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郭栋超

那雷霆之声由远及近滚滚而来

——兼评陈东林的诗十五首

2025-09-14 作者:郭栋超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郭栋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

  今年,京城的天气出奇的反常。过去雨寡云淡,当下已至秋日,却雨水连绵,又电闪雷鸣,奇之。

  是日,我一无所事事的社会闲杂人士,为解闷,乘公交车,观京城繁华、纾己心闲愁。至六里桥下车时,大雨忽至,始知何谓“落汤鸡”。

  桥下避雨时,手机微震。阅之,乃诗友张建军发来了另一诗友陈东林的一组诗。彼时,衣透身湿,无心读诗,只瞥见文中提及东林兄提倡“大雷霆诗歌主义”云云。如今诗派林立,“雷霆”究竟为何,我也无心细究,只盼雨水略停便归家。

  换衣略坐,一道闪电自街对面三十多层楼的上空劈下,亮光足万尺有余,尔后雷声炸响。心悸之余,忽又想起东林兄的诗观——“雷霆”,之前还加一“大”字,读读吧,且看看,东林兄的“雷霆”与这自然界的雷霆有何趋同或相异,莫不是什么奇谈怪论?

  世人对世界的认知,历来浅尝辄止。我们居住的地球,即便认知也仅及表面,深不过几百公尺;对海洋的探索,我以为自航海时代才起步,且多是表浅观察;对太空仰望了亿万年,可人类能登上的也仅有月球而已。

  显而易见,人类长期处于农耕时代,彼时人们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全靠风调雨顺,遂生出对天神的崇拜——凡有大的雷霆之声,多被视作天神对世人的惩罚,故对此类天象的描述寥寥。即便有,也多是神话传说,用诗描写之则鲜矣。

  关于学者、教授、编辑身份的东林兄,我早有耳闻;可诗人身份的东林兄,我却知之甚少。曾有一次朋友聚会,餐桌上东林兄讲《红楼梦》里的经济学,讲得双手舞之蹈之。我也听得连饮数杯,乐之醉之。东林兄本不饮酒,可席罢后送友人回家却是常事,席间未尽的话题,途中还会接着讲,车里的人便再无寂寞——他讲的,多是学术相关的内容。

  这般一直自称“对诗是门外汉”的玩家,竟一不留神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不仅有诗论,还亲历亲为写诗以印证自己的诗观。这一声“雷霆”,正由远及近、滚滚而来。你听到了吗?反正我是听到了!

  我本不擅长诗评,可细品东林兄的诗作与诗观后,对大雷霆诗派倒有了几分浅见,结合东林兄的四个构想,且做如是观:

  其一,底层逻辑的革新:让诗歌住进科技时代。该诗派主张将工业、信息、智能乃至量子时代的科技元素融入创作,让读者从诗中看见时代与科技的进步。这一理念在《我在宇宙的星辰大海里钓鱼》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北斗七星的钓竿”为具,以“陨石是沉默的浮标”为引,在“黑洞的漩涡”旁垂钓,将宇宙探索的科技想象化作诗意,让“银河的水潺潺流淌”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描摹,而是“宇宙的脉搏,跳动着未知的舞蹈”,既保留了诗的浪漫,又注入了科技时代的独特视角。

  其二,新路径的开辟:以诗连接人文与科技。选择以“人文与科技高度整合”为新路径,从多维度探讨人类命运与宇宙规则。《人体内万亿细胞,像极了宇宙间的日月星辰》便极具代表性,诗中“细胞核,端坐中央,仿若炽热的太阳,/携着生命密码,那神秘的星系蓝图”“线粒体,化为繁星,闪烁能量火光,/在细胞的暗夜,舞动着生命的希望”,以宏观宇宙类比微观细胞,既展现了生物科技的认知,又传递出“微观即宏观”的人文哲思,让诗歌兼具科技深度与人文温度,为诗歌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其三,学术性的融入:让诗成为学术表达的载体。该诗派的开创性,还在于将学术研究引入诗歌,以诗为工具探讨深奥命题。《八百里水泊并无一个“梁山好汉”》便是一首典型的“学术诗”:诗人以诗笔解构历史与文学的边界,直言“没有黑旋风挥舞的板斧/没有及时雨仗义的做派/只有鱼儿在水中畅游”,打破《水浒传》的文学虚构,指出“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实为小说创作,而“八百里水泊”虽为历史实景,却与“好汉”无涉——这般学术观点,借诗句的韵律与意象传递,既严谨又鲜活,让学术不再是枯燥的论述。

