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烛:中国诗歌的故乡在哪里?
2018-10-14 作者:洪烛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我一直觉得,西部是中国诗歌的故乡。
我要为我的诗寻找一个故乡。它不见得是我本人的出生地,或长期居住的地方。它更应该在远方。一个诗人的才华以及灵感就像种子,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壤。一个诗人的作品需要一种尽可能博大的文化背景的衬托,才真正能站住脚,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诗人在精神上之所以敢跟国王平起平坐,就在于他的内心有一块“自治州”。有雄心的诗人都会致力于营造自己的“乌托邦”。如果我的诗找不到故乡,我怎么可能像国王一样自豪?谁愿意做没有国土的国王——甚至不如安营扎寨的草头王。最优秀的诗人可以有好几个审美意义上的故乡。而我一个都没有!直到某一天,终于找到了,它就是西部。西部既是我梦寐以求的“故乡”(与我的气质、性格最为吻合),对于我的创作又是一片“新大陆”。
我一直觉得,西部是中国诗歌的故乡。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这么想呢?估计还是因为唐朝,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巅峰,而唐朝的首都是长安,留下过无数诗人的足迹。我至今仍下意识地把遥远的长安视为中国诗歌的首都。即使几次去现实中的西安参加文学活动,无一例外都怀着朝圣的心情,抑或还乡的心情。
后来去新疆采风,我又改变了看法。仅仅因为一个人。他就是李白。有一天夜晚,我们的旅游车与逶迤的天山并肩而行,恰巧看见皓月当空,我脑海时顿时浮现出五个字:“明月出天山……”这是李白的月亮。而李白本人,就是中国诗歌惟一的月亮,他是从天山冉冉升起的。李白虽曾客居长安,并走遍全国,但他出生在西域,新疆该算作他的故乡,天山则是他故乡的标志性建筑。李白的故乡,就是我的故乡,就是诗人的故乡。唐诗是唐朝的骨头,而李白是唐诗的骨头。如果少一个李白,唐诗的份量将大打折扣,而唐朝亦将在后人眼中失去诸多浪漫与狂放。李白的性格与风格,与他的故乡,与西域的雄浑豪迈,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
李白正是西部诗歌的形象代言人。当然,凭藉着西域血统里遗传的狂傲不羁,他也成为整个中国诗歌的形象代言人:浪漫的象征,自由的象征,重精神轻物质的象征。唐诗的首都,不在长安 ,在西域,因为那里是唐朝第一诗人的故乡。长安对于李白,一直是异乡。他在那里得宠、失宠。在那里借酒浇愁,耍酒疯。在那里受挫、受伤。在那里流浪,又不得不离开……他的天性不适合长安的。长安的性格与李白的性格相冲突。长安不可能成为李白的故乡,也就不可能成为诗歌的故乡。诗歌的故乡在新疆。正如月亮的故乡在天山。我指的是中国的月亮,诗歌的月亮。
在我诗歌的灵感几近枯竭、长期改写散文之后,2005年10月参加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新疆,看见深邃的天空、漫长的地平线,以及与我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的雪山、草原、沙漠、戈壁、冰川、内陆河……简直像做梦一样。这是一个令我们的现实变得渺小的最大的美梦,让人不能自拔。没有别的办法,我又想写诗了。似乎不赞美几句就不足以平衡动荡的心情:“我爱这辽阔,同时接受它所带来的空虚/使个体的人显得渺小,仿佛要垮掉/又在一瞬间无限地扩张了他的胸襟/并且再也无法收回/我爱这辽阔,也爱被辽阔改变了的自己/欢呼吧,为内心震撼后建立的新政权!”从新疆归来,一年多的时间,我写出由四百首短诗联缀而成、长达八千行的长诗(或称大型组诗)《我的西域》。在中国诗歌网贴出后赢得极高的点击率,又由《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林》、《诗选刊》、《扬子江诗刊》、《长江文艺》、《飞天》、《红岩》、《绿风》、《绿洲》、《延安文学》、《西北军事文学》等数十家报刊选载,被诗家园网站评为“2006年中国诗坛十大新闻”之一。
