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岁寒深处的生命心影

——读碧碧组诗《永远不落的太阳》

2022-01-06 17:34:33 作者:刘德元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碧碧,本名王丽,四川资中籍人。先后在四川省团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政治部工作,《检察日报》驻四川记者站站长。四川省作协会员,出版有诗集《燃烧的玫瑰》《尘缘未了》,小说集《灰色的黄昏》、长篇小说《十字架的圣火》。长篇纪实小说《落英缤纷》(与女儿同著)。一生热爱诗歌、文学,“蓝塔杯国际诗歌奖”创办人。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不仅需要社会的关照和救助,更需要人文的关怀和关爱。前者体现社会的公共意识,后者体现对生命现象存在的诠释。

  2021年走过的风景中,在寒冷的冬天读到碧碧一组《永远不落的太阳》,共9首。组诗在岁寒深处穿越人海呼吸,诠释生命的真谛。涵盖的人物既有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又有杨绛这样的“先生”;既有“当一切静止”之后的母亲,也有“诗哥别哭”的离殇;既有“第一次望见流泪的鸽子”,也有生命止于6岁的诗童……

  碧碧的诗,初读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复读、再复读就会被她带入、被她传染,体会到她充满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但那不是悲伤,她说:“我一生的使命和信念就是,把探索恋爱感觉,研究人类死亡定格,作为毕生创作追求的完美之旅。若我奉行的生活尚有预存的意义:人生除了爱,一切都是旅途行李;这个世界上除生与死,其余都是闲事挂心头……”。她面对这个世界,除了生与死,就是对朋友“闲事”的牵挂,对诗意人生的追求,当她从人生之旅中,亲历或回顾一个又一个生命的离世,正是这样,“生命”“记忆”和“爱”才成为一个可能的命题。比如伟人毛泽东,戎马倥偬,叱咤风云,带领党和人民缔造出一个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碧碧对伟人生命的歌咏,从“恰同学少年,他站在橘子洲头”到“惊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永远不落的太阳,就是一颗星星/是银河系中最亮的一颗星星”(《永远不落的太阳——写在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8周年纪念日》)。碧碧把毛泽东夙兴夜寐,励精图治,领导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伟大业绩,镶嵌在他两首“沁园春”的词里,在展开诗歌飞翔翅膀的同时,也展开了毛泽东令人惊叹的诗意人生。透过碧碧的诗的语言气息,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以及伟人区别于另一些生命的密度、宽度与重量。她写杨绛,《从女人到先生——写在杨绛百年寿终正寝圆满归去之日》:“世间所有的花朵,绽放过后/终将枯萎/唯有您,一生的价值之花/永不凋谢”。杨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绛,从女人到先生,在诗人笔下,生命的破碎留下的原是一种永恒的美丽。碧碧的诗,在直视生命的困顿、困苦与变迁,直接站在疼痛上歌咏美,歌咏人生,一如冬天的太阳,在冷酷中温暖人生。同时,读碧碧的诗还让我们感受到,当生命破碎了,灵魂却依旧留在诗句里唱着永恒的生命赞歌。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怎样利用?我们的祖先曾经是多么的聪敏智慧,他们见草生草长、花开花落而警醒;见江河东流、逝者如斯而感悟了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价值。我们的先贤以人文关怀关注生命,留下了具有生命意义的不同文本,我们只有通过读书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个体生命才能以单一接通丰富、以局部接通无限、以短暂接通永恒。也就是说,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文学的滋养和支撑。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必追问死亡的理由,只要知道这份生命在死亡那一刻体验到什么是爱。如碧碧在《当一切静止之后——给母亲》这样写道:“杏叶落光了/风,漫漫静止/河水结冰了/浪,缓缓停歇//人走了思念又复活/身体回归了/心,却开始流浪//时间——/唯有光阴/或许无从死亡/万能地透视着/从古至今的前因后果/花开与叶落”。读到此处,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生命离逝的哀惋,而是叶落归根,生命成熟的安适与静美。爱,没有时间界限,爱,以它独特的意义,诠释着生命的含义,刹那便是永恒,其生命在那一刻焕发出了爱的光泽就足够了。又如碧碧写《无题,或夜之殇》:突然想起那些驾鹤西行的人/这些人以不同的苦难/同样的结局,离开这个世界/他们或许是我们至爱的母亲和父亲/或许,是我们曾经相拥的亲朋/有的还是我们的蜜友或情人/秘密的相知、相爱、相惜/刻意让彼此之间,保持美的距离……”诗人碧碧将人之生命这一事件、这一物象、这一情景采用分行的文字记录下来,用文字的方式抚摸和缅怀曾经哺育过自己生命和心灵的亲人、爱人和友人,使他(她)们获得灵魂与爱意,获得永生。再如在《诗歌,别哭——写给一位诗人》中:“昨夜滂沱倾盆雨,决堤的悲痛”。那种大海潮汐一般的震撼和感动,“徘徊在属于自己的海滩/无处不见诗人茕立的背影”。然而,当一切静下来之后,“而昨夜,我的荷塘月色/净寂莫测/唯有佛光闪过/早已无泪的心海”。我无数次地诵读过这首诗作,因为她怀念的这位诗人也是我熟知的人,更是我的挚友,每一次诵读,感动和震撼的情绪都会被碧碧那痛彻心扉的诗情激活,我的生命于是也就这样一寸一寸地延伸,一寸一寸地拓宽。文学就是这样,它从来都属于少数人,它的独特魔力也在于它既在时间之中,又超越于时间而存在。当它完成了写作者自己的使命,它便通向了人类,而且把一些高远、神秘而又抽象的说教、伦理乃至死亡的描写,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美丽而又伤感的故事、人物、事件和画面,让我们跟随着那个事件、那个情景和那个人,穿行在过去或未来的时空中,去感悟生命的真谛。因为文学,我们不再害怕肉体只有那么短暂的几十年;通过读书,我们以有限的肉体,接通了人类文明的永恒。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很短暂,在永无尽头的时间河流中,不过是转瞬之间。读碧碧的诗,我们能在复杂多元的生命形态中,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中,在复杂微妙的人性纠结中,无限地丰富生命的经历和生活的感受,有效拓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和深度。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当2022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一场新雨过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让我们一起《走过菩提树》:“在京城我遇见一棵树/她沐浴在夕阳下/宛若一朵盛开的荷莲”“长久抚摸萻提树的身体/幻想被他拥抱融化粉碎/空无一物亦无”。诗到妙处,莅临仙境,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飘零的树叶一年一度的破碎,预示一代又一代生命的萌生,预示生命永恒的绿意。这就是,一个人永远可以为自己的内心留一片粉色天空,以抚慰命运的残酷。

  “春风何豫人,令我思东溪。”阅读和写作,都不会消亡。等待吧,在冬天,太阳依旧会燃烧,通向未来的路,只是通向过去。此刻,我听到一个新生的婴儿在啼哭……

  刘德元,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微信平台。著有散文集《心雨》(199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言论随笔集《大匠之门》(2019年现代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