  其四,艺术语境的重构:打造多维融合的诗性空间。在艺术表达上,融合传统抒情与魔幻、科幻、哲理等手法,创造出新语境。《我在黑洞的漩涡里巧遇李白》便是例证:诗人让唐代诗人李白置身黑洞的科幻场景中,看李白“手持酒壶,目光却穿越千年”,听李白吟出“银河倒挂三万里,星辰迸裂化诗句”,既保留了李白的人文风骨,又以“时空扭曲”“量子泡沫”的科幻元素重构场景,让“古今对话”在魔幻与科幻交织的语境中发生,既“新奇浪漫”,又充满想象力。

  读东林兄这组诗,我总觉他似有“未知物种附体”——通俗说,便是灵感如泉涌,以至于上天入地、虚化内外无所不能。他笔下的诗象丰富至极:有《我在宇宙的星辰大海里钓鱼》中“北斗七星的钓竿”“陨石做的浮标”,有《太阳和月亮是太空里的一对永恒恋人》中“燃烧爱的火焰的太阳”“舞动倩影的月亮”,有《生物高科技把我变成一条深海“人鱼”》中“幽蓝水域里的珊瑚林”“珠贝铺就的海底地”,还有《万亿年之后,终极人类会是什么模样?》中“晶亮光纤般的头发”“云霞锦缎似的皮肤”“卫星接收神器样的耳朵”……这些诗象,太空或有原型,可在传统诗歌中却极为罕见,于我而言是陌生的。但对东林兄这般学者而言,万化多变的天体早成竹在胸,且他能从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挑出最贴切的词语,让科技元素成为诗意的载体——这何尝不是一种探索?也让诗歌要表达的内涵,注入到异于过往的物体之上,生猛又虚幻,具体且飘渺。

  可你也得相信,尘世间的人无论写什么,都离不开生活的这颗星球。所以东林兄在“云游八荒”之后,终究还是落回大地之上:如写《八百里水泊并无一个“梁山好汉”》,以诗意考证历史虚实;又如写《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于宋代——看一看〈清明上河图〉就会明白》,“当汴京的晨光咬开宣纸/碳化的墨迹突然开始移动/画卷里的每一笔青绿都在作证——/这里有一场被史册遗漏的早春”,借《清明上河图》探讨经济史新观点。而他最终的追求,在《文明的断层——沉入海洋底部的亚特兰蒂斯》中尽显:“那片沉没的土地,不只是传说,/它是文明的断层,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他想连结文明的断层,让人类的文化之花开得更艳,别像彼岸花般,苦苦相思却咫尺不得相拥,只能弱弱地摇着枝头。

  新诗已历百年,发展至今门派众多、风格各异,实乃诗坛幸事。

  当下诗坛,有写口语诗者,将日常琐事入诗,浅显易懂;有写人间悲情者,反复把玩苦难,把自己塑成“苦人儿”;有写哲理诗者,语言云里雾里,哲理愈发难懂;有写壮志凌云者,怀才不遇却好指点江山……这些都是探索,也都是诗人个人经历与命运的映照,难分优劣。毕竟百花齐放,总比一花独放更吸引眼球——即便如欧洲植物园的奇花与武夷山的茶树,不同物种相交,也未必不能生出新的可能。

