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诗的眷恋和眷恋的诗

——读祁丙连的诗集《山丁子果之恋》

2022-08-30 10:50:26 作者:柳邦坤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柳邦坤,原籍山东,出生于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曾先后就职于林区、矿山、高校、市委部门、广电媒体,2008年转行到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任教,教授、高级记者、硕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黑龙江、江苏作协会员。业余进行文学写作,有诗歌、歌词、文艺评论、散文等发表、获奖、出版,著有散文集《带你游黑河》《从大森林里来》《大地上行走》《分界》等。

  
  读祁丙连的诗集《山丁子果之恋》,感受诗歌之美的同时,也是一次回忆之旅。

  我不由想到了我们初相识的时候,想到了我们的学生时代。那是1970年代的最后一年,我们成为“新三届”的最后一届高考生,一同被录取到黑河地区师范学校,学中文专业。我和丙连成为同窗,这一转眼,就是40年过去了。

  他来自嫩江县乡村,我来自爱辉县大森林里,当时我们都不太善于言表,这一点我们十分相像,也就特别投缘,但真正让我们惺惺相惜,还是源于缪斯女神。他有内秀,喜欢写诗,我也同样喜欢,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我们一起听课、自修,涉及诗歌的内容总是让我们激动,比如古代文学讲到汉乐府的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现代文学讲到艾青、郭小川、贺敬之等人的诗,都让我们兴奋不已。我们读诗、背诗、抄诗、写诗,乐此不疲。

  当时也正是诗歌最火的时代,也正值舒婷、顾城、北岛、王小妮、叶延滨、杨炼、杨牧等诗人声名鹊起的时候,他们中有的诗人也正在校园读书。我们一起听著名诗人沙鸥的报告,那是怎样的欣喜若狂,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近距离与大诗人接触。报告会后,我们又一起受邀去北方宾馆,到诗人下塌处座谈,记得丙连就山水诗创作向沙鸥提出了问题。这之后,我们受沙鸥老师的影响,开始学写沙鸥老师根据古代的七律而创新的八行体诗,我们在塑料皮日记本上写了一首首八行体诗。毕业前,我邀请都爱好写诗的丙连、铁春同学,还有写过短篇小说的振彪同学,到海兰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相片,我还请照相馆给照片上题写“我的诗友” 四个字,给我们的青春时代、校园生活、写诗追求,留下一个珍贵的影像,保存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毕业后,丙连分配到了逊克县的一个村学校任教,我则分配到了一个煤矿的子弟学校。我们遂开始“两地书”,交流的话题自然少不了诗歌,我们有时把各自写的诗寄给对方,我们也都相继在《黑河日报》上发表过诗歌,他写的诗歌《古伦木沓》我就是在报上看到的,诗中“古伦木沓”四个字循环往复,音律跳动,如同舞蹈的节奏,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他后来调到鄂伦春族乡中学教中学语文,再调到县城的中学继续教中学语文,从中学语文教师岗位转行到县广播电台当记者,一直都坚持创作。不久他又被县委办选做秘书,转行从政,由于政务繁忙,他写的诗少了。这也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全民经商,已很少有人坚持写诗。这期间,为了迎接鄂伦春族下山定居40周年,我提议,和丙连合作创作一部长篇叙事诗,创作鄂伦春族题材诗歌,我们各具优势,他是鄂伦春族女婿,耳濡目染,自然有许多生活积累,有丰富的创作源泉,对鄂伦春族民俗等,他也方便请家人来解疑释惑;我则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与鄂伦春族聚集地相距不远,曾多次去过鄂乡,接触过许多鄂伦春族猎人,也有一些感性认识。我也构想了大体框架,就是以一位鄂伦春族老猎人为主人公,写他定居前后的生活经历,反映鄂伦春人生活的巨大变迁。后来他和我的工作变动频繁,也没能静下心来创作,这个计划也就搁浅了,现在想来为没能实现夙愿,还感到深深的遗憾。那些年,丙连的诗写的少了,但业绩突出,凭自己的踏实做人、辛勤努力和出众才能,一步步做到了县里正职岗位。

  近年他又重拾诗笔,诗歌创作到了一个井喷期,一发不可收拾,忙里偷闲,创作了一首首诗歌作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遂成就了这部诗集的出版。收入诗集里的作品,大多是他近两三年创作完成的。他的创作热情、创作的勤奋,也让我汗颜,值得我学习。有几位朋友曾鼓励和希望我出版诗集,由于新作太少,未能结集出版,如今,我们曾经一起写诗的同窗出版诗集,也算是弥补了我的一个缺憾。

