发布
沙克,一级作家,当代诗人,文艺评论家。60后生于皖南,居住江苏。现在某市文艺机构从事创研。高校兼职教授。曾赴亚欧非美澳多国采风考察及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
《诗歌风赏》第二届女子诗会在浙江文成举行
由《诗歌风赏》编辑部、文成县艺术界联合会、浙江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诗歌风赏》第二届女子诗会于2017年3月22日—25日在“诗里梦里刘基故里,山城水城天然文成”——浙江文
-
慰问基层官兵专场诗歌朗诵会在空军指挥学院隆重举行
诗人艺术家“绿韵中醒来” 走向军营诵响“赞美诗”,2017年3月26日下午,40多位诗人、艺术家沐着鸟语花香,齐聚空军最高学府——空军指挥学院,联手为基层官兵打造了一场以“绿韵中醒来”为主题的诗歌朗
-
第四届“海子诗歌奖”终评结果揭晓
第四届“海子诗歌奖”终评结果于2017年3月26日海子去世28周年忌日揭晓,是以诗歌的方式对一代天才诗人的怀念与告慰。
-
让诗词歌赋随时代迎来发展高峰
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很容易发现,中华诗词的创作队伍是如此之庞大。叶嘉莹、刘征等老人已过鲐背之年,但依然笔耕不辍,写出了一系列极具生命感悟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