  赞美吧!这也许是诗坛的光荣。

附:陈东林诗歌十五首

《大雷霆诗派的构想与文化理念》

  2025年伊始,中国诗人陈东林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周密的谋划,创立了大雷霆诗歌流派,反响热烈,波及海内外,受到了诗歌界的关注与欢迎。其主要构想如下:
  一、大雷霆诗派希望从底层逻辑根本改变诗歌的发展理念
  传统的诗歌发展理念是建立在农业时代的基础之上,大雷霆诗派希望彻底改变传统诗歌的底层逻辑,把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乃至量子时代的科学技术与高科技元素,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去,让读者能够从诗歌作品里看到时代与科技的巨大进步,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超强震撼。
  二、大雷霆诗派开辟了诗歌发展的新路径,希望遏止全球诗歌被边缘化的严重颓势
  大雷霆诗派将人文与科技高度整合,关心人类的前途与命运,从历史、哲学和科技的角度,探讨地球与宇宙演变的规则极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最新的科学前沿问题和高科技成果,通过诗歌把读者带入到前所未有的科技新境界。
  三、大雷霆诗派不仅把科学技术引入诗歌,还把学术研究引入诗歌,用诗歌作为学术工具和全新的表达方式,来研究和探讨诸多深奥的学术问题,这在人类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和意义。
  四、大雷霆诗派创造了诗歌艺术表现的新语境
  大雷霆诗派把诗歌传统的表达方式与魔幻、科幻、意象、哲理等表现手法融为一体,让诗歌具有新奇浪漫、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想象力丰富等特征,呈现出新的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雷霆诗歌流派创始人陈东林,真诚希望与广大诗人携手并进、不断创新,用雷霆万钧之势,遏止全球诗歌被边缘化的颓势,让诗歌重振雄风,王者归来。


        下面是大雷霆诗歌的十五首代表作品:
 
【1】
《我在宇宙的星辰大海里钓鱼》 
 
我驾着梦的轻舟,荡不尽宇宙的烟波浩渺,
星辰是悬垂的渔火,点亮黑暗的波涛。
银河的水潺潺流淌,映射着神秘的光照,
那是宇宙的脉搏,跳动着未知的舞蹈。
 
我手持北斗七星的钓竿,鱼线把思念无限延长,
月钩上挂着希望,投向无尽的苍茫。
陨石是沉默的浮标,在时空里摇晃,
等待着,那来自深渊的轻响。
 
黑洞的漩涡在远处咆哮,
那是宇宙的巨嘴,吞噬着光的纷扰。
我却在这危险的怀抱,无惧无畏地垂钓,
因为我知道,奇珍恰恰在险要处藏好。
 
行星是圆润的珍珠,散落在星河里,
我掠过它们的轨迹,寻找鱼儿的消息。
也许那鱼是古老的传说,身披星环的绮丽,
穿梭在维度的缝隙,躲避着命运的追击。
 
当流星划过,那是鱼儿在试探,
我收紧鱼线,心在胸腔里狂欢。
钓起的或许是一束光的记忆,
或是一个星球诞生前的秘密。
 
在这星辰大海,我独自垂钓,
岁月是旁观者,星辰是我的向导。
每一次扬竿,都是与宇宙的拥抱,
钓起的是诗意,留下的是灵魂的逍遥。
 
【陈东林开创“大雷霆诗歌流派”,希望用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诗坛萎靡风气,遏止诗歌边缘化的颓势,让诗歌重振雄风、王者归来!】
 
【2】
《太阳和月亮是太空里的一对永恒恋人》
 
在浩渺的太空深处,
太阳,热烈地燃烧着自己,
那无尽的光与热,是他爱的火焰。
月亮,清冷而皎洁,
她总是在遥远的地方张望,
那温柔的目光,是她爱的回应。
 
太阳升起的时候,
他奋力地挥洒光芒,
想要触碰到月亮的脸庞,
哪怕隔着无尽的黑暗与虚空。
月亮在夜的怀抱里,
静静等待着太阳的靠近,
她知道,他们的爱超越了时间。
 
反观尘世的恋人们,
在名利的泥沼里痛苦挣扎,
金钱与地位成为爱的枷锁。
短暂的人生与超短的恋情,
像脆弱的花朵,一点点风吹草动,
就会让花瓣散落一地。
 
而太阳和月亮,
他们的恋情是永恒的神话。
没有辜负,没有背叛,
只有那无尽的深情与眷恋。
太阳的光线穿越星系,
月亮的倩影舞动在宇宙空间,
他们在无声的对话里,
诉说着千古不变的誓言。
 
