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诗刊|《新疆诗人的那张脸:新疆诗人40家评析》出版
每当我望着新疆诗人的那张脸时,心中就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他们的面容是那样亲切可爱!那是我的师长、挚友;是我的诗兄诗弟和诗妹。他(她)们的诗歌,像春天里的轻风,夜空里的星辰;高山的雪峰,大河的浪花;也像草原上的毡房,绿洲里的果园。我爱他(她)们的诗歌,常常在诵读,也赞赏他们的品格。我发自内心地想写关于他们诗歌的一些文字。我读惯了那些学理性的诗歌评论:套用理论、逻辑堆砌、概念分析。我不太喜欢那种八股性的文法。我想从我生动感性的视角,去解读我喜欢的这些诗人与他们的作品,让一个个鲜活的诗人与读者交流与谈心。于是,我写了《新疆诗人那张脸——新疆诗人40家评析》。
《新疆诗人的那张脸》我是从2015年开始写作的,它源自我与新疆日报专刊部主任刘宏的一次交流。当时她很遗憾地与我说起前两年 的一件事:她让我在《新疆日报·宝地周末副刊》写关于《朦胧诗评介》的专栏,栏目发了三篇文章后,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停下夭折。她说:“能不能开一个专写新疆诗人的栏目呢?我说当然可以。我对新疆诗人都很熟悉,写起来会很轻松。她说一周一篇,开上一年行吗?我说当然可以。”这样,在《新疆日报·宝地副刊》就开起了《新疆诗歌的高地》栏目,每周一篇,每篇五千五百字左右,再配诗人的一幅漫像一张照片。从周涛开始,一年发了二十多位新疆诗人的评析文章。
后来,我感到应该将这些评析文章出版成书,那会更有意义。于是又写了后来的十几位诗人。这时,我突然感到:我只写他们,是从我自身的角度阅读诗人的诗歌作品的感受,谈的是我对他们诗人的认知和理解。我也是一个诗人,写诗四十年了,作为诗人和诗评家本身,又是怎样认识、理解诗歌的?怎样认识自己的诗歌写作?自己的诗歌文本又是怎样?哪些是满意的作品,哪些是败笔之作?我是不是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谈谈自己诗歌的创作呢?于是,我写下了最后第四十位诗人:《李东海:一只自我观照的候鸟》。
诗歌是学习的结果,它不仅要求诗人有极好的修为和才华,更需要善良和爱。诗歌是用爱写出的深情,无论是声讨罪恶的檄文,还是宣誓忠贞的爱。诗是对善的赞美,对恶的鞭笞!中亚诗人哈拜说:诗歌是语言的黄金,诗人是打造金器的金匠。在我评论的这些新疆诗人里,有的诗歌像排山倒海的巨浪,如周涛的《野马群》《鹰之击》,亚楠的长诗《杭州》《潜水艇》;有的像壮阔雄厚的交响乐,如章德益的《西部太阳》《早年的荒原》;有的像精美的艺术珍品,精致高雅,如安歌的《玛丽娅·茨维塔耶娃》《纪念西尔维亚·普拉斯》《卡门·听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有的像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如王兴程的《当我写下可克达拉》《芦苇》,笨水的《字如笺》《悬空寺》;也有写得很短的小诗,就几行,但你可不能小觑!短短的几行诗歌,也许能承载千山万水,日月星辰。就像昌耀的《斯人》: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这是昌耀1985年写的诗,它道出了昌耀的孤独和惊叹!当他坐完二十年的牢狱之苦后回到单位后,才发现世界竟然会变得如此不可想象?一人在这壁无语独坐,看密西西比的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而我在这书里写的新疆诗人贺海涛,有一首很短的《木材厂印象》:
雀鸟
在
高高的圆木堆上
盘旋
电
锯
在
响
这是一个多么宏大的天空:雀鸟盘旋在天空,电锯在响。诗歌是在提炼了千年寒雪,用小炉煮沸的寒雪才沏出的香茶。
我曾说过:“诗歌是泪水养育的珍珠,是激情燃烧的火焰。”没有诗歌的日子,我们的历史,不知会怎样才能熬过那黑暗的岁月?
在《新疆诗人那张脸——新疆诗人40家评析》中,有我尊敬的师长周涛、章德益、杨牧;有诗友和同事李光武、秦安江、沈苇、刘亮程、郁笛、张映姝;有好友亚楠、周军成、二毛、贺海涛、王兴程;有维吾尔族诗人狄力木拉提、哈萨克族诗人阿依努尔、壮族诗人黄毅,有锡伯族诗人郭晓亮、阿苏,有回族诗人买丽鸿;还有已经离世多年的屈直、张侠等,他们的诗歌,如大漠天山,长河落日,也像晨曦的彩霞,夜晚的微风。它不仅感动了我,也会感动我们的读者。我曾在一本书的封底写下过这样一段文字,那就让这段文字作为《序》的结束:
诗歌远离了城市的心脏,
在辽远的心灵继续牧放。
而饿死诗人的年代可能不远,
可诗歌不死,诗还活着。
诗歌永远都是我们一切文学艺术圣殿的瑰宝!
让我们热爱这些美丽动人的诗歌吧,
让我们用心灵的热血去诵读这些生命之诗吧!