  他的诗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感情饱满,特别是他写乡情、乡愁、至亲的诗,饱含深情,情感真挚,读了写至亲的诗,让人流泪,让人感动。例如:如今我跪在姥姥的坟旁/送给她几个纸钱/姥姥不理会飘渺的青烟/我磕了男人的三个响头/姥姥好像抬了抬眼睑/我讲了她自己的故事/姥姥没吱声/结尾 是我的一声长叹(《姥姥的故事》)。他能从小处落笔,聚焦一个寻常物件,写出对亲人的怀念,如回忆姥姥家,从屋门、磨盘落笔,写姥爷的烟袋锅儿,写爸爸身边的老狗等。姥爷的烟袋锅儿这一再寻常不过的物件,却让丙连捕捉到,透过“烟袋锅儿”,依稀看到一位老人的勤劳与辛苦:姥爷的烟袋锅儿/每天总是早醒/他自己也忘记了从啥时候起/烟袋锅儿成了清早的一盏灯(《姥爷的烟袋锅儿》)。《跟妈妈说的话》《妈妈》《母亲节》等诗,回忆他英年早逝的母亲,读后让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我知道/你是多么不愿意/多么不愿意/就这样悄悄远走/儿子的笑/是你的心声/生命中怎能缺少这甜蜜的节奏/儿子的哭/是你的歌声/这歌声灿烂了你暗淡的双眸/妈妈你不愿走/妈妈你不能走/妈妈你不该走(《妈妈》),声声呼唤,如泣如诉,催人泪下。丙连少时命运多舛,幼年丧母,这是怎样的一种痛楚?这是怎样的一种悲伤?因此,写对亲人的眷恋、写对乡愁的追忆,是他倾注笔墨最多的,也是写的最为成功的,我觉得这些诗是沉重的,基调也是忧伤的,读了令人压抑,但正是这种沉重和忧伤,构成了丙连诗歌的魅力,读者可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当然,诗人没有沉湎于沉重与忧伤里,他经受了磨难,养成了坚韧、顽强的性格,不向生活妥协,而是追求美好,珍惜亲情友情。诗歌创作上,他也再不断突破自我,写出了许多明快、明朗的诗,让人心情愉悦。

  诗集中写乡愁的诗占的比重较大,如《乡愁》(一)(二)(三)、《故乡的路》《故乡的云》《回故乡》等,以《过年》为题有三首。叙写童年的回忆、师范读书时的回忆等。《乡愁》三首,都是运用乡愁是什么的句式,通过辣椒、石头、炊烟、冬雪、小米粥、热炕头儿等意象,让我们寻找那依稀远去的乡愁,唤起美好的回忆:乡愁/是一句软乎乎的呼唤/“吃饭了”/只要端起碗/就会千万次地咀嚼温柔(《乡愁》三)。