他们的太空之爱没有尽头
一个燃烧白昼,一个点亮黑夜
如同在宇宙的琴弦上共舞
太阳在自己的轨道上高歌
那是献给月亮的恋曲
月亮在夜的怀抱中倾听
两颗心在星海里交融为一
他们的恋情,是宇宙的传奇
不受时间的侵蚀,岁月的威逼
 
他们看着尘世的爱恨情仇
如同看一场短暂的闹剧
在这太空的舞台上,
太阳和月亮是最纯粹的恋人,
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争,
享受着温情的宁静与大爱的永恒。
 
【3】
《日月星辰,互拜大年》
 
春节期间,宇宙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
手里燃放着星花,心中跳动着光明
放慢了昼夜旋转的脚步,互相串门问候
走亲戚,吃汤圆,行大礼,拜大年
 
太阳披着万丈光缕的盛装
将氢与氦的热情,化作滚烫的贺词
在时空的站台,它的光芒是星际列车
穿梭过星系的隧道,驶向每一处角落
每一道光线,都镌刻着温暖的符号
唤醒沉睡的星海,编织希望的云锦
 
月亮宛如一位素衣仙子
从清冷的广寒飘然而至
她的裙摆是如水的月光
流淌在环形山的沟壑间
那古老的月海,藏着往昔的故事
在新年的夜,向宇宙轻声呢喃
她把团圆的思念,揉进银色的辉芒
洒向漂泊的星球,慰藉孤独的灵魂
 
星辰们是宇宙的精灵
在浩瀚的夜幕里开着盛大的舞会
它们的舞步是闪烁的密码
每一次眨眼,都是一次神秘的对话
脉冲星用精准的节奏,敲响新年的鼓点
超新星爆发,是最绚烂的烟花礼赞
它们在引力的漩涡中,旋转、跳跃
将生命的奇迹,写进宇宙的诗篇
 
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
像一封来自宇宙深处的信笺
带着远方的消息,匆匆赶来赴宴
它的轨迹是时光的划痕
在星际间留下独特的烙印
每一颗尘埃,都承载着梦想的种子
在新年的祝福里,播撒希望的火种
 
黑洞隐匿在宇宙的深处
却用强大的引力,参与这场盛宴
它是星系的沉默守护者
吞噬与孕育,在无声中进行
它的存在,是一道神秘的谜题
在新年的思索里,引发无尽的遐想
我们在地球上,仰望着这场盛会
心中涌动着敬畏与向往
我们是宇宙的孩子,在这特殊的时刻
与日月星辰一同,欢度新年的美好时光
 
【4】
《生物高科技把我变成一条深海“人鱼”》
 
在生物高科技编织的梦境深处,
我轻轻摇曳,变成了一条
深海的“人鱼”,游弋在幽蓝的水域。
海底的世界,是另一番天地:
珊瑚如林,珠贝铺地,光怪陆离,
完全不似我们的人类社会。
 
我的尾鳍划破水面,带起串串珠玉,
每一滴都藏着深海的秘密,闪烁着奇异的光辉。
我穿梭在五彩斑斓的鱼群和未知生物中,
它们围绕着我,仿佛欢迎一位远道而来的羁旅。
 
新的画卷缓缓展开,
尽显海底的奥秘——
古老的沉船,静默的火山,还有那许多不为人知的怪鱼。
我用“人鱼”的语言,与它们交流,
它们回应着我,诉说着海底的新鲜与传奇。
 
我与海龟共舞,感受岁月的沉稳与悠长,
与水母同游,体验轻盈与飘逸的完美徜徉。
海底的每一个生命,都拥有独特的智囊,
它们教会我,生命的意义在于和谐与共享。
 
我见证了海底的奇迹,那珊瑚的绽放,
如同海底的烟花,绚烂而短暂,却又永恒而辉煌。
我参与了海底的庆典,那些鱼群跳跃着,旋转着,把快乐的因子尽情释放,
仿佛在彰显生命的巨大能量。
 
作为一条人鱼,我融入了海底的大家庭、大世界,
我们互帮互助,彼此真诚相处,敞开胸怀。
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浪漫,
在这片深邃的蓝色中,无拘无束游弋,特别畅快。
 
