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黄世海

成都符号(组诗)

2025-09-18 作者:黄世海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黄世海,当代诗人、作家,居成都。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直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青春骑手》《潇潇军旅》等诗词集多部。

芙蓉树
 
从蜀锦的纹样里长出来的根须
把三国的风,聚在树梢
酿成一簇簇灿烂的花朵
春天抽芽,像锦官城
初醒的晨雾,裹着盖碗茶的热气
漫过府南河的波光
 
武侯祠的银杏,见过它的长势
宽窄巷子的灯笼,挂在枝头
花影重重
东门水韵,把它的倒影
叠进茶馆的竹椅,看川戏变脸
就铺展了天边的暮色
 
记得李冰给树苗浇下第一瓢水
也认得春熙路霓虹里
年轻的脚步,来去匆匆
风过时,叶子好像在轻轻的说
一颗树,见证了历史之重
城市之美。芙蓉树
早就是成都人,最亲切的朋友
 
 
府南河
 
曾经的渡口在民谣里
木船睡去几千年,帆在史书上
似近还远,唯有白鹭
一直在飞
 
你从郫都石堤堰
流经金牛、锦江,再到彭山
汇入岷江
一路走来,都没改过姓名
淌过岁岁朝朝
 
杜甫、李白,曾在河边捧起
清澈的水,洗过诗句
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
入画图”
 
诗行沉在水底,随波飘到岸上
望江楼、合江亭
在你的身边,看潮涨潮落
鱼翔浅底。从古至今
把影子浸在水里,静静守望
 
而今,被林荫簇拥的两岸
卓越风姿。从云端俯身
或从西岭雪顶遥望
府南河,灯火闪烁,妙趣横生
清澈透明
 
 
琴台路
 
司马相如的旧宅
与陈鎏写下的“琴台”二字
依旧在尽头的石碑上
扎人眼球
 
青砖叠着《凤求凰》的韵脚
轻轻跌宕。只是卓文君的酒垆
变了模样,而酒的醇香
在路面包了浆
 
二维码扫不出两千年前的月光
手机镜头里,却沉淀着
爱的经典,还有当下人们
流连忘返的眷恋
 
“琴”与“情”,念起来没两样
意义却完全不同
一个缠着古曲的弦
另一个重重地揪着人心的暖
 
光影挪得快,行人漫游的脚步
在这条短短的路上
从历史走到眼前,每一步
都踏出了,古今对折的回响
 
 
锦 里
 
蜀锦的线头,缠在木棱上
风,轻轻一扯
就晃出了诸葛亮的兵戈
 
青石板映着的糖画
在孩子们的掌心,不经意间
就摊开了亘古的纹样
 
皮影戏的光,漫过《出师表》的字缝
把祖先们留下的遗产
慢慢熨烫
 
濯锦的水漾了漾腰身
映进八阵图,悄悄收藏起霓虹
裹着的烟岚
 
被誉为西蜀第一街的锦里
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把刚与柔
绣进了百姓家的檐角
 
 
蜀 锦
 
蝉从春秋战国枝头,把丝牵过
汉瓦的霜,又裹着唐砖的风
缠绕在绣娘的指尖上
 
七梭纬领着三梭经,缠枝莲
挑出金线的细,系在姑娘的发辫
卷草纹,沾着蜀地红
绣进了领口、袖口,还有裙边
 
织机响久了,花花世界
就越发鲜艳
原来,起花是丹砂浸出的云朵
落纬是靛蓝化成的河流
 
方胜纹一圈圈扣着,千年不变
颜色,在里面流淌
每匹锦的背面,经纬都咬着
细碎的平仄
 
你看,茶几上的团花锦
手袋上的联珠纹,那些针脚里
都藏着染缸里的热气
 
别说它是一门老手艺,生活里的
小惊艳,就是织娘手中的梭
一直没有停过。成了非遗
就应该是这般沉甸甸,又亮堂堂
 
 
龙泉山
 
砂岩叠着砂岩,就垒出了
龙泉山的脊梁
一头挑着平原的风,一头刮着
丘陵的雨。两江水
绕着山脚,乖乖分了个小岔
流淌成一道道浅绿的纱
 
那些坡坡坎坎里,桃花
最不怕拥挤
粉的漫过山头,紫的留在山底
满山的红,四面埋伏
风一吹,春夏秋冬就有了
马蹄轻答的节拍
 
其实,山尖并不高
它只能够碰一碰几片流云
隐匿起一阕宋词或元曲
唯有那些桃花,在逝去的驿道上
要么泛滥,要么风情万种
 
我路过时,几支花骨朵
不断地向我点头,好像在说
再过几天,你就可以
和蜜桃一起,在这里风调雨顺
活得有滋有味
 
 
盖碗茶
 
茶船稳稳的托起瓷碗,府南河水
漫过来,那些东家长李家短
儿女情长,不慌不忙
泡进盖碗里
 
茶盖掠去浮沬,把蒙顶的鲜
青城的甜,茉莉的香,统统拢进
一碗沸水里
舒展起一天的光景
 
茶不在贵,在于品茶的心境
茶香滋润的来回
甘甜或苦涩
都是三生修来的艳福
 
天盖地载的瓷,装着悠闲日子
有人添水,茶盖磕出脆响
像把时光
又续了半盏
 
直到夕阳漫过竹椅,落在淡淡
茶汤里,这一碗得赶时辰
一口喝干
所有的心清气爽
都是盖碗里,满满的回味
 
 
大熊猫
 
不紧不慢的脚步,穿过竹尖
从晨雾里蹭出来
圆滚滚,胖乎乎的身子晃了晃
满满的欢欣,给足了
成都的面子
 
一只,两只,擦肩接踵
像一团团刚从云里捞起来的
软墨画,又像一幅
会动的太极图案,把黑与白
写成最干净的族谱
 
你看,它在竹林里打着盹
每一缕鼾声,像一首温柔的诗行
写进不同的梦境
醒来,慢悠悠的打个哈欠
便满眼的含情脉脉
 
再爬到木桩上,它抱着竹笋
就把春天嚼得沙沙作响
当飞机掠过不同肤色的天空
它抬起毛茸茸的头,就昂起了
全世界的目光
 
 
都江堰
 
水可以迈开腿,走两条道
水也可以钻进竹笼,爬进鱼嘴
然后,分道扬镳
还恪守着各自的职责
 
内江在回旋,外江随江势
一条喂饱稻田,一条润透街巷
宝瓶口拿捏着水的性子
把李冰的名字
喊成浪花,奔涌了几千年
 
风与漩涡的私语
无论轻柔与喧闹,舒缓或激越
一路跌跌撞撞,都不与江争强
只与地融墒
 
我与江水对视,看见水弯着腰
把“顺势”二字写进河床
水在这里就是一种图腾
更是天府之国的门面,每一滴
都是那么优雅、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