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王立世

以春天的名义回到心灵的故乡

——王立世春天诗篇赏析

2024-12-20 作者:王鹰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名作欣赏》学术顾问,《诗篱笆》创办者之一。在《诗刊》《创世纪》《中国作家》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15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评200多篇。诗歌代表作《夹缝》被《世界诗人》推选为2015“中国好诗榜”二十首之一,入选高三语文试题。诗歌入选《诗日子》《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本。部分作品被译介到英美等国。
作者简介

王鹰,女,1973年生人,2005年获得山西大学硕士学位,师从傅如一学习唐宋古典文学,更喜爱历史、周易等。近年对当代诗歌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评论刊发于《名作欣赏》《名家名作》等。 


  又是一年春来临。春江水暖、凛冬散尽,春天是温暖的季节;草长莺飞,柳暗花明,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桃之夭夭、万紫千红,春天是美丽的季节。歌咏春天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当春风拂面、春雨如酥、春山如黛,大自然用各种方式撩拨诗人们的情思时,诗歌就苏醒和茂盛了起来,汇成心灵的万壑千声,冲击着现实世界的巉岩峭壁,发出清越的回响。我想,每一个诗人的笔下都曾经绽放过春天的花朵。
  王立世也不例外。他歌咏春天的诗篇就有37首之多。可以想象,诗人的生命年轮,是怎样随着春天律动啊!那些深藏在心里的柔情和梦想,如临水照花,悄然定格在矮纸斜行上,让我们窥见诗人心中千娇百媚的春天。
 

  一、丰富的意象拓宽了王立世春天诗篇的广度

  春天的万物都是美的。于是,流水、小鸟、野草、桃花、南山、原野、春风等都以意象的方式诗化地呈现在王立世的诗歌中,表现了诗人细腻敏感的心灵悸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诗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在变化,单就歌咏春天的诗歌来说,主题也呈现了多样性:或对爱情的礼赞、或对故园的怀念、或对生存的思考、或对人格的写照、或对黑暗的讥讽、或对希望的期盼。他的诗歌,从形式上是美的,丰富的意象是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投射;他的诗歌,从内涵上是真的,上下的求索荟萃了人类心灵探索的集体共鸣。


  1、春天是甜蜜的爱情:

  《给你寄去一个春天》

  亲爱的,我在冬天给你写信
  害怕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来敲门
  鲁莽地打断我,让柔情的笔尖停顿
  我想把春天写进信里,装进信封,邮寄给你
  你一打开
  一行归雁飞过天空
  无数花朵绽放在枝头
  小河又流过你的故乡


  这是一首爱情诗。全诗柔婉深情,构思新颖,诗意丰盈。首先诗人选取了一个更好的立足点——在冬天写春天。冬天给心爱的人写封信,一定是饱含了希望和思念。但是诗人没有直接告白,而是宕开笔墨,“害怕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来敲门/鲁莽地打断我/让柔情的笔尖停顿”,原来是害怕旁人打扰而不能凝聚心神给爱人写信,这样写曲折开阖,远近有致,更加突出了专注的深情,又给后面很自然的铺衬,让想象的空间顺其自然地归属、结合,真是神来之笔!那么信里写了些什么呢?诗人把千言万语凝炼在“春天”这个意象里,给人以无限遐想,化实为虚,化琐碎为典雅。诗人想象爱人收到信的情景“归雁飞过天空”、“花朵绽放枝头”、“小河流过故乡”,三个不同的意象连绵呈现,既多层次描写春景,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寓情于景,赋予感情可以触摸的外在形态,写实和象征融为一体,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而且诗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想象对方,推己及人的写法,深得古人精髓。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就是经典的例子。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和表现手法的继承。

  2、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希望:

  《春风》

  透明
  但不是一尘不染
 
  吹过杨柳
  绿色依依
 
  吹过花园
  姹紫嫣红
 
  吹过夜晚
  一片漆黑
 
  吹过鸟的身体
  变得又暖又轻


  这首诗采用了展开式的结构。第一节写对春天的总结;“透明/但不是一尘不染”。春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万物悄然改变,但又不是不动声色。前面用三个视觉感受来描写诗人眼里生机盎然的春天,三个客观意象连绵往复,最后一节转化成诗人想象中的触觉感受,以鸟的身体变得温暖寓意春天的温暖和柔情,以鸟的身体变得轻盈寓意生命可以飞得更高。诗人的诗歌表情是丰富的,既有冷静的思辨和观察,又有喷薄欲出的激情。诗人用动态的诗歌语言定格了春天的美。这种美是旺盛的生命力悄悄萌动的美,为了怒放而紧闭、为了展开而沉默的美。这首诗客观意象和主观感受层层关联,逐渐向深广处拓展,到结尾处豁然开朗,揭示出深刻的情感和寓意,从而达到诗意的高潮。

