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卷【中诗简牍】笔记9:《旧锁里的风声》/黑朗
2018-09-14 作者:小雪人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签约作家小雪人读【中诗简牍】笔记之9.
9【中诗简牍】2012年12月卷:探花卷1号作品:
《旧锁里的风声》
文/黑朗
矮墙拖着杏花
风吹过时
沙沙地有镣铐的声响
自由火焰
从脚裸一直冒上天空
墙内花红。墙外蝶飞
老宅门
旧锁依然。风声不歇
笔记:
写完8号笔记之后,有点犹豫是否该继续,不仅是水平与精力都有限,而且从文字去理解诗性,永远是庖丁解牛!但我记起刚来中诗简牍学习时,常常反复看某些作品,但总找不到切入口,那时就想若有诗友能解析下该多好,无论对或错,总是能近距离欣赏。记得当时实在无处着手时,还直接问了作者,黑朗老师还真回复解答了。虽然诗者多对诗解讳莫如深,犹其当时对我解析更有可能是对牛弹琴!
《旧锁里的风声》
文/黑朗
矮墙拖着杏花
风吹过时
沙沙地有镣铐的声响
自由火焰
从脚裸一直冒上天空
墙内花红。墙外蝶飞
老宅门
旧锁依然。风声不歇
笔记:
写完8号笔记之后,有点犹豫是否该继续,不仅是水平与精力都有限,而且从文字去理解诗性,永远是庖丁解牛!但我记起刚来中诗简牍学习时,常常反复看某些作品,但总找不到切入口,那时就想若有诗友能解析下该多好,无论对或错,总是能近距离欣赏。记得当时实在无处着手时,还直接问了作者,黑朗老师还真回复解答了。虽然诗者多对诗解讳莫如深,犹其当时对我解析更有可能是对牛弹琴!
2018年6月中诗简牍榜卷下,黑朗曾留言:"精短诗作,我更倾向于足够的气血和有光亮的心脏。“简牍“必须简"。这是中诗简牍奠基者对于简牍诗的理解也是厚望。在十行之内,要表达有效,需要的不仅是明确的终点,更是精益求精的诗艺。艺术的最低也是最高要求:真、善、美。心脏是生之要害,光亮的心脏是善,是诗的理性,是诗传达出的正能量。气血是形之充盈,是美,于诗而言,即张力。真是善的根基,无根,诗即浮萍。美是从真到善,由内而外的追求。
这首诗是对"红杏出墙"的当下解构。从历史文化经验上,"红杏出墙",词意: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别意:妻子有外遇。
诗歌不是对己有经验的重复,而是带有诗人个人标识的真知灼见。从文本穿透过的理性,不是哲学家的哲学,也不是教育家的教条,更不是政治家的口号,它是语言符号在诗语言结构中挤压出的理性光辉。读者阅读往往会因自身结验,从外而内的穿越诗歌,捕捉到适合诗象征范内众多所指中的一个或几个。因此,常说"诗无达话"。
这首诗有外露直白,内隐深意的双重技巧。
我们这里说直白并不是指口语诗的直白,这首属于意象诗,而是说在文本内有一个字眼,让你一望即切入。"自由"是这首诗的入口,也是本诗的宽泛意,但若只是自由,那么文本缺乏诗者对"红杏出墙"的个人深意,或说是读者眼中的深意。
成熟的诗人对于诗歌的每次分行不是随意的回车,而是每行都会有个完整的意,可以精确到分行与不分行对诗有完全不同的意。比如"老宅门/旧锁依然。风声不歇":若不分行则表达为"老宅门的旧锁依然。风声不歇",老宅门只是旧锁可有可无的定语;分行后,"老宅门"从不分行的定语,化身为具有上下之间勾连衍射作用的意象点。这个意象点不仅是文本中众多意象的一个,更是文本中内隐深意最不可缺少的一个。对于任何其他文本,单个词组独占单行,可能只是强调,但对于诗,它不是孤立的强调,而是所有意象衍射交织后,文本传递出的诗核最深意的意象载体。
文本从表层的场到深层的立意,仅八行,作者不仅做到了纵向深入,也做到了横向停留。