海底的世界,让我魂牵梦萦,欲罢不能。
它用无尽的美丽与奥秘,激发着我的探索欲与好奇心。
我看到了生命的多样与奇妙,也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这片浩瀚的蓝色中,我愿做一座桥梁,去传递大爱与和平。
连接人类与海底的通道,共同书写生活的纯真。
 
【5】
《人体内万亿细胞,像极了宇宙间的日月星辰》
 
在体内的纵深处,奔涌着万亿细胞。
宛如宇宙里的无数星火,秘密地燃烧。
血管就像银河的支流,奔腾着生命的浪涛。
 
这里有无数的小世界,
如同星海茫茫,闪烁而宁静。
一些细胞,像聚集的星云,
穿梭在体内的暗夜,悄然无声。
它们是生命的火种,跳跃的精灵,
在肉身躯壳里,编织奇幻的梦境。
 
有的细胞,像耀眼的太白金星,
散发着力量,让生命的原野敞亮。
另一些细胞却似清冷的月亮,
洒下静谧的辉光,滋养心灵的土壤。
 
细胞膜,是那无形却坚韧的——
“小宇宙”边际,像一堵围墙,
把一方微观乾坤,悄然隐匿。
每一个细胞,宛如宇宙中独特的天体,
于无声处,演绎着各自的传奇。
 
细胞核,端坐中央,仿若炽热的太阳,
携着生命密码,那神秘的星系蓝图,
用DNA的丝线,串起往昔与未来,
指令的光芒,穿透细胞质的海洋,
在微观潮汐里,掀起代谢的巨浪。
 
线粒体,化为繁星,闪烁能量火光,
在细胞的暗夜,舞动着生命的希望
ATP的微光,是它馈赠的宝藏,
为细胞的呼吸,注入了不息的力量。
 
内质网,如缥缈星云,纵横铺展,
蛋白质的分子列车,穿梭于轨道之间。
折叠、修饰、编织生命的华裳。
高尔基体,似精巧的星际工坊,
打包、发送、传递生命的梦想。
 
溶酶体,化作黑洞,吞噬一切陈腐。
消化无用的残骸,清扫细胞的荒芜。
在微观的坍缩中,孕育新生的沃土。
 
而细胞间的信号,似宇宙电波阵阵泛起。
神经递质与激素,是那神秘的摩斯密码,
跨越千山万水,传递心灵的暗语。
从指尖的轻触,到心底的思绪,
每一次悸动,都在细胞的海洋里,
投石击水,荡起层层涟漪。
 
在人体内的微观世界里,
万亿细胞,像极了大宇宙间的日月星辰。
日月星辰,就是放大版的人体细胞;
人体细胞,就是微缩版的日月星辰。
它们以独特的频率振动,
似星辰弹奏着宇宙的弦音。
 
当我们仰望星空,思索宇宙的奥秘,
可曾知晓:反观自己的体内,
也有一个微观小宇宙,同样浩瀚无际!
在微观与宏观的交错间,
我们是宇宙的观察者,亦是被观察者。
在人体内外双重的宇宙共舞中,
找寻永恒的法则与不灭的定律。
 