  3、春天是缱绻的乡愁:

  《春天的村庄》

  这个春天
  带你到我的村庄
  不谈情说爱
  只谈草色、归雁、炊烟、涛声
  还有劈柴、饮马之类的农事
 
  让你亲眼看看
  我家中那棵老枣树
  又吐出新绿,开出小花
  那头没牙的老牛
  还在田里低头拉犁
  让你体味一下
  山坡上散漫的羊群
  就像我们丢失的童心
  听一听
  晚归的牧童
  又一次吹响朦胧的黄昏
  谈谈我瘦弱的母亲
  脸上抹不掉的谦卑
  谈谈我沉默的父亲
  海纳百川的胸怀
 
  我的村庄
  我的亲人


  思乡恋亲是人间最普遍的情感之一。古往今来,思乡情感在文学领域中是一个永恒的“母题”。而春天又和乡愁有着紧密的联系。春天给人以温暖、舒适、自由生长的感觉,这种感觉,犹如回到婴儿时期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回到孩提时期自由快乐的时光里,所以,人们才会在春天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愈发强烈。这首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春日的田园画,画中是故乡的景致和农事,还有诗人深深眷恋的父母亲。乡村是古老的,但是蕴含着生机:多年的老枣树吐出新绿、没牙的老牛还在低头拉犁,吹响黄昏的牧童是故乡的未来。诗歌呈现给我们的,还是一曲动人的思乡谣。故乡的美不仅有清澈的、纯粹的风光,还有谦卑、沉默的父母亲。他们是故乡的魂,是诗人精神的源头和滋养。诗人用白描式的写法、恬淡平和的语调倾情抒写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精神追寻。诗歌充满生活气息,语浅情深,冲和平淡,却是绚烂之极。

     4、春天是心灵的自适:

  《我的城在春天沦陷》

  我爱卑微的蚂蚁
  只搬运粮食,不搬弄是非
  我不喜欢金戈铁马
  也不喜欢断壁残垣
  红尘中,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花前赏月,月下饮酒
  还有前朝的几个女子弹着琵琶
 
  我的城在春天沦陷
  窗前的鸟鸣声声慢
  门前的柳树垂头丧气
  我没有长吁短叹
  遗恨的是那些花们
  也不知电闪雷鸣、风雨欲来
  还在争奇斗艳,不知开给谁看


  这是一首咏志诗。“诗言志,歌咏言。”在王立世笔下,春天不仅是浪漫主义的吟唱,也可以是现实主义的批判。起句“我爱卑微的蚂蚁”点明主旨,抒发志向。“卑微的蚂蚁”象征着底层的劳动人民,我爱他们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辛苦劳作,从不勾心斗角。诗人出身底层,虽然身在官场、咋笔为吏,但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保持初心,不汲汲于富贵,不媚俗求荣。 “金戈铁马”、“断壁残垣”的残酷和“只搬弄粮食,不搬弄是非”的淳朴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的爱憎和立场旗帜鲜明。承句 “花前赏月、月下饮酒”化自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歌传承了古典诗歌的意境,又更加凝炼,构筑了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宁肯孤独地自己陶醉,也不愿同流合污,饱含深深的不屑与悲悯之情。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我的城在春天沦陷”,这里的“春天”既可能是时间上的实指,也是隐喻势力强大的群小之徒。 “沦陷”、“声声慢”、“垂头丧气”这些词语暗示了诗人的处境和内心的情绪。虽然遭受误解、挫折和打击,但是诗人没有沉浸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感伤、颓废,而是志向不改,坦然接受生存境遇的残缺。“我没有长吁短叹”自然地承上启下,拉开了与现实困境的距离,以旁观者的姿态对现实的丑态进行冷静客观的嘲讽,使诗歌具有了反讽的意味。这首诗起承转合,层层推进,人性的善恶对比、理想和命运的交织构成了诗歌丰富的肌理。古典唯美的意象,内敛冷峻的感情,古典语言和现代体验之间的结合,扩展了诗歌的张力。