2006年10月我被特邀为诗刊社青春诗会指导老师去了宁夏,从贺兰山走到六盘山,写出长诗的宁夏部分。2007年4月参加诗刊社“春天送你一首诗”,从甘肃的兰州、武威、张掖,酒泉一直走到敦煌(再往前就是阳关和玉门关了),我写出长诗的甘肃部分。2007年参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我又为青海写诗。西部人文化了的自然以及与自然肌肤相亲的人文,深深地影响着我并改变了我,如同创作生涯中一次刻骨铭心的艳遇,使我重新成为一个诗人。《我的西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并且获得徐志摩诗歌奖。评委们及媒体都是把《我的西域》当成一本西部诗集来看待的。
2012年夏天参加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西藏,坐在拉萨的“玛吉阿米”,我又有了写诗剧《仓央嘉措心史》的冲动。7000行诗剧《仓央嘉措心史》里的一系列短章,报刊发表了,年度诗选本收了,诗会朗诵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广东电台等采访了。尤其是我在博客和微博边写边连载,算是从未有过的“长诗连载”形式吧。两万字序言《我尊敬的诗人仓央嘉措》在《海燕》刊登时,被列为“2012年度压轴散文”。东方出版社把《仓央嘉措心史》推向全国图书市场,不到两个月就加印。一舟朗诵版的《仓央嘉措心史》更是在网上流传。一舟的深情派诗朗诵,改变了话剧风格铿锵派诗朗诵带给听众的审美疲劳。听到这诗朗诵就相当于神游西藏。我和一舟合力打造一幅高海拔的有声风景。一舟根据这部书编排并搬上舞台的诗剧《仓央嘉措心史》,2014年1月11日在深圳音乐厅首演并将全国巡演。
我尝试结合出过几十本书的市场经验,写了这本从选题到内容都可能吸引读者的诗集。《仓央嘉措心史》和我以前出版的四十本书风格反差极大,放在目前的图书市场里也很独特。长诗和诗剧是诗歌里的航空母舰。《仓央嘉措心史》的几百首短诗都是能分能合的舰载机。我想使自己的情怀更丰富,也想使仓央嘉措的形象更丰满。江无鱼在我微博留言:“仓央嘉措的情史正是诗人的心史,在某个角度他们通感。”我回答:我写的这本《仓央嘉措心史》可作多重理解。你这一解很美。东方出版社推荐语也好:《仓央嘉措心史》作者从仓央嘉措角度出发,写仓央嘉措作为一个精神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之间的矛盾。我写诗剧《仓央嘉措心史》属于换位思考换位歌唱,需要进入角色。长诗要有戏剧性,诗剧要有舞台感,才能立体化。长诗需要有时空背景才有纵深感,才能突破“平面抒情”。长诗或诗剧比短诗更需要时代背景或文化背景,才成立。短诗是冲刺的激情,长诗或诗剧是激情的马拉松。写长诗或诗剧,比写长篇小说更投入感情:需要激情不熄火。诗剧比歌剧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仓央嘉措的悲剧形象原本不比哈姆雷特逊色,只是大家很少注意这一点。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零一个仓央嘉措。我想创造那多出来的一个。仓央嘉措的意义在于他提供了一个让人想像的世界。我写仓央嘉措,尝试用诗创造一个自己为王的世界。是的,这是我的雪山,我的河流,我的宫殿里住着我的歌王。甚至他的忧伤,也是我的忧伤。《仓央嘉措心史》这部关于爱的诗剧,是我高原采风带回来的哈达,转献给爱着诗或爱着爱的人们。