诗,
写得妙趣横生,写得贴切的
让你心生爱意,你能不读吗?
2021年4月10日
目录
第一辑:新疆40后诗人
杨 牧:天狼星下的抒情
周 涛:一只飞过天山的雄鹰
章德益:西部荒原的回望
屈 直:一个咀嚼草根的新疆诗人
第二辑:新疆50后诗人
李光武:走过“废墟”的浪漫
秦安江:“放下”后的远行
张 侠:一个诗人与生命对视
曲 近:一壶月光所照彻的心境
郭晓亮:还乡,用诗歌的双脚走回故乡
第三辑:新疆60后诗人
沈 苇:站在西部的高地
刘亮程:一个在黄沙梁上晒着太阳的人
黄 毅:一个诗人在等待着一次雪崩
尹 俭:一座没有院门的诗歌花园
亚 楠:一个来自伊犁河谷的男中音
李东海:一只自我观照的候鸟
北 野:黎明的敲打声自远方而来
阿 苏:一个锡伯族诗人的神性摇滚
狄力木拉提:一个维吾尔族诗人的新疆表达
周军成:一个被时间搁置和隐匿了的诗人
二 毛:一个从泥土中长出的诗人
彭惊宇:在苍蓝的天空下行吟歌唱
贺海涛:一个咆哮的拳击手
郁 笛:远去的鸟,在风雨中倾诉
陈 漠:被风吹散的星光何日聚首
郭志凌:诗人的激情与诗歌的闪电
申广志:在泥泞的诗歌之路上风雨兼程
熊红久:诗歌是诗人梦里的阳光
谢耀德:雨落荒原的诗篇
第四辑:新疆70后诗人
安 歌:群峰之上的蓝天
王 族:在新疆大地,吸纳诗歌的精华
铁 梅:一朵玫瑰的精神升华
南 子:月光下的抒情
陈 末:一个诗人的低语与独白
王兴程:在诗歌的天空自由飞翔
笨 水:一个诗歌自由主义者的写作状态
张映姝:新疆诗坛盛开的一朵女人花
阿依努尔:民族性抒情与地域性叙事
堆 雪:在西部苍茫的旷野上歌唱
买丽鸿: 一树梅花丽春雪,应是飞鸿入诗来
吉 尔:红石榴的歌唱
新疆现代汉语诗歌巡礼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经历了40后-90后这六个十年六批次诗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使新疆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的队伍中时有亮色。新疆现代汉语诗歌,属于中国现代诗歌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国现代诗歌里,有出色的表现。新疆现代诗歌的发展,是追随着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步伐奋勇前进的。在新疆当代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中,每个时代都有凸现的诗人,也有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诗歌;在每个发展时期,新疆诗人的探索、实验,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新疆作协和新疆几个出版社,为新疆现代诗歌的发展,做过许多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譬如编辑出版新疆诗人的诗歌作品,出版新疆当代诗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由新疆作协编选,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新疆诗选》,编选了杨牧、周涛、章德益、克里木·霍加、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等近七十位诗人的作品;2000年由新疆兵团文联编选,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新疆兵团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诗歌卷》,编选了兵团五十五位诗人的作品;2009年由郑兴富主编,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了《新疆文学作品大系·诗歌卷》,编选了新疆自1949-2009年八十位诗人的作品;2012年由新疆作家协会编选,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疆新世纪汉语诗歌精选》,编选了新疆新世纪六十四位诗人的作品,2015年由新疆作家协会编选,新疆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绽放的新疆》,编选了歌颂新疆大地的五十九位诗人的作品;2016年由李东海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西部盛典——新疆60年诗歌精品》,编选了新疆一百四十三位诗人的作品。2016年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编选出版了《新疆60年名家名作·诗歌卷》,编选新疆一百六十二位诗人的作品,还有一些新疆诗人的诗歌选本,在此我就不再列出,这些选本,都是对新疆诗人及其作品的集体亮相和重点推出。在2015-2020年,我重点选择了我所熟悉了解的34位现代汉语诗歌创作的诗人,对他们的诗歌作品,进行了文本分析和解读,算是对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的一次系统梳理,定名为《新疆诗人的那张脸——新疆诗人40家评析》,它是对新疆40-70后诗人作品的一次文本解读,是新疆当代诗人的集体呈现。在这个基础上,我想就新疆现代汉语诗歌六十年作一个总体性分析,它不涵盖汉语古体诗词、非汉语的其他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诗歌。