  丙连的诗,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关注历史与现实,集子里的《瑷珲风铃》《瑷珲条约》《瑷珲魁星阁》《眺望黑龙江》《界江黑龙江》《胭脂沟》《眺古驿道》等诗,是对历史的关照,无论是对屈辱一页的翻动,还是对国土沦丧的感慨,都让我想起民国瑷珲著名诗人边瑾的边塞诗,想起边瑾的《龙沙吟》。对黑土地、北疆风光、风物的描摹,看出丙连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如《冰排》(一)(二)(三)、《黑土恋歌》《库尔滨雾凇》《雾凇美》《山丁子果之恋》《冰灯》《阿廷河的支流》等,都是对北疆景观的描绘,对北疆的关注。是这片土地养育了作者,因此对这片土地充满无限深情,自然会浓墨重彩地抒写。一列列凯旋的队伍/每一张脸都笑逐颜开/最冷的雪/最硬的风/都挡不住英雄的情怀(《冰排》一),把冰排的壮观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丙连的诗,有许多是写边塞的,可以看出他对北部新边塞诗创作情有独钟。我国西部新边塞诗创作曾产生重大影响,涌现出昌耀、周涛、杨牧、章德益、林染等著名诗人;东部新边塞诗也有辽宁丹东等地诗人的辛勤探索,特别是诗人孙守涛坚持数十年创作东部新边塞诗,精神尤为可嘉。北部边塞应该包括黑龙江黑河、大兴安岭以及伊春等地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等地域,黑龙江省北部新边塞诗有庞壮国、索久林、雪村、鲁微、边瑾等诗人的孜孜以求,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北部边陲重镇黑河是诗和远方交汇的地方,边地特色鲜明,边疆文化古迹众多,曾有上山下乡知青庞壮国等诗人致力于北部新边塞诗的创作,开辟了道路,但后来随着庞壮国调回大平原上的齐齐哈尔,再后来调入大庆,离开了边陲城市;诗人索久林也离开黑河,之后黑河缺少新边塞诗创作的领军人物。但让人欣慰的是,现工作、生活在黑河的诗人边瑾、铁帆、唐文波、张立波、墨凝、王平、祁丙连、于瑶、李铁春、郑敏、朱佳美、方勇、高振杰、林中树、紫苏、美丽的红枫叶、张文生等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多涉及边地风情,他们有创作北部新边塞诗的潜力,其中北安市诗人边瑾的边塞诗创作成绩斐然,有数部诗集出版,诗集中边塞诗占主体,加入了中国作协。逊克县诗人祁丙连近年在边塞诗创作上取得不俗成绩,有诗集《山丁子果之恋》出版,诗集中也收入较多边塞诗,从祁丙连的诗歌创作看,他是有意去做北部新边塞诗的践行者的,他热爱新边塞诗创作。我觉得黑河诗人应该扛起北疆新边塞诗创作的重担,让北部新边塞诗继承边瑾、高兰、陈雷等诗人的诗歌创作传统,让北部新边塞诗蔚然成风,与西部新边塞诗、东部新边塞诗一起,呈三足鼎立之势。这算是题外话。

  丙连的诗,短诗多,这也符合碎片化阅读的需要,但短诗写好了也不容易,要抒发丰富的情感,表达多彩的内容,蕴含深刻的哲理,需要阅历,需要经验。在几十年的探索实践中,丙连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径,摸索到了属于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篇幅较长的《因为一条美丽的江》,是给美丽黑龙江吟出的一首赞歌,是发自肺腑的对黑龙江的一腔热爱。当然他也写别处,他乡的风土人情也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热情。

  丙连的诗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朗朗上口,不晦涩,有节奏感,音韵优美。他坚持写有韵的诗,这一点看,他是尊崇传统的,中国古典诗歌对他的影响很大,他的诗基本上都是押一个韵,一韵到底,一气呵成,这样的诗读了不拗口,尤其适合朗诵。这不由让我想起我们共同的老乡、瑷珲籍中国著名朗诵诗人高兰的诗,高兰的一生致力于朗诵诗运动,他在抗战时崛起,写的诗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富有战斗精神,富有艺术感染力。丙连承接了高兰的诗歌创作传统,他的许多诗,朗朗上口,适合朗诵,给人鼓舞,催人奋进,他的一些诗作,曾被北京的朗诵名家朗诵并发布在公众号上,得到好评。纵观他的全部诗作,几乎没有不押韵的诗。重视押韵的同时,他也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写诗,关键是要炼句、炼意、造境。

  丙连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通俗不等于肤浅,恰恰相反,他的许多作品都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思考。“诗言志”,丙连的诗歌也是富有理性色彩的,诗里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表现他的价值观。从《站台》(一)(二)(三)、《地铁》(一)(二)、《时间》(一)(二)、《读山》(一)(二)、《登山》《路》《看山》《对岸》《旧鞋子》《日历》《唱歌》等诗里,可以发现诗人的哲思,在读出诗的韵味的同时,触发读者的思考。生活中的寻常遇见,他都能敏锐地发现不寻常处,他能有感而发,如《树瘤》,讽刺了社会上存在的一种畸形现象。此外,《睁着眼睛的白桦》《小菜摊儿》等诗,写的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但不是人人能从中发现诗意。比如冻葱,在北疆冬天再寻常不过,丙连却有意外发现:冻不死的一颗心/冻不死的一个梦/给我一丝风的温暖/还你一片春的葱茏(《冻葱》)。生活处处皆有诗,关键是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善于提炼。表达思考和感悟时,极容易把诗写成口号,容易概念化,这是许多习作者经常会遇到的困扰,但丙连克服了诗味儿不足的问题,他的诗很少存在干干巴巴、空洞直白的弊端。