不同读者的想象重塑了仓央嘉措这个艺术形象,使之无限神秘也无限丰富。“一腔热血,穿越千岁寒”,这既是我对仓央嘉措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自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西藏,一块净土。新时期文学史,西藏题材小说散文都有建树,惟独西藏题材诗歌未受重视。岂止西藏题材诗歌,九十年代以来整个诗歌都边缘化。直到网络使诗歌重返人间【特指公共空间】。诗歌借助网络强行进入公共空间了,但想获得大众广泛认可,还得多出一些具有普世美感的作品。我写《仓央嘉措心史》这部诗剧,梦想为诗歌立一标识。诗歌才是真正的“穿越文学”。不只穿越,还能超越。诗乃至所有文学艺术,越是有时空背景,越是容易超越时空。我的《仓央嘉措心史》因此才吸引眼球乃至心灵。
我曾经说过,诗人也是人类中的一种少数民族。在多民族的西部,我如鱼得水,相信自己的生命来自于不同的根——开出混血的花朵。一支歌曲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诗人,该算作第五十七个民族?当然,诗人无疑是少数,属于少数民族,但他们有着祖传的血统和独特的性格。甚至他们所使用的语言,都被称作诗的语言。他们说话,既好懂又难懂——属于精神上的方言。他们坚强地活着,并且相互友爱,为了避免这种秘密的语言的失传。所有民族都不懂的语言,诗人却懂。这要么是他们创造的,要么是为他们创造的。是属于诗人们的小语种。他们彼此不用翻译就能交流。他们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
真正的西部诗不仅要有地理背景,还要有历史背景,不仅要有自然背景,还要有文化背景,不仅要有生活背景,还要有精神背景,不仅还以别人为背景,有时甚至还要超越自我,以自己为背景……够难的吧?正因为这种种难度,西部诗人才弥足珍贵。你可以把它视为类型化写作,其实它追求的是个性化中的个性化。每一首西部诗都应该写的是“我的西部”,以“我们的西部”作为背景。
我也是一个西部诗人,一个西北五省区之外的西部诗人,一个生活在北京的西部诗人。我身在北京,心在西部。我把西部当成精神上的藉贯。我不是西部人,却写过西部诗,我把自己当作宽泛意义上的西部诗人。西部,我经常梦游的地方。
亲爱的西部诗人,西部是你的,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是我们大家的。你不介意我硬要“加塞”,挤进西部诗人的队列里吧?我想,你会欢迎更多像我这样的诗人,参予进西部诗歌的集体创作之中。西部诗的真谛:以最个性化的方式,参予进最具时空特征的集体创体。让古人,尤其是李白和仓央嘉措那样的古老诗人,成为我们的背景吧,让我们彼此成为各自的背景吧。
我一直觉得,西部是中国诗歌的故乡。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这么想呢?估计还是因为唐朝,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巅峰,而唐朝的首都是长安,留下过无数诗人的足迹。我至今仍下意识地把遥远的长安视为中国诗歌的首都。即使几次去现实中的西安参加文学活动,无一例外都怀着朝圣的心情,抑或还乡的心情。
后来去新疆采风,我又改变了看法。仅仅因为一个人。他就是李白。有一天夜晚,我们的旅游车与逶迤的天山并肩而行,恰巧看见皓月当空,我脑海时顿时浮现出五个字:“明月出天山……”这是李白的月亮。而李白本人,就是中国诗歌惟一的月亮,他是从天山冉冉升起的。李白虽曾客居长安,并走遍全国,但他出生在西域,新疆该算作他的故乡,天山则是他故乡的标志性建筑。李白的故乡,就是我的故乡,就是诗人的故乡。唐诗是唐朝的骨头,而李白是唐诗的骨头。如果少一个李白,唐诗的份量将大打折扣,而唐朝亦将在后人眼中失去诸多浪漫与狂放。李白的性格与风格,与他的故乡,与西域的雄浑豪迈,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