一、新疆地域的独特性培养了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的独特性
新疆,地处中国的西部,历史上被称为西域。在三山夹两盆的地貌影响下,干燥的南疆,它的北面,被天山山脉自东向西阻断;南面是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西南面是帕米尔高原;西北是南天山的尾稍,与昆仑山正好交尾;东面是阿尔金山和库木塔格沙漠,与青海、甘肃相连。中部是茫茫无边的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阿克苏河、多浪河、叶尔羌河、和田河汇入塔里木河,最后自西向东流入了罗布泊。在新疆的南疆大地,除了巍峨高耸的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外,就是茫茫的沙漠,在塔里木盆地,星星点点的绿洲,成为南疆人民生活繁衍的乐园。他们靠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大脑,顽强的精神,世世代代耕耘和建设者南疆大地。而新疆的北疆,南面是绵延不绝的北部天山,草原、绿洲和城镇星罗棋布地遍布在北部天山的南坡下;东北面是阿尔泰山,这里矿藏富饶,草原无垠,额尔齐斯河汹涌澎湃地流入北冰洋;西北面是伊犁河、额敏河,伊犁河养育了伊犁大草原的人民和万物生灵;北疆的东面是甘肃,东北面是蒙古国;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望无际,准噶尔盆地在北疆的中部,像位母亲怀抱着她的各族儿女。新疆的两千五百万各族人民生活在新疆一百六十六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疆的大山、河流、盆地、草原、沙漠、戈壁、绿洲,形成了新疆广袤的地域和复杂的地貌,就是这种复杂的地貌,辽阔的地域,严峻的环境,高远的天空,养育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血肉,培养了他们的气质和品格。在这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活。在精神文明的生活里,他们还有美丽的诗歌在歌唱着自己心灵的愿望与心声,抒发着他们自己美丽的情怀。诗歌,是新疆的百灵鸟,他唱出了人民的深情,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因此,我在这将新疆当代现代汉语诗歌,做一个历史性的轨迹分析,从而为大家了解当代新疆现代汉语诗歌,提供一个粗略的蓝本。
二、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的历史轨迹:
新疆现代汉语诗歌,最早要谈到的应该是诗人闻捷。闻捷当时作为新华社新疆分社的社长,出版过许多诗集,特别是《天山牧歌》《生活的赞歌》和长诗《复仇的火焰》都是新疆题材的诗歌。作为新疆诗人,他可能是最早出版现代汉语诗集的诗人。但是由于当时的时代局限,在诗歌的艺术性上可能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是时代的产物。而杨树、伊萍、孙涛、洋雨、东虹、雷霆等人,在诗歌的创作方面,作品很多,激情澎湃。但他们诗歌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比较陈旧,简单的政治抒情,代替了诗歌的艺术表达,所以在诗歌艺术上,在新疆诗歌史中,不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没有对当代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产生大的影响。
对新疆乃至中国诗坛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新疆兴起的“新边塞诗”。新边塞诗是以《绿风》诗刊为载体,以杨牧、周涛、章德益等为代表的新诗群。新边塞诗派以诗歌作品描写新边塞风情,歌颂西部精神为主旨。他们似乎是异军突起,在新疆和中国发起了“新边塞诗”的诗歌运动。
(一)新疆四十年代生诗人的诗歌创作及其成就
“新边塞诗”的主将杨牧、周涛、章德益都是四十年代出生的诗人,他们在1980年代所发起“新边塞诗”运动,在内容和风格上,承袭了唐代“边塞诗”的精神,粗粝、壮阔、强劲、辽远,让一股强劲的西风吹过了新疆和中国的诗坛。
杨牧当时作为《绿风》诗刊的主编,联合周涛等组织策划了许多“新边塞诗”的活动,对新疆诗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杨牧出版了诗集《复活的海》《野玫瑰》《雄风》《边魂》,神话长诗《塔格莱丽赛》《荒原与剑》等,诗歌《我是青年》曾获“中国当代最喜爱”的十大中青年诗人的美誉。1979年11月杨牧在《诗刊》上发表的大型诗剧《在历史的法庭上》引起全国性反响后,又以《春的信念》获得《新疆文学》建国三十年优秀诗歌一等奖。就他的诗歌来说,他的代表作《我是青年》,他的其他作品如《我喝过我战马的血浆》《我骄傲,我有辽远的地平线》,他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激情年代的抒情者和讴歌者。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也歌颂了那个开创奋进时代的新疆。