从个人观点看,文本在分三段的二次深入中,从第一段场的呈现到第二段的关于自由的第一次深入,作者横截面的诗性营造是相对成功的。但从自由到老宅门的第二次深入,诗思只停留在作者的意识层面,而没有真正表现出诗性。因为"墙内花红。墙外蝶飞",句中的两组意象(墙内与墙外存在对抗关系,花红与蝶飞是补足关系),都是对自由的补足,而不是对老宅门内涵的构筑。也可能是作者的立意本身只到了自由层面,而没有读者眼中的第二次深入。若是如此,那么,我认为"老宅门"的存在会如前文所说,无需分行,即使做定语也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旧锁"己涵概了老宅门的囚禁之意。若作者有弟二次深入的意图,那么,不仅"老宅门"需要内涵补足,而且"墙内花红。墙外蝶飞",这句出现在第二次深入之间,存在诗思表达层面上的错乱。
以上对文本的辨证探讨,仅是读者个人对诗的理解与思索,笔记有冒犯之处,望黑朗老师海涵。
2018年9月12日
这首诗是对"红杏出墙"的当下解构。从历史文化经验上,"红杏出墙",词意: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别意:妻子有外遇。
诗歌不是对己有经验的重复,而是带有诗人个人标识的真知灼见。从文本穿透过的理性,不是哲学家的哲学,也不是教育家的教条,更不是政治家的口号,它是语言符号在诗语言结构中挤压出的理性光辉。读者阅读往往会因自身结验,从外而内的穿越诗歌,捕捉到适合诗象征范内众多所指中的一个或几个。因此,常说"诗无达话"。
这首诗有外露直白,内隐深意的双重技巧。
我们这里说直白并不是指口语诗的直白,这首属于意象诗,而是说在文本内有一个字眼,让你一望即切入。"自由"是这首诗的入口,也是本诗的宽泛意,但若只是自由,那么文本缺乏诗者对"红杏出墙"的个人深意,或说是读者眼中的深意。
成熟的诗人对于诗歌的每次分行不是随意的回车,而是每行都会有个完整的意,可以精确到分行与不分行对诗有完全不同的意。比如"老宅门/旧锁依然。风声不歇":若不分行则表达为"老宅门的旧锁依然。风声不歇",老宅门只是旧锁可有可无的定语;分行后,"老宅门"从不分行的定语,化身为具有上下之间勾连衍射作用的意象点。这个意象点不仅是文本中众多意象的一个,更是文本中内隐深意最不可缺少的一个。对于任何其他文本,单个词组独占单行,可能只是强调,但对于诗,它不是孤立的强调,而是所有意象衍射交织后,文本传递出的诗核最深意的意象载体。
文本从表层的场到深层的立意,仅八行,作者不仅做到了纵向深入,也做到了横向停留。
从个人观点看,文本在分三段的二次深入中,从第一段场的呈现到第二段的关于自由的第一次深入,作者横截面的诗性营造是相对成功的。但从自由到老宅门的第二次深入,诗思只停留在作者的意识层面,而没有真正表现出诗性。因为"墙内花红。墙外蝶飞",句中的两组意象(墙内与墙外存在对抗关系,花红与蝶飞是补足关系),都是对自由的补足,而不是对老宅门内涵的构筑。也可能是作者的立意本身只到了自由层面,而没有读者眼中的第二次深入。若是如此,那么,我认为"老宅门"的存在会如前文所说,无需分行,即使做定语也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旧锁"己涵概了老宅门的囚禁之意。若作者有弟二次深入的意图,那么,不仅"老宅门"需要内涵补足,而且"墙内花红。墙外蝶飞",这句出现在第二次深入之间,存在诗思表达层面上的错乱。
以上对文本的辨证探讨,仅是读者个人对诗的理解与思索,笔记有冒犯之处,望黑朗老师海涵。
2018年9月12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