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善诗论拾穗(十三)
2023-11-07 作者:张公善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张公善,1971年生,安徽巢湖人,致力于推广儿童文学、探究生活诗学,著有专著《批判与救赎》《小说与生活》《生活诗学》《整体诗学》(诗论诗集合辑)《植物生活》(诗集)等。
1. 诗的涵义整体性:说诗多解与诗拥有涵义整体性并不矛盾。拿个体人来说,一个人如果拥有主体性,就必然拥有一个核心精神(灵魂)。但一个拥有主体性的人,其思想照样可能很复杂。一棵树也是如此,主干之外,总有杂枝。涵义整体性负责让一堆语词联结成一首有生命的诗。伽达默尔说诗的涵义关联的一意性以及话语意向的一体性,说得都是诗的涵义整体性。(《美学与诗学》p424)我还想补充的是,这种整体性并非静态的实体,而是动态的生成,因人因时而可能不同。2023-3-16
2. 诗乃生活之光:雪莱对诗的辩护带有浓厚的浪漫气息。不过,其所论真的令所有诗人心生温暖和力量。“诗人是夜莺,在黑暗中歌唱,用甜美的歌喉为自己的孤独喝彩。”“诗人是这个世界未被认可的立法者。”当社会腐败,诗便是最后的抵抗者。“诗一直联结着人们能够接收到的所有快乐:它始终是生活之光;在邪恶时代,无论美还是慷慨或是真,其源泉皆有其地位。”“诗正是表现其永恒真理的生活的意象。”(《英国浪漫主义诗论》)由此观之,成为诗人乃是为人之至高荣耀,活着是一道风景,死去即是一座纪念碑。2023-3-18
3. 夜莺vs猫头鹰:密涅瓦(Minerva)是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对应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在她身边栖息的猫头鹰象征着智慧和理性。这只猫头鹰只在黄昏起飞。当黑格尔说“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时,他是在强调哲学的理性反思功能,既有对白天的审视,更有对黑夜的沉思。这也可谓黑格尔自喻其继往开来的哲人角色。密涅瓦也是人类火种的播种者,正是她协助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赐予人类的。由此观之,黑格尔也可能是以智慧之神自喻,猫头鹰则喻其理性思考。毫无疑问,猫头鹰在西方可谓是哲学家的象征。雪莱笔下诗人是夜莺,用甜美的歌喉抒发孤独,安抚人心。不过,诗人角色不全是夜莺,现代诗人更可能是猫头鹰,振聋发聩,让人清醒!2023-3-22
4. 以诗养人:优秀诗歌,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三最”艺术,即最有灵性、最具创意、最为浓缩的语言艺术。诗歌是灵魂食粮,是感觉的发酵粉,是理性的浓缩剂,是创造力的营养胶囊,是情趣和品味的提纯工厂,是智慧生活的导师。一句话,诗可以养神,可以救人(度人),甚至可以重塑灵魂。这就是为什么我把“诗教”作为我未来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最大原因。2023-3-24
5. 语言之魅:对诗人而言,语言都潜在具备魔力。字词的组合搭配,平仄抑扬,安排合理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曾经看过一句广告词:“踏遍万水千山,只为一勺好蜜。”乍一看,挺好,仔细咀嚼,有些不协。首先不押韵,不利于朗朗上口。其次上半句仄声连成片,不轻盈。如果将“千山”置于“万水”之前,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上下句平仄雷同,但却多了节奏感。2023-3-29
6. 诗需倾听:诗人善伪装,其所言可能并非其所是。托马斯•福斯特说得好:“诗人的声音是响亮的乐器,但更响亮的是诗的声音。”(《如何读一首诗》p133)一首诗表面的声音是诗人借用隐藏心声的声音。诗人的心声,也可以说是隐含作者的声音,才是一首诗真正的核心。在此意义上,对于诗而言,善读者不如善听者。诗需倾听。诗是倾听的艺术。你读到的是诗人用文字表演的声音。而字里行间的声音,是耳朵听不到的。隐含作者呼唤隐含读者。2023-4-1