周涛是“新边塞诗”的二号旗手,1979年出版《八月的果园》 ,1983年出版诗集《牧人集》,1984年出版诗集《神山》,1985年出版诗集《野马群》,1986年诗集《神山》,获第二届全国新诗(诗集)奖。周涛在诗歌写作上,属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学传统。 周涛的成名作是发表在《新疆文学》1978年第5期上的《天山南北》一诗,周涛诗歌的代表作有《野马群》《鹰之击》,长诗《山岳山岳,丛林丛林》《神山》等。周涛诗歌,对于西部的观察和审视,清晰、雄阔,也自信狂傲。他的代表作《鹰之击》是“新边塞诗”的范本,在情绪和感情的表达上;他的《野马群》也是“新边塞诗”的标杆,成为“新边塞诗”的一道亮丽的风光。除了“鹰”和“野马”,他还写下过新疆地貌和空间概念的诗歌,如《我的位置在这个边远的角落》。《鹰之击》的强悍凌厉,《野马群》的悲壮苍茫,《我的位置在这个边远的角落》的崇高坚毅,构成了周涛诗歌的美学意义。周涛对于大西部的展望和理解,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一种浓厚的历史情结。因为西部历史的苍凉、宏阔,让诗人周涛可以大展宏图。
章德益是“新边塞诗”的三号人物,是“新边塞诗”的三驾马车中至今依然坚持诗歌写作的诗人,他在1980年出版了诗集《绿色的塔里木》,1983年出版《大漠与我》,1985年出版《生命》,1986年出版《西部太阳》,2017年出版《章德益诗选》;1991年获“庄重文学奖”,2012年获“第二届西部文学奖”,2018年获星星散文诗年度大奖,2019年获第六届“天山文艺奖”贡献奖。
章德益早年的诗歌,对西部昆仑、天山、大漠的书写,是一种浪漫高蹈的激情写作,特别是对于大漠野火的抒情,表达了章德益自身心灵深处的那种燃烧的渴望。这种意念从他的笔端,幻化出一种绮丽的色彩。他的诗歌在意象上的内化和高远,更是表现了西部诗歌的奥妙和壮阔。章德益是用自己的心血,融化了西部大自然神韵的大诗人。他的扛鼎之作是《西部太阳》,诗歌宽阔的视域,高远的立意,复杂而凝练的艺术表达,让西部的新疆,意象壮阔而雄伟。《西部太阳》奠定了章德益在新疆当代诗歌史中的历史地位:也是新疆当代诗歌的一座山峰。如果说,昌耀生活在青海,写下了《河床》这样气壮山河的交响诗;那么章德益生活在新疆,也写下了《西部太阳》这样强烈刚健、炽热如火的大诗。而在其他四十年代生的诗人中,李瑜、柏桦、屈直、陈友胜、师歌、杨峰、东虹、顾丁昆、安定一等都有出色的表现,但在这些人里,屈直可能是坚持诗歌写作最久,在诗歌艺术性上,也是最强的诗人。
(二)新疆五十年代生诗人的诗歌创作及其成就
新疆五十年代出生的诗人,正好赶上中国朦胧诗群与新疆“新边塞诗”诗群的崛起。在中国“朦胧诗”群的引领下,在“新边塞诗”的影响下,一批五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在新疆拔地而起。他们有受朦胧诗影响而以新的诗歌艺术表达方式讴歌时代的,也有以“新边塞诗”的风格,歌颂新疆的。但是最后存留下来,对新疆诗歌产生影响力的诗人不算太多。
李光武是大学毕业从遥远的东北黑龙江来到新疆的诗人。他是带着他的成名作《带着我的妻子去流浪》来到新疆。1993年出版诗集《爱的罗曼诗》,2001年出版诗集《走过废墟》,2004年出版文学评论集《诗歌之根》,2012年出版诗集《李光武诗歌》等。他的《阿Q进城》《都市女人》《早安,阿Q小姐》《布尔津之歌》等是他出色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他的诗歌,是浪漫主义情结的文学表征,也是理想主义的激情放射。李光武对于大主题的叙事抒情和对于小主题的描写歌唱,都有出色的表现。
诗人秦安江在2004年出版诗集《洪水》,并在当年以《秦安江近作选》(13首)在《星星》“首席诗人”栏目发表,2004年出版诗集《老房子》,2006年出版诗集《诗歌手卷》,2011年出版诗集《方向》。安江是在诗歌的生活意义上不断探索和前行的诗人,在诗歌的长途中不断突围和突破。
刘虹,从北京到新疆,1976年就在《诗刊》上发表作品,在新疆上大学,工作,又回到北京,1987年参加了诗刊社第七届全国青春诗会的女诗人,后来在深圳做媒体,但发表有百万字的诗歌作品,也是新疆诗人的骄傲。
张侠在网络上又名西岛,在世的时候,曾是昌吉文学的名片,也是昌吉文学的灵魂人物。他对诗歌的热情、执着和义无反顾,一直令新疆的文学写作者钦佩。他曾与陈友胜创办了新疆民间诗报——《博格达诗报》。张侠的诗歌,在诗歌艺术和思想深度上,都是新疆诗歌的上品之作。张侠出有四本诗集,但《与生命对视》是他最出色的诗集。他给我们留下的诗歌会随着时间的打磨日益闪亮。诗人刘贵高说:“他的诗歌散发着燧石一般的神灵之光,使我们感到沉静的思索会成为一种精神体系,浸润人的灵魂。”
曲近曾作为《绿风》诗刊的主编,为新疆诗歌的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的工作。 1993年出版诗集《敲响手鼓》,1999年,出版诗集《与鹤同舞》 2005年出版诗集《精神苦胆》,2008年出版诗集《马匹啃食十月的阳光》,2012年出版诗集《一壶月光》,2016年出版诗集《时间不可复制》。诗人曲近是新疆的一位资格很老的诗人。写诗几十年,编诗几十年,培养了很多的年轻诗人,也获过许多的诗歌大奖,有出色的诗歌作品感动读者。
五十年代末的诗人郭晓亮,生于1959年。作为一个锡伯族诗人,没有想到他的诗歌会写得如此前卫和鲜亮。郭晓亮的诗歌,在新疆别具一格。他诗歌的现代性和先锋性非常凸显,是新疆50后诗人最为出色的诗人之一。在诗歌的现代性表达上自然深沉,将民族和地域性元素极为出色地糅合在一起,他在全国的各大诗刊都发表过诗歌,他的诗歌既有幽深的意象构思,也有锡伯族文化历史元素的涵盖,他的组诗《大地上的事情》,叙事诗的风格,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西部美丽的油画,语言干净,色彩鲜亮,节奏舒缓。出席过第二届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出版有诗集《风的年代》,获过西部文学奖等。
王小未、时新原、刘龙平、郭有德、艾贝保·热合曼,杨昕、赵力、殷纪平、刘琳等也是五十年代生的诗人里比较活跃的诗人,艾贝保是用现代汉语直接创作的维吾尔族诗人。