  丙连写山水风光的诗并不多,即使写到北疆或他出差旅行见到的风光,也不是止于对风光的讴歌,而是寄情山水,着重写他所见之后的所感所悟。这与他的诗的追求以及他的个人阅历有关,那个当年向大诗人沙鸥提出如何创作山水诗的青年,早已不再停留在写景状物上,而是更多地关注人,关注人性,直抵人心,直抵读者心灵最柔软 处,写出让人感动、产生情感共鸣的诗。

  丙连从少年时代即开始了对诗的眷恋,四十多年后他把眷恋的诗捧献给读者,归来还是少年。希望丙连再上层楼,不断写出更多脍炙人口的好诗。

  2020年4月20日于古黄河之滨
 

  
祁丙连的诗

乡愁三首 
 
(一)
 
乡愁  是那串挂在屋檐下
鲜红鲜红的记忆
尽管多了深深浅浅的褶皱
辣味  一点都不丢
 
乡愁  是那块卧在柴门旁
凹凸不平的石头
不管你是否记起
它都一直默默守候
 
乡愁  是那缕飘在黄昏里
曲曲弯弯的炊烟
小米饭粗糙的香味
一刻都不曾离你远走
 
乡愁  是那头走在田垄上
慢慢腾腾的耕牛
用鞭子抽它
都走不到思念的尽头
 
乡愁  是那块装进婚车里
渗着血丝的离娘肉
肉带走了
血  在家里粘稠
 
乡愁  是我已经走了很远
你还在频频招手
乡愁是即使我走得再远
也走不出你模糊的双眸 

(二)
 
乡愁  是一碗
稠稠的小米粥
喝上几口
就能把胃暖透
 
乡愁  是几句
絮絮叨叨的叮咛
不管有多少风雨
都象阳光伴在左右
 
乡愁  是那场
铺天盖地的冬雪
感觉很冷
却把嫩芽紧紧贴在胸口
 
乡愁  是那棵
站在村口的老杨树
痴痴的守望
化作落叶越积越厚
 
乡愁  是那只
拴在篱笆上的老狗
牙掉光了
都舍不得嘴里的那块骨头
 
乡愁  是那片
从不降温的热炕头儿
那股热乎劲儿
能抵挡人世间最强的寒流
 
乡愁  是那支
磨秃了的钢笔
已经放下了许久
字迹依然清晰娟秀
 
乡愁  是那个
嘻戏在水面上的皮球
怎么想按下
都找不出沉下去的理由
 
乡愁  是频频挥手
挥酸了沉重的衣袖
乡愁  是即使望穿双眼
也望不穿来路的尽头
 
(三)
 