7. 诗vs散文:诗与散文常常作为两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杜夫海纳认为,“诗说的恰好是难以说明的东西:人类以前的自然,存在的深度、密度和潜能;而散文作品谈的是人,是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的人,就是说,作为在他身上所表现的存在的力量。”(《美学与哲学》p167)在此,诗更为本源,散文则只是见证人的力量。在海德格尔那里,诗也是道说存在的方式。在黑格尔那里,散文是体制时代、工业时代的表征。按照我对“大生活”(整体生活)的界定,诗的舞台便是存在,散文的舞台便是日常生活,至于戏剧的舞台,则是生命。当然并非绝对三足鼎立,彼此之间也是相互包容而存在。2023-5-29
8. 《现当代诗学教育》:本人编选的一本关于现当代诗学教育的文集,也是一本以“生活”为视角的诗学论文集,其宗旨在于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诗教模式:“生活诗教”。生活诗教是一种以诗为媒介来教人如何诗意生活的诗教,在诗歌观念上认同诗是一种向善的生活方式,在诗歌批评实践中坚持阿诺德所谓的“生活的批评”。2023-6-13
9. 诗歌行为何为:语言派诗学代表伯恩斯坦拓展了诗学的范围,认为诗学不仅关涉各种诗歌理论,还应指涉诗歌行为,即诗歌的创作过程本身。他说:“诗歌行为不仅包括诗歌创作,还包括诗歌表演。”(《语言派诗学》p147)诗歌理论是静态解剖,诗歌行为是动态展示。但伯恩斯坦并没有将诗歌行为落实到现实生活本身,只是聚焦诗歌文本的声音演绎。我所谓的生活诗学,不仅关注一首诗的诞生,还关注这首诗在生活中的表演,即诗在诗人或读者生活中所可能引发的行为。当然,仅仅一首诗可能并无如此力量,但也不能否认其中潜在的星星之火。2023-9-18
10. 两种陌生化:俄罗斯形式主义的艺术陌生化法则针对的是世界的熟视无睹(无意识化)。陌生化是为了让存在者作为自身而被体认。这是将熟悉变成奇异以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还有一种陌生化,即对世界的疏离。我们对看到的世界表现淡漠,毫无古人心中对万物的亲缘感。我曾写过一首诗《陌生化》,揭示了这种冷漠:“不知何时起/熟悉的人/仿佛彼此不认识/仿佛行走的机器”。针对这种陌生化,我们需要唤醒内心对世界的亲切感(熟悉感)。2023-11-3
2. 诗乃生活之光:雪莱对诗的辩护带有浓厚的浪漫气息。不过,其所论真的令所有诗人心生温暖和力量。“诗人是夜莺,在黑暗中歌唱,用甜美的歌喉为自己的孤独喝彩。”“诗人是这个世界未被认可的立法者。”当社会腐败,诗便是最后的抵抗者。“诗一直联结着人们能够接收到的所有快乐:它始终是生活之光;在邪恶时代,无论美还是慷慨或是真,其源泉皆有其地位。”“诗正是表现其永恒真理的生活的意象。”(《英国浪漫主义诗论》)由此观之,成为诗人乃是为人之至高荣耀,活着是一道风景,死去即是一座纪念碑。2023-3-18
3. 夜莺vs猫头鹰:密涅瓦(Minerva)是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对应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在她身边栖息的猫头鹰象征着智慧和理性。这只猫头鹰只在黄昏起飞。当黑格尔说“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时,他是在强调哲学的理性反思功能,既有对白天的审视,更有对黑夜的沉思。这也可谓黑格尔自喻其继往开来的哲人角色。密涅瓦也是人类火种的播种者,正是她协助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赐予人类的。由此观之,黑格尔也可能是以智慧之神自喻,猫头鹰则喻其理性思考。毫无疑问,猫头鹰在西方可谓是哲学家的象征。雪莱笔下诗人是夜莺,用甜美的歌喉抒发孤独,安抚人心。不过,诗人角色不全是夜莺,现代诗人更可能是猫头鹰,振聋发聩,让人清醒!2023-3-22