(三)新疆六十年代生诗人的诗歌创作及其成就
新疆诗歌在六十年代生的这批诗人里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或从大学刚刚毕业,在大学就受到“朦胧诗”的浸淫,或在工作、学习期间为诗歌所熏陶和浸染,又赶上了中国新锐诗歌第三代诗人的冲击,在诗歌语言的表达和文化内涵上要高于四五十年代的那两批诗人。他们在诗歌上生逢其时。思想的开放,文化的多元,精神的饱满,都是新疆六十年代生诗人所遇的最好时代。但是,这时的中国,诗歌潮流汹涌澎湃,诗歌流派层出不穷,诗歌理论日新月异。当时的中国,是诗歌引领时代的中国。中国突然回到了诗歌的国度。在这样一个诗歌的国度中,新疆诗人在中国诗坛,似乎是小巫见大巫。但一群活跃出色的诗人,肩负起新疆诗歌的重任,并对新疆的诗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创作出了一批出色的诗歌作品,但没有像“新边塞诗”那样对中国诗坛,产生影响和冲击。
在新疆60后诗群里,沈苇是领军人物。1995年出版诗集《在瞬间逗留》,1997年出版诗集《高处的深渊》,1998年《在瞬间逗留》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1999年出版评论集《正午的诗神——五十个外国重要诗人散文家》 ,2004年出版诗集《我的尘土 我的坦途》 ,2011年组诗《安魂曲》获第19届柔刚诗歌奖、《诗歌月刊》年度诗人奖,2014年出版诗集《沈苇诗选》,2018年出版诗集《数一数沙吧》。沈苇是站在西部的高地,在新疆抒情写作的诗人。在新疆组织过多种诗歌活动,对新疆70后诗人有很大的影响。在新疆60后诗人里,沈苇是一位思想独立,精神自由的诗人,是一个文化和平主义者,他以文学的“非暴力”思想在诗歌和诗歌活动中行走。
刘亮程在新疆是以诗歌出道,并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当时风格独特,主题鲜活,是当时新疆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出版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等,他的《遥远的黄沙梁》《黄沙梁》《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我种的地比他们都远》等都是出色独特的诗歌作品。如果刘亮程的诗歌创作坚持到现在,也应该在全国不同凡响。后来他主创散文和小说了,做了文学华丽的转身,成为新疆在全国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熊红久的诗歌草原气息浓厚,在博尔塔拉河的滋润下,写出过许多出色的诗歌,像《这个夜晚,想起了草原》,诗歌虽然很短,但是草原的意境写得很好,特别是他的组诗《天边的那拉提》是一组描写新疆那拉提非常出色的组诗。但他的创作主项在散文。
黄毅是60后诗人里比较早就进入新疆诗坛和中国诗坛的诗人。1991年他的电视诗剧《红塔诗·黑塔情》播出,1992年出版诗集《倾心花朵》,2002年出版诗集《黄毅短诗选》,2005年出版诗集《黄毅世纪诗选》,2011年出版诗集《等待雪崩》。黄毅诗歌的想象力出色亮眼,在诗歌的遣词造句、结构设计和意境的营造上都有出色的表现。他的《等待雪崩》《王者》《在有限的时间里》《骄阳看雪》等都是出色的作品。
亚楠是来自伊犁河谷的新疆诗坛的男中音,亚楠在新疆诗坛影响力大,作品出色,为新疆诗歌的发展做了很多的工作。1997年出版散文诗集《远行》,2002年出版散文诗集《我所居住的城市》,2010年出版诗集《在天边放牧云朵》,2010年出版散文诗集《落花无眠》,2012年出版散文诗集《南方北方》,2013年出版诗集《迷失的归途》,2016年出版诗集《白驼》,2017年出版散文诗集《辽阔》等。亚楠是以散文诗出名的,他在散文诗方面是新疆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散文诗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现代诗歌,特别是他的长诗《杭州》《潜水艇》《日常节奏》和《生命树》等是新疆长诗的翘楚,他的长诗为新疆诗歌在中国诗坛添色不少,在长诗主题的酝酿,结构的设计,语言的提炼,表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极为出色。他是对新疆诗歌有持续影响力的诗人,在组织新疆诗歌活动方面也是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北野是新疆比较独特的一位诗人,他自陕西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以诗享誉新疆。他的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十月》《名作欣赏》《新华文摘》等刊,出版诗集有《马嚼野草的声音》,2000年诗歌获首届新疆“天山文艺奖”,2004年获诗刊社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2004年出版诗集《黎明的敲打声》。北野在诗坛,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判断力,表达诗歌情感和思想的诗人。 他对过去历史中的黑暗,对黎明,对阳光的万物生长,都充满关注。他的诗歌,像黎明的敲打声,自远方而来。
尹俭的诗歌,像一座没有院门的诗歌花园,它没有套路,没有承袭的门派。他是自己诗歌的自建者,宽泛、自由、鲜活、厚重。他的这座没有院门的诗歌花园,你无门可入,你是破墙而入者的闯入者。你冒失的闯入他的诗歌之园,突然发现诗歌的花园里竟然鲜花怒放,色彩缤纷。