  二、童话的意境提炼了王立世春天诗篇的纯度

  王立世笔下的春天,无论写爱情、家园还是理想,都是纯净美好的。“树想鸟的时候/春天就来了”(《春天》)、“如果缺爱/春天也会长出荒草”(《如果》)、“有人想钓小虾/有人想钓大鱼/柳宗元想钓雪/我想钓春天”(《钓》),“我在桃花源里种菊/你在天上种星星/我们种的都是爱情/因为你想在午后采菊/我想在夜晚看星星”(《菊与星》),这些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意象的堆砌,哲理中有情思,抒情中有寓意,仿佛童年的歌谣,简单明快,清新自然,轻盈得如同童年时追逐的蝴蝶,在花丛中翩飞。即使是反讽现实的,也是尽量冷抒情,内敛、引而不发,将强烈的情绪控制在诗歌的意象和意象变化中,仿佛初恋的情愫,纯美、干净,有时候还带着一缕缕淡淡的怅惘,又像春花的甜蜜,带着苦味的幽芳。王立世的以春天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是诗人人格的不自觉提炼,是心灵的无意识祛魅。诗人用爱、希望、温暖来滋润心灵,进行诗意化的书写。春天是诗人的编织的童话,是一尘不染的精神家园。

  三、精神的探索拓深了王立世春天诗篇的深度

  无论王立世诗歌中春天的意象如何变化,其所有的意象本质上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内涵——精神的还乡。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我们的“本心”,是阅尽千帆后,内心仍然充斥的渴望、不熄的热情。超我是社会化的理想目标,自我则是二者冲突时的调节者。在现实的生存境遇中,本我和超我不断纠缠冲突,使得诗人内心深处有着隐秘的痛苦和无奈,于是诗歌成为心灵慰藉和涵养内心的出口。当春天敲开严冬的裂缝,涤荡天地,万物萌发,像母亲一样和诗人拥抱时,诗人因景生情,灵魂深处的呐喊像种子一样破土而出,理想主义的春风吹拂,内心的本我和超我合二为一。正如《夹缝里的花》写的那样:“缺水、缺氧、缺光/说开就开/低着头,像一个/不多说话的君子/给这个狭小的世界/留下美和香/凋谢时/也没有一点缺憾”。从这首诗里,我们读出了诗人的自我隐喻。“说开就开”暗示着诗人的蜕变与成长。现实艰难的生存处境,并没有磨灭诗人的理想追求,春天激发了诗人更热烈地叩问人生、诗意摆渡的精神追寻。爱情是甜蜜的、纯净的,故乡是温暖的、厚重的,希望是美好的、清新的,这些情感都能让人卸下心防,返璞归真,像孩童一样纯粹和真挚,精神和肉体才能融为一体。所以王立世歌咏春天的诗歌,或明媚或凄清,或深情或悲悯,但是整个诗歌的底色都是温暖的。无论是歌咏爱情、故乡还是希望,都是诗人在寻求赤子之心的安顿,丰富的春天意象和寻求精神家园的内涵互为表里。王立世的诗歌中,常常无意识地带着寻找心灵之乡的印记。例如《春之舞》“你睁开眼/深渊之美如梦初醒/窄小的世界/给我带来穿越之快乐/我生命又一次抵达/犹如春风拂柳,细雨润物/让你闭目想象/生命的万千气象”。(《春之舞》), “像一颗青涩的杏/生长在岁月葱绿的枝头/温顺地吸吮着日月精华/一天天变得红润光滑绵软香甜/那时的我一定是一个懵懂少年/在树下贪玩忘了回家/偶尔望见树上你这颗耀眼的果子/一定想爬到树上摘下来/事实上,我只是遐想了好多年。”(《十六岁的春天》)。诗人用一生来寻找精神的桃花源。海德格尔曾说过:“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诗人一生都在寻找,最后才发现:灵魂出发的地方,就是心灵的归宿。而诗歌就是这种精神探索的诗意化书写。
  踏着春天的鼓点,跟随诗人的引领,在美好的文字里拨草寻径,让心灵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是所有心存美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也是王立世诗歌的魅力所在。
 
  原载《名家名作》2024年第9期、《辽河》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