4. 以诗养人:优秀诗歌,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三最”艺术,即最有灵性、最具创意、最为浓缩的语言艺术。诗歌是灵魂食粮,是感觉的发酵粉,是理性的浓缩剂,是创造力的营养胶囊,是情趣和品味的提纯工厂,是智慧生活的导师。一句话,诗可以养神,可以救人(度人),甚至可以重塑灵魂。这就是为什么我把“诗教”作为我未来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最大原因。2023-3-24
5. 语言之魅:对诗人而言,语言都潜在具备魔力。字词的组合搭配,平仄抑扬,安排合理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曾经看过一句广告词:“踏遍万水千山,只为一勺好蜜。”乍一看,挺好,仔细咀嚼,有些不协。首先不押韵,不利于朗朗上口。其次上半句仄声连成片,不轻盈。如果将“千山”置于“万水”之前,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上下句平仄雷同,但却多了节奏感。2023-3-29
6. 诗需倾听:诗人善伪装,其所言可能并非其所是。托马斯•福斯特说得好:“诗人的声音是响亮的乐器,但更响亮的是诗的声音。”(《如何读一首诗》p133)一首诗表面的声音是诗人借用隐藏心声的声音。诗人的心声,也可以说是隐含作者的声音,才是一首诗真正的核心。在此意义上,对于诗而言,善读者不如善听者。诗需倾听。诗是倾听的艺术。你读到的是诗人用文字表演的声音。而字里行间的声音,是耳朵听不到的。隐含作者呼唤隐含读者。2023-4-1
7. 诗vs散文:诗与散文常常作为两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杜夫海纳认为,“诗说的恰好是难以说明的东西:人类以前的自然,存在的深度、密度和潜能;而散文作品谈的是人,是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的人,就是说,作为在他身上所表现的存在的力量。”(《美学与哲学》p167)在此,诗更为本源,散文则只是见证人的力量。在海德格尔那里,诗也是道说存在的方式。在黑格尔那里,散文是体制时代、工业时代的表征。按照我对“大生活”(整体生活)的界定,诗的舞台便是存在,散文的舞台便是日常生活,至于戏剧的舞台,则是生命。当然并非绝对三足鼎立,彼此之间也是相互包容而存在。2023-5-29
8. 《现当代诗学教育》:本人编选的一本关于现当代诗学教育的文集,也是一本以“生活”为视角的诗学论文集,其宗旨在于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诗教模式:“生活诗教”。生活诗教是一种以诗为媒介来教人如何诗意生活的诗教,在诗歌观念上认同诗是一种向善的生活方式,在诗歌批评实践中坚持阿诺德所谓的“生活的批评”。2023-6-13
9. 诗歌行为何为:语言派诗学代表伯恩斯坦拓展了诗学的范围,认为诗学不仅关涉各种诗歌理论,还应指涉诗歌行为,即诗歌的创作过程本身。他说:“诗歌行为不仅包括诗歌创作,还包括诗歌表演。”(《语言派诗学》p147)诗歌理论是静态解剖,诗歌行为是动态展示。但伯恩斯坦并没有将诗歌行为落实到现实生活本身,只是聚焦诗歌文本的声音演绎。我所谓的生活诗学,不仅关注一首诗的诞生,还关注这首诗在生活中的表演,即诗在诗人或读者生活中所可能引发的行为。当然,仅仅一首诗可能并无如此力量,但也不能否认其中潜在的星星之火。2023-9-18
10. 两种陌生化:俄罗斯形式主义的艺术陌生化法则针对的是世界的熟视无睹(无意识化)。陌生化是为了让存在者作为自身而被体认。这是将熟悉变成奇异以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还有一种陌生化,即对世界的疏离。我们对看到的世界表现淡漠,毫无古人心中对万物的亲缘感。我曾写过一首诗《陌生化》,揭示了这种冷漠:“不知何时起/熟悉的人/仿佛彼此不认识/仿佛行走的机器”。针对这种陌生化,我们需要唤醒内心对世界的亲切感(熟悉感)。2023-11-3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