贺海涛是中学毕业就走上新疆诗坛的人,他的诗歌《木材厂印象》《咆哮的拳击手》《喷泉》《暮色苍茫》《中国旗袍》等都是出色的作品,他是新疆出色的诗人。 《木材厂印象》在诗歌的意象选择和提炼上,在诗歌的简洁和凝练,都达到了新疆当时60年代出生诗人中最好的效果。诗的简洁明了和意象表达,成为新疆诗歌的范本。他荣获过新疆新时期优秀文学作品奖、新疆作家协会第二届青年文学奖,出版诗集《辽阔》《彩虹之弓》《新疆情弦》《贺海涛诗选》等。
狄力木拉提·泰来提,是新疆维吾尔族诗人中直接用汉语进行诗歌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集《一路向南》,可以说是新疆当代维吾尔族诗人对于新疆情怀的一次具有探索性的诗歌表达。诗集《一路向南》比较集中和有代表性地呈现了诗人狄力木拉提对于新疆情怀的诗意表达和当下新疆维吾尔族诗人的写作水平。2018年出版第二本诗歌集《一路向南》 ,2005年荣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天山文艺奖”等。
而在用汉语直接进行现代诗歌创作的维吾尔族诗人里,艾尼瓦尔·艾合买提可能是新疆现代汉语诗歌写作最出色的诗人,这不仅在少数民族族的现代汉语诗歌创作中,在整个新疆的现代汉语诗歌创作中,艾尼瓦尔都是出色的诗人。他的《古丽·古丽》《夏夜》《我想我是一棵树》《九月》等都是精品之作,在诗歌语言,诗歌的现代表达方式,先锋性的写作方面,他都走在了新疆诗人的前面,八十年代开始先后在《诗刊》《西部》《绿风》《民族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获首届《西部》文学奖。
阿苏是一个锡伯族诗人,他是用汉语直接进行现代诗歌创作的锡伯族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锡伯族的文化元素,带着沉稳的现代汉语诗歌的写作风格,写出了大量的带有锡伯族精神气息的出色作品。著有长篇叙事诗集《喜利妈妈》、诗集《阿苏的诗》等。阿苏把诗歌的本质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让新疆的诗歌,有了一种现代摇滚的感觉。沉郁而刚烈,是阿苏诗歌的特性。他写诗,像在唱锡伯族的民歌:真诚、悠远、凝重。阿苏的诗歌,一直在努力用诗歌表达锡伯族人对祖国、民族、土地的爱。他是诗,苍茫、雄浑,以一种史诗性的叙述和抒情。在锡伯族诗人中还有顾伟等,他们也是直接用现代汉语创作诗歌的出色诗人。
郁笛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他是新疆诗歌创作最勤奋的诗人之一,也是出版诗集较多的大诗人之一,参加过青春诗会,组织多种诗歌活动。他在诗歌写作中,做了大量的探索、试验性工作,郁笛的诗歌在句式、结构、意象及表达方式的叙事性上,值得诗歌写作者借鉴。从1993年后,出版近十本诗集,在诗歌文本上,郁笛也许是新疆诗人最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诗人。
周军成是一个被时间搁置和隐匿了的诗人,他在新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活跃在新疆诗坛的重要诗人。在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中,学习和运用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及现代性诗歌试验,获过首届“西部文学奖”,但遗憾的是他后来放弃了诗歌写作。
彭惊宇是新疆石河子的代表性诗人,2009年,出版诗集《苍蓝的太阳》,2011年出版文学评论集《北国诗品》,2014年文学评论集《北国诗品》荣获首届绿洲文艺奖,首届绿风文艺奖。2019年荣获“2018年度十佳华语诗人”,2019年诗集《最高的星辰》荣获第六届天山文艺奖和“昌耀诗歌奖”,在新疆诗坛,创作丰厚,有一定的影响。
郭志凌作为克拉玛依的诗人,1995年出版诗集《鼓手》,2003年出版诗集《前倾的风》,2009年出版诗集《冬眠的闪电》,2011年出版诗集《钟声的指向》,2013年出版诗集《克拉玛依诗卷》,他的诗歌在感性抒发和生活叙事上有亮点,诗歌的激情与语言的情绪都很饱满。
申广志也是克拉玛依的代表性诗人,申广志的诗是在一种虔诚和跋涉中实现的诗歌表达,他是一个在泥泞的诗歌之路上风雨兼程的诗人,2015年出版诗集《不期而遇》,2017年诗集《不期而遇》获第四届中华铁人文学奖,申广志的石油工业题材的诗,代表了新疆克拉玛依石油诗歌的最高水准。
谢耀德在独山子工作,属于克拉玛依诗人,出版有诗集《从龟兹到高昌》《酥油灯》等,在《星星》诗刊、《诗刊》等发表大量诗歌作品,一些写新疆地域题材的诗歌很有独特性。
60后出生的诗人中,韩子勇是一个诗歌底蕴很深的诗人,诗歌作品也很先锋,但很早就放弃了诗歌创作,改写文学评论,获得文学评论的“鲁迅文学奖”。
邱华栋是很早就写诗出名,然后到北京工作的大诗人和大作家。他从新疆昌吉走向北京,走向了中国。由于他现在的创作方向是小说,我在此就不去多言他的诗歌了。
杨子大学毕业就来到新疆,诗歌创作像异军突起,当时在新疆诗坛影响较大,后来回到内地,在此就不多去说。孤岛是新疆的一个老诗人,出过两本诗集,写诗多年;王锋出过多本诗集,坚持写诗;谷闰是一个比较早的进入新疆诗坛,而且有成就的诗人,他出版诗集《在西部中国》,由于过早去世而没有在新疆诗坛产生持续的影响。姚永明写诗很早,出版诗集,他的诗,整体素质不错。赵辛铭的诗歌,有很强烈的时代感,出版长诗集《中国梦》上下两卷,冲击力大。尹俭是写小说和剧本的,但没有想到是他的诗会写得如此新颖和深刻。傅查新昌的诗,表达力强,诗歌艺术手法前卫,抒情与叙事处理到位。二毛的诗,生活气息浓厚,语言清晰,想象力强,属于接地气的新疆诗人。陈漠是新疆的一位实力作家和诗人,诗歌写的深刻和低沉,切近现实,具有忧患意识。他先前写诗,诗歌一直写的不错,后来又去写散文和小说了。代薇薇也是60后当时石河子比较出色的女诗人,阿娜尔作为蒙古族女诗人,在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中也很出色。60后诗人季贵林、程相申、杨继超、文商的诗歌现在表现很好。