乡愁  是一枚圆乎乎的啪叽
几双脏兮兮的小手
就能把饥饿搧跑
把太阳搧丢
 
乡愁  是一句软乎乎的呼唤
 “吃饭了”
只要端起碗
就会千万次地咀嚼温柔
 
乡愁  是一帘黏乎乎的豆包儿
端上桌就是个满满的秋
黄澄澄的香味儿
丝丝缕缕在记忆中坚守
 
乡愁  是一顶暖乎乎的狗皮帽儿
样子很丑很丑
却在暖暖的童心里
长出好多美丽的渴求
 
乡愁  是一把憨乎乎的扫帚
扫去了几多风雨
扫走了残雪污垢
自己的身子骨儿却越来越瘦
 
乡愁  是一只傻乎乎的冲气桶
吸进去的是空气
呼出来的是劲头儿
就是想捧起飞向天空的气球
 
乡愁  是一双热乎乎的手
扶正蹒跚  搀起稚嫩
推着希望
一路向前一直向前走
 
乡愁  是远离你的时候
原以为乡愁不愁
乡愁  是回望你的时候
泪眼中乡愁更愁

 
古 驿 道 
 
狼烟般在荒山间飘渺
愁肠般在莽原上缭绕
泪流般在历史中穿行
神经般在边境线迅跑
 
纵然没有道路
也忍耐不住道路之光的诱惑
尽管没有奢望
怎能容许奢望之火燃烧
 
于是  战马的蹄钉
踏碎了枯草的哀号
战鼓一样的节奏
敲击得白桦树心儿狂跳
 
于是  思夫之情
写进了寡妇的皱纹
别子之恨
缝进了征夫的战袍
 
于是  黄头发和黑眼睛
时常有喷射火星的争吵
淘金汉子的镢头
时常有鲜血灿烂如桃
 
尼布楚  海兰泡
古瑷珲那株百年的松树啊
带着一个民族的耻辱
走进了中国历史的书稿
 
路旁的达紫香
记住了曾经上演的故事
每年开出的小花
香中带苦  苦中含笑
 
一站  二站……十八站
象岁月老人滴落的标点
是与非  功与过
留给后人思考 
 

古伦木沓 
 
静静的时候
你是一颗白桦
兴安岭怀中寂寞的白桦
狂风当作悦耳的哨音
沉寂当作美妙的琵琶
冷雨当作香甜的乳汁
冰雪当作取暖的棉花
也曾遭遇硝烟
流血使你更加挺拔
也曾忍受凌辱
耻辱让你举起刀杈
 
于是  静静的你
用希望拥抱辽阔的天空
用渴望迎接多彩的云霞
于是  静静的你
舞姿引来群山的喝彩
歌声穿透了万丈高崖
在冷杉  红松的高贵面前
你站成了一种尊贵的活法
奔腾的时候
你是一匹烈马
库尔滨河畔倔强的烈马
踏冰雪  踏寒月
让苦难在脚下挣扎
走出峡谷  走向辽远
用血汗绣出美丽的图画
尽管依然弱小
却奔跑着对历史作答
尽管还不强大
却跨越着与未来对话
于是  奔腾的你
甩落记忆的尘沙
把新的战袍披挂
于是  奔腾的你
踏一路春风
向着明天进发
在明媚的春光里
延续你不老的神话
古伦木沓
你就是你
永远的古伦木沓
 
注释:古伦木沓,鄂伦春族篝火舞。

 
睁着眼睛的白桦 
 
静静的山林里
仿佛一切都睡了
只有纯净的白桦树
睁着大大的眼睛
 
看云淡风轻
也看雾浓霜重
看生机无限
也看草木枯荣
 
看狗尾巴草儿摇尾卖萌
也看松柏铁骨铮铮
看鼠辈们贼眉鼠眼
也看山中王成竹在胸
 
看人们遍种绿色希望
也看斧锯面目狰狞
看阳光遍送温暖
也看冰雪荼毒生灵
 
只要站着
就保持清醒
即使倒下
也睁大眼睛
 
 
库尔滨雾凇
 
库尔滨河的热情
奇寒奇冷
一群树柞、桦、柳
还有松
演绎了这洁白的童话
奇幻的梦
其实都很普通
一条河
只是一首起自深山的歌
一群树
生长得悄然无声
只是这热情
是生命对潮汐的回应
只是这酷寒
时刻都考验生灵的韧性
一条河、一群树
把寒冷妆扮成了迷人的风景
这风景又妆扮了
它们的来世今生
 
            
山丁子果之恋
 
在北方的北方
在不知名的山岗河畔
生长着不起眼儿的山丁子树
一棵  几棵  一片
 
纤细的枝干不强
素颜的小花不艳
土气的名字不雅
低矮的腰身不仙
 
当冬天来临的时候
花儿躲进了春天
叶儿藏进了画卷
根儿进入了冬眠
 
山丁子的果
豆儿大小的一点点红
抓紧枝条儿
像孩子抓紧母亲的衣衫
 
像心
一刻也不敢把跳动放缓
像火
随时都要把自己点燃
 
像拳
握紧了击打狂风暴雪
像眼
盯紧了贪吃的鸟儿来犯
 
北风用鞭子抽她
不离
霜雪用冷酷打她
不散
 
都市的色彩飘来诱惑
不馋
南方的季风捎来邀约
不看
 
和漫天的飞雪共舞
给孤寂的天空添一份动感
与暖色的阳光唱和
为单调的北方增一抹红颜
 
待到芽苞舒展新的叶片
她仍痴守着枝头
那一点微弱的红色
在一片新绿中若隐若现
 
(诗选自诗集《山丁子果之恋》,祁丙连著,九州出版社2021年1月版)

  诗人简介:祁丙连,出生于黑龙江省嫩江市。诗歌爱好者,有诗作在《北极光》《黑河日报》等报刊发表;在人民网、腾讯网、首都文学、东北网等网络平台刊发。出版诗集《山丁子果之恋》《库尔滨河情话》。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文联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