李白正是西部诗歌的形象代言人。当然,凭藉着西域血统里遗传的狂傲不羁,他也成为整个中国诗歌的形象代言人:浪漫的象征,自由的象征,重精神轻物质的象征。唐诗的首都,不在长安 ,在西域,因为那里是唐朝第一诗人的故乡。长安对于李白,一直是异乡。他在那里得宠、失宠。在那里借酒浇愁,耍酒疯。在那里受挫、受伤。在那里流浪,又不得不离开……他的天性不适合长安的。长安的性格与李白的性格相冲突。长安不可能成为李白的故乡,也就不可能成为诗歌的故乡。诗歌的故乡在新疆。正如月亮的故乡在天山。我指的是中国的月亮,诗歌的月亮。
在我诗歌的灵感几近枯竭、长期改写散文之后,2005年10月参加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新疆,看见深邃的天空、漫长的地平线,以及与我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的雪山、草原、沙漠、戈壁、冰川、内陆河……简直像做梦一样。这是一个令我们的现实变得渺小的最大的美梦,让人不能自拔。没有别的办法,我又想写诗了。似乎不赞美几句就不足以平衡动荡的心情:“我爱这辽阔,同时接受它所带来的空虚/使个体的人显得渺小,仿佛要垮掉/又在一瞬间无限地扩张了他的胸襟/并且再也无法收回/我爱这辽阔,也爱被辽阔改变了的自己/欢呼吧,为内心震撼后建立的新政权!”从新疆归来,一年多的时间,我写出由四百首短诗联缀而成、长达八千行的长诗(或称大型组诗)《我的西域》。在中国诗歌网贴出后赢得极高的点击率,又由《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林》、《诗选刊》、《扬子江诗刊》、《长江文艺》、《飞天》、《红岩》、《绿风》、《绿洲》、《延安文学》、《西北军事文学》等数十家报刊选载,被诗家园网站评为“2006年中国诗坛十大新闻”之一。
2006年10月我被特邀为诗刊社青春诗会指导老师去了宁夏,从贺兰山走到六盘山,写出长诗的宁夏部分。2007年4月参加诗刊社“春天送你一首诗”,从甘肃的兰州、武威、张掖,酒泉一直走到敦煌(再往前就是阳关和玉门关了),我写出长诗的甘肃部分。2007年参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我又为青海写诗。西部人文化了的自然以及与自然肌肤相亲的人文,深深地影响着我并改变了我,如同创作生涯中一次刻骨铭心的艳遇,使我重新成为一个诗人。《我的西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并且获得徐志摩诗歌奖。评委们及媒体都是把《我的西域》当成一本西部诗集来看待的。
2012年夏天参加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西藏,坐在拉萨的“玛吉阿米”,我又有了写诗剧《仓央嘉措心史》的冲动。7000行诗剧《仓央嘉措心史》里的一系列短章,报刊发表了,年度诗选本收了,诗会朗诵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广东电台等采访了。尤其是我在博客和微博边写边连载,算是从未有过的“长诗连载”形式吧。两万字序言《我尊敬的诗人仓央嘉措》在《海燕》刊登时,被列为“2012年度压轴散文”。东方出版社把《仓央嘉措心史》推向全国图书市场,不到两个月就加印。一舟朗诵版的《仓央嘉措心史》更是在网上流传。一舟的深情派诗朗诵,改变了话剧风格铿锵派诗朗诵带给听众的审美疲劳。听到这诗朗诵就相当于神游西藏。我和一舟合力打造一幅高海拔的有声风景。一舟根据这部书编排并搬上舞台的诗剧《仓央嘉措心史》,2014年1月11日在深圳音乐厅首演并将全国巡演。