新疆60后诗人整体素质很好,诗歌群体很大,创作时间也持续很长,特别是沈苇和亚楠,他们的诗歌,让新疆诗歌增色不少。但60后诗人,没有出现像40后诗人杨牧、周涛、章德益这样力量强大具有独特性的诗人。
(四)新疆七十年代生诗人的诗歌创作及其成就
新疆70后诗人是得天独厚的一批。他们是在中国新生代诗人即第三代诗人走向诗坛,以新锐、批判、反叛和一批批诗群的创新登场后走进新疆诗坛的。他们在国民教育的层面上,要优越于40-60后诗人,接受新思想新风格快,时代感强。而当时的中国,诗歌依然是强劲的东风。所以新疆的70后诗人在创作风格和艺术表达上,很少重蹈50后60后诗人那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强烈抒情。他们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诗歌思想的影响下,闪亮登场。
安歌是伊犁河谷走出的女诗人,是新疆70后诗群的领军人物,也是新疆女诗人中诗歌作品最出色的诗人。诗人靠诗歌文本说话,安歌的诗歌作品,深刻、悠远,诗歌的构建、结构的设计、句式的表达,以及在诗歌艺术性的综合素质上,都远远超出新疆其他诗人的水平。她的诗歌,像群峰之上的蓝天,令人震撼!特别是《玛丽娅·茨维塔耶娃》《纪念西尔维亚·普拉斯》《流浪者之歌》《卡门·听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极为精彩的诗歌范本。
王族早期一直写诗,出版了许多诗集。他从甘肃天水来到新疆的昆仑山上,昆仑山下一望无际的沙漠和绿洲,让王族知道了新疆的辽阔和高远。他在高歌新疆的高山大河后,很快进入了新疆的散文写作和小说虚构。虽然现在他以散文和小说创作为主体,但他的长诗《混血儿》和一组《蛇诗》让我读的眼睛一亮。诗写到这个程度,就是诗歌语言的炉火纯青。蛇诗的诗体作为阿富汗妇女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体例,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今天的中国新疆,被诗人王族表现的更为明快和深沉。
铁梅的诗,写得才华横溢。早期的诗歌灵秀而刚强。2004年出版诗集《果实与野兽》。《致天山》一诗,写出了天山的雄性;《楼兰》《故城》《自画像》都是她出色的作品。
南子是新疆70后女诗人的代表之一,也是新疆诗人的代表性诗人,2000年出版诗集《走散的人》,有许多出色的诗歌,2014年获第四届西部文学奖诗歌奖。
陈末也是新疆70后的代表性诗人,她获第五届西部文学奖,“首届中国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评论奖,陈末的诗歌一反女性诗歌的温柔多情,强悍和“诗歌中的蓝色”是诗歌的主色调,陈末的诗,哲学和艺术的气息很强,表达方法也很先锋,大量的组诗构成她的诗歌抒情与诗歌叙事。
王兴程在新疆诗坛,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诗人。他也是从伊犁河谷走出有代表性的诗人。王兴程的诗歌直达诗歌的本质。纵观诗人王兴程的诗歌,诗歌主题和结构细节都很完整和轻盈。诗人在诗歌的细节处理与主题选择以及诗歌的艺术表现上,都很前卫和成熟。而在新疆这个广阔的地域里,诗歌创作,一直像一个“火狐”不断呈现出跳跃的现象。
笨水的诗歌写作非常前卫和先锋,是新疆诗歌表达状态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2013年参加诗刊社的第29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捕蝶者》,2013年在《诗刊》刊发《风马云车图》,入围2013年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2014年,写作短诗《抔土还乡》《天山上》《十月二十一日登岳麓山》,入围2014年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笨水用简单的主题,小的词性,用动词、名词,用暗喻和冷抒情来创作诗歌,他的诗歌作品基本都很成熟,是新疆当前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张映姝,是新疆不能不提的一位女诗人。她自调入《西部》杂志工作后,把自己的写作重点放到了诗歌方面,出版了《沙漏》《西域花事》《草木有言》《她·们》等诗集,诗歌在题材上,以女性的“她系列”和植物为主,诗歌的角度新锐。风格独特。
阿依努尔·毛吾力提作为新疆的哈萨克族,是直接以汉语进行现代诗歌创作的女诗人。出版诗歌集《阿丽玛的草原》,作为当下一个新疆哈萨克族诗人,阿依努尔在她的《阿丽玛的草原》里有许多短诗,在这些短诗里,充满哈萨克民族的民族抒情和独特的新疆地域特色。从而让一首精短的诗歌,在舒缓明丽的诗句里,拥有新疆独特的风情;吉尔是从南疆阿克苏走向新疆诗坛的女诗人,2014年参加了中国作协诗刊社第30届青春诗会和“三亚国际诗歌节”,出版诗集《世界知道我们》;2016年组诗《我对他们的爱》获首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2018年被评选为“新锐女诗人二十家”之一。吉尔是新疆70后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她诗歌的抒情、叙事与现代性的诗歌表达方式,让她的诗鲜明亮丽。
