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长安瘦马

【瘦马读诗】老烟斗、惠建宁的诗

2019-02-18 作者:长安瘦马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长安瘦马:本名尚立新,1968年出生于辽宁抚顺,诗歌爱好者,现居西安,著有诗集《你的影子》。
老烟斗的诗
 
诗人简介:惠宁,笔名老烟斗。陕西省清涧县人,国企老职员;一支烟,一杯酒,一碟小诗。
 

 
写给齐新光兼悼凌茜女
 
珠穆拉玛峰是被蚁穴穿透了
印度洋暖湿气流放出寒光了
飞溅的利刃经直刺向齐新光胸膛
狂啸的洋流剑样射出齐新光眼眶
 
凌茜女没有走!没有走!
像一支待放的玫瑰藏在春风深深处
等待亲爱的新光偷偷蒙住明眸
 
凌茜女没有走!没有走!
像一朵含羞的莲花躺在娃声茵茵上
等待亲爱的新光轻轻热吻额头
 
齐新光没有哭!没有哭!
重出西域的驼帮正向更远的方向行走
从未停步。凌茜女啊!
你是否和着驼铃铿锵的节奏?
 
再下西洋的船队正向更深的海洋摆渡
风雨无阻。凌茜女啊!
你是否听到海鸥动人的歌喉?
 
那冰清玉洁的少女啊!
那温文尔雅的美人啊!——
凌茜女正在我们中间吟诗作赋
 
看,那诗的颜色是多么的艳丽
像春天竟放的碧桃,开屏求偶的孔雀
看,那诗的温度是多么的炽烈
像夏天似火的骄阳,情窦初上的热吻
 
泰山不老,凌茜女不会走!
江河不息,齐新光不会哭!
 
2018.11.07(农历立冬)西安
 
长安瘦马:
 
  佛家有“顿悟”和“渐悟”的说法,诗歌也是这样。
 
  已经知天命好几年的老烟斗,突然拿起笔写起了诗歌。而且出手不凡,他在《蜗牛》一诗里曾有这样的句子“用指骨盖楼/用血液粉墙/用脊梁架桥/用筋络筑路”,短短几句我彷佛看到了老烟斗的人生,他的挣扎、他的奋斗、他的希冀。我想,诗歌的“顿悟”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依我看,这是个经历了人生太多历练的诗人,洞悉了人世间太多的世态炎凉,充满着人生的大智慧。从老烟斗的文字里我感觉到了他勃发的诗情,他没有被世俗的喧嚣所熏染,始终保持着淳朴善良的本真。他的诗歌语言充满个性,常从生活中提炼出警世之语,深刻耐读,他完全抛弃了功利写作,随心随性,把诗歌还原于心灵,还原于本真。这首《写给齐新光兼悼凌茜女》注入了老烟斗的情感,诗人感动于齐新光和凌茜女的故事,一气呵成了创作了这首悼念诗,读来让人唏嘘。而此诗又被一悼念凌茜女的文章引用,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传播。
 
  我就此专门打电话给老烟斗,交流之后他发来了他的心语:
  “我于2015年初,萌发了写诗冲动,源于生活静湖偶尔掀起的一朵涟漪,源于朽木样的脑核壁想抹又抹不去的一记划痕。便一头扎进苍茫大海、无垠戈壁,在没有一丝星光的路上,一个人漂泊、行走。
   诗歌是甜美的,也是带着锋芒的,我还没有看到一线曙光就已头破血流。缝合头上的裂痕,拭去脸上的血渍,拄着一些小杂志、小网络两条拐杖,锒铛前行。路边有枯草,也有鲜花,更多是好心人的搀扶。有一天我在《赤潮》杂志走进了一个人,一个爱诗如命的人,一个舍弃火样红唇的人,一个身无分文靠卖诗走在丝绸之路写诗的人——人称齐大侠、齐道长的人。还有,在他身后不事张扬、默默无闻,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人,一个才貌双全、德艺双馨的人,一个冰清玉洁、闭月羞花的人。他们给了我前行的方向,给了我不竭的动力,给了我零碎的思想和我没有能力捡拾的灵感!他们曾是一对恋人,一对天不作美的挚友,他们就是流浪诗人、一叶小舟齐新光和《赤潮》杂志掌门人、温馨的港湾凌茜女。正当,风华正茂、风生水起之时,前者还在漫长的路上,后者却悄然去了天堂!”
 
  我的眼里含着泪水了,诗歌给诗人带来的不仅是欢乐,还有痛苦。老烟斗过了天命之年才写诗,便进入如此境界,我谓之“天命写诗”!
  2018/12/18
 
惠建宁的诗
 
诗人简介:惠建宁,陕北清涧人,男,农历1964年8月生于陕北乡下。有作品在《诗刊》《诗歌月刊》等发表,有诗作入选一些选本,著有诗集《去远方》《乡下陕北》,合著有陕北民俗文化散文集《鱼神——清涧河的投影》等。

 
硬坎
 
大地裸露,脊梁弓起
低伏的枯草再也藏不住
一只惊慌失措的兔子
 
掩进怀里的风没有转暖的
迹象,而我们只是需要更多的
伤口。更多的疼痛
 
冬天,往往是一道坎
村里有几个老人怎么都熬不过去
泪水把一块块冰叠加得更厚
 
河道里的枯草突然起身而立
仰头凝望山梁上一座座新坟
一声不吭,一滴泪也不流
2019.1.21

长安瘦马
 
  “硬坎”是个什么坎?人生要迈过多少个坎儿?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成正果,似乎此后再无坎坷。而人间,只要活着,就永远不会修成正果,只要活着就有坎儿要迈,肉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我曾在一个冬天驱车去陕北,透过车窗我见到崖畔上有孔废弃的窑洞,掠过的刹那我看见窑窗上斑驳了色彩的剪纸在风里起伏,而离废弃的窑洞的不远处,就有一座竖起的新坟,坟头上的白幡还在风中呼啦啦地诉说着人间的哀伤,这人间的新与旧,我在车中瞬间掠过。
 
  春节前,惠建宁老师发给我一组他写的新诗,静下来阅读后我的眼睛停留在这首《硬坎》,我眼前的影像就回翻至我曾经的行程,我的思绪便引出许多感慨,感慨世事的悲喜和艰辛、感慨人生的无常和冷酷、感慨严冬的萧杀和生命的轮回。
 
  作为诗歌,在这首《硬坎》中诗人把自己的个人情感隐藏了起来,他只是客观地记录,他似乎只是个旁观者。或许这一切串联起来的意象和语言记录的引爆点也是缘于诗人的一次路过的情景,但那里是诗人的家乡啊,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的乡亲,那里的每一抔黄土里都有祖先和我们对视的眼睛,诗人越是冷峻,心就越热烈,诗就越抓人。
 
  “河道里的枯草突然起身而立/仰头凝望山梁上一座座新坟/一声不吭,一滴泪也不流”。诗人是通透的,他洞悉了人生诸多的滋味和结局;诗人是重情感的,在世间规律面前,“泪水把一块块冰叠加得更厚”;诗人是隐忍的,他把情感掩藏在冰凌中,随着语言的前行,渐渐地融化。而这些使诗歌脱略于生活的表象,上升到了一个诗歌艺术的高度,从而具有了广泛性和共鸣。
 
  《硬坎》是块黄河滩里的石头,我们每天都看到他,也终将经历他,人的一生和人间的四季,或许,到最后我们与河道里的枯草一样,“一声不吭,一滴泪也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