我尝试结合出过几十本书的市场经验,写了这本从选题到内容都可能吸引读者的诗集。《仓央嘉措心史》和我以前出版的四十本书风格反差极大,放在目前的图书市场里也很独特。长诗和诗剧是诗歌里的航空母舰。《仓央嘉措心史》的几百首短诗都是能分能合的舰载机。我想使自己的情怀更丰富,也想使仓央嘉措的形象更丰满。江无鱼在我微博留言:“仓央嘉措的情史正是诗人的心史,在某个角度他们通感。”我回答:我写的这本《仓央嘉措心史》可作多重理解。你这一解很美。东方出版社推荐语也好:《仓央嘉措心史》作者从仓央嘉措角度出发,写仓央嘉措作为一个精神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之间的矛盾。我写诗剧《仓央嘉措心史》属于换位思考换位歌唱,需要进入角色。长诗要有戏剧性,诗剧要有舞台感,才能立体化。长诗需要有时空背景才有纵深感,才能突破“平面抒情”。长诗或诗剧比短诗更需要时代背景或文化背景,才成立。短诗是冲刺的激情,长诗或诗剧是激情的马拉松。写长诗或诗剧,比写长篇小说更投入感情:需要激情不熄火。诗剧比歌剧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仓央嘉措的悲剧形象原本不比哈姆雷特逊色,只是大家很少注意这一点。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零一个仓央嘉措。我想创造那多出来的一个。仓央嘉措的意义在于他提供了一个让人想像的世界。我写仓央嘉措,尝试用诗创造一个自己为王的世界。是的,这是我的雪山,我的河流,我的宫殿里住着我的歌王。甚至他的忧伤,也是我的忧伤。《仓央嘉措心史》这部关于爱的诗剧,是我高原采风带回来的哈达,转献给爱着诗或爱着爱的人们。
不同读者的想象重塑了仓央嘉措这个艺术形象,使之无限神秘也无限丰富。“一腔热血,穿越千岁寒”,这既是我对仓央嘉措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自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西藏,一块净土。新时期文学史,西藏题材小说散文都有建树,惟独西藏题材诗歌未受重视。岂止西藏题材诗歌,九十年代以来整个诗歌都边缘化。直到网络使诗歌重返人间【特指公共空间】。诗歌借助网络强行进入公共空间了,但想获得大众广泛认可,还得多出一些具有普世美感的作品。我写《仓央嘉措心史》这部诗剧,梦想为诗歌立一标识。诗歌才是真正的“穿越文学”。不只穿越,还能超越。诗乃至所有文学艺术,越是有时空背景,越是容易超越时空。我的《仓央嘉措心史》因此才吸引眼球乃至心灵。
我曾经说过,诗人也是人类中的一种少数民族。在多民族的西部,我如鱼得水,相信自己的生命来自于不同的根——开出混血的花朵。一支歌曲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诗人,该算作第五十七个民族?当然,诗人无疑是少数,属于少数民族,但他们有着祖传的血统和独特的性格。甚至他们所使用的语言,都被称作诗的语言。他们说话,既好懂又难懂——属于精神上的方言。他们坚强地活着,并且相互友爱,为了避免这种秘密的语言的失传。所有民族都不懂的语言,诗人却懂。这要么是他们创造的,要么是为他们创造的。是属于诗人们的小语种。他们彼此不用翻译就能交流。他们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
真正的西部诗不仅要有地理背景,还要有历史背景,不仅要有自然背景,还要有文化背景,不仅要有生活背景,还要有精神背景,不仅还以别人为背景,有时甚至还要超越自我,以自己为背景……够难的吧?正因为这种种难度,西部诗人才弥足珍贵。你可以把它视为类型化写作,其实它追求的是个性化中的个性化。每一首西部诗都应该写的是“我的西部”,以“我们的西部”作为背景。
我也是一个西部诗人,一个西北五省区之外的西部诗人,一个生活在北京的西部诗人。我身在北京,心在西部。我把西部当成精神上的藉贯。我不是西部人,却写过西部诗,我把自己当作宽泛意义上的西部诗人。西部,我经常梦游的地方。
亲爱的西部诗人,西部是你的,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是我们大家的。你不介意我硬要“加塞”,挤进西部诗人的队列里吧?我想,你会欢迎更多像我这样的诗人,参予进西部诗歌的集体创作之中。西部诗的真谛:以最个性化的方式,参予进最具时空特征的集体创体。让古人,尤其是李白和仓央嘉措那样的古老诗人,成为我们的背景吧,让我们彼此成为各自的背景吧。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