买丽鸿算是一位个性突出,诗情盎然的回族女诗人。她的诗歌清馨、节制、热情,散发一种自然温馨的气息,也是新疆回族诗人的代表。其诗集《临窗而立——买丽鸿诗歌精选一百首》是一本精心之作。她的《六月里的寨牛录》《交河故城》等诗意象独特、用词精美。
在新疆70代出生的诗人里,还有丁燕、刘涛、堆雪、支禄、李勇、曾丽萍、纯懿、张好好、刘永涛、程静、王晖、青玄、徐丽萍、卓娅、哈岩凌、肖梅、弥唱、宋雨、曾秀华、李雪松、王善让、石桂霞、王信国、沙蝎、寇钧剑等都是新疆出色的诗人,也是很有期许的一批诗人,在诗歌文本上,都有很好的作品面世,可能在未来的几年里,他们会有出色的表现。
(五)新疆八九十年代生诗人的现代汉语诗歌创作及其成就
新疆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诗人,整体状况不算太好。因为他们刚好赶上中国新诗落潮,诗歌处于低谷期和边缘化,诗歌似乎成为中国文学的小众文体。于是写诗的诗歌群体不大,出色和有代表性的诗人不多。在新疆诗坛和中国诗坛没有出现的亮色和凸显的诗人。坚持诗歌写作的人也不多。
王敏、郭个、旱子、李文强、毕亮、去影、杨钊、蒋小寒、旗烈、艾多斯·阿曼泰(哈萨克族)、子茉等属于80后诗人,他们在诗刊、诗选中有大量诗歌发表,其中王敏的诗歌前卫而成熟,作品的发表量也很大,艾多斯·阿曼泰的诗歌是80后哈萨克族诗人用汉语直接进行现代诗歌创作的代表性诗人,子茉应该是80后诗人里比较有潜力的诗人之一。九十年代生的诗人有买买提敏·阿卜力孜(维吾尔族)、青筠、绿木、铒达、李文等,而买买提敏·阿卜力孜是诗歌写作成绩最出色的诗歌。
80后和90后的诗人和诗歌在小说等文学体裁中日益的边缘化和小众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承认和接受这个现实。
薛菲,作为一位蒙古族女诗,又生活在伊犁,她的诗歌充满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还拥有伊犁大草原的地域特点,显然是一位值得注意的诗歌新人。
沐沐,本名唐琳,是90后实力派诗人,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九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的学习,版诗集《窗外正好艳阳天》《浪之花合集》,有作品发表在《诗刊》《诗歌月刊》《山东文学》《长安》《绿洲》《西部》等刊物,多次获全国性奖项。
古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现在已经不是古代了,也不是过去了,才人已经不能各领风骚数百年了,能领几年或几十年已经不错。但我们相信:诗歌还会长期成为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我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文体。
三、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的前景
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与前景,应该与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是一致的。它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大潮中行进,受中国当代诗歌思潮与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中,新疆诗歌会有自己独特的色彩。新疆的地域特点与民族风情,会影响新疆现代诗歌的风格。
诗歌作为文学的长子,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诗经》、汉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和现代诗歌,一路走的汹涌澎湃,出现过文学的高潮和高峰。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也经历过潮起潮落的过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应该是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日新月异。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的具体发展,还要靠新疆一批年轻诗人的不懈奋斗。70后有一批出色的诗人,在诗歌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表达上都有不菲的成就。他们会成为新疆诗歌的主力军,也会成为新疆诗人冲击中国诗坛的勇将。而80后诗人里也有不错的青年诗人,如果坚持不懈,百尺竿头,会有更好的发展。新疆现代汉语诗歌的未来还要依靠新疆年轻一代的诗人,以新疆地域性、民族性为诗歌创作的文化元素,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思想为艺术表达方式,创作出雄厚壮阔的新疆诗篇。
总之,诗歌是一个文本的创造呈现,它要靠诗歌本身说话。许多诗名大于诗歌的诗人,很快会被时间埋没,一个诗人是靠诗歌立名的,诗歌留在了时间里,诗人就留在了读者的心里。未来的新疆诗歌,或许会出现大作品和大诗人,因为新疆广阔的地域,博大的胸怀,有多民族文化的熏陶,新疆诗歌的前景会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