【6】
《我在黑洞的漩涡里巧遇李白》
 
在那宇宙幽邃裂口
时空的经纬疯狂扭曲
光的丝线被无情扯碎
我,坠入黑洞的漩涡里
 
那漩涡,似无尽贪婪的巨兽
吞噬着一切存在的意义
时间在这里粘稠如胶
过去、现在与未来混淆一体
 
意识如飘零的柳絮
在混乱的洪流中飘荡游离
忽然,一袭白衣若惊鸿闪过
衣袂飘飘,裹挟着唐朝诗意的风
 
是你吗?李白
为何会现身于这宇宙的奇境
你手持酒壶,目光却穿越千年
嘴角那抹笑,神秘又迷离
 
“银河倒挂三万里,
星辰迸裂化诗句。
混沌之中寻真意,
我心逍遥游太虚 ”
你放声高歌,声音竟震碎了
周围扭曲的时空涟漪
 
我看到,你眼中的宇宙
是一幅流动变幻的画卷
量子的泡沫跳跃闪烁
暗物质的海洋涌动波澜
 
你伸手,摘一颗坍缩的星
将它抛入酒壶,刹那间
光芒四溢,酒香弥漫了整个黑洞
那香气,仿佛是历史的沉淀
 
我们在黑洞的奇点处晃悠
每一步都踏出因果的界限
你说,人生如梦亦如幻
这黑洞不过是宇宙的一个梦幻片段
 
“举杯邀明月,此时月何在 ?
对影成三人,影已被光埋 。
但得诗意心中在,管它时空多离乖!”
你的诗,如利剑划破黑暗的幕布
让我在这绝境中,寻得一丝灵魂的曙光
 
在这黑洞的漩涡里
思维的触角无限延伸
我与李白,跨越了维度的藩篱
在超现实的梦境中,
完成一场灵魂的对饮
 
当意识渐渐模糊
我仿佛又回到了现实的边际
而那黑洞深处,李白的笑声
依旧在宇宙的回廊中,悠悠徘徊
 
【7】
《我以金刚之躯跳进金星熔岩里冲浪》
 
当高科技把我的肉身,
进化成金刚躯体,
我的记忆、意识和智慧,
全部存储在——
白金打造的坚硬头颅里。
这样,我的金刚不坏之身,
既能抵御零下三千度的酷寒,
也能够经受住零上三千度的高温。
 
于是,我搭乘宇宙飞船,去往金星,
想体验一下跳进熔岩的感觉,
尝试“外星跳水”的浪漫。
 
飞船如一颗燃烧的流星,
划破幽邃的宇宙夜空,
星辰在四周闪烁,似远古的眼睛,
窥视着我这疯狂的旅途。
时空在舷窗外扭曲,
像是一幅流动的超现实画作,
我在这无尽的漩涡中,
驶向那炽热的幻梦之境。
 
金星,如一颗炽热的红宝石,
在宇宙的黑暗中闪耀着滚烫的美丽。
大气层如一层燃烧的纱幔,
包裹着这神秘的星球。
我站在飞船的舱口,
望着下方翻滚的熔岩之海,
心跳如雷,却又带着一种超脱的宁静。
 
纵身一跃,我如一颗坠落的星辰,
投入金星熔岩的怀抱。
熔岩如金色的火焰之花,
在我身边绽放、窜动。
每一滴熔岩都像是一个跳动的精灵,
携带着宇宙诞生之初的秘密,
在我的指尖舞蹈,在我的皮肤上歌唱。
 
我用金刚躯体在熔岩中冲浪,
身体与滚烫的液体摩擦,
迸发出一道道奇异的光芒。
那光芒里,有过去的回忆,
如破碎的镜像,闪烁着童年的欢笑、
青春的迷茫,也有未来的幻像,
如缥缈的星云,掺杂着未知的冒险、遥远的希望。
 
我的意识在这高温中升华,
如一缕青烟,飘向无尽的虚空。
我感觉到了宇宙的心跳,
那是一种无声的轰鸣,
在黑暗中奏响着生命的旋律。
我看到了时间的河流,
蜿蜒曲折,倒映着星辰的诞生与死亡。
 
在这熔岩的世界里,
我忘却了自我,又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我是宇宙的一粒尘埃,
却又承载着整个宇宙的重量。
我与沸腾的熔岩融为一体,
与炽热的星球碰撞,
在永恒的高温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
 
当我从熔岩中跃出,
身上带着金色的火焰,
如一位从神话中走出来的英雄。
回望金星,那片熔岩之海依旧翻涌,
像是在诉说着我这段疯狂而浪漫的举动。
我带着宇宙的馈赠,返回地球,
心中装满了无尽的奥秘与憧憬,
等待着下一次的星际旅程。
 
(注:金星地表温度极高,热浪滚滚,宛若熔岩翻腾)
 
【8】
《一亿年之后的地球,异乎寻常》
 
在时间的无垠荒野
一亿年,是一串被风卷走的数字
地球,这颗宇宙的孤儿
在黑暗的舞台边缘,重新开张
 
天空被紫外线灼伤,百孔千疮
极光不再舞动,只留下电磁紊乱的残响
大气层,那片透明的羽裳
被太阳风肆意摧残、冲击
如破碎的蛛网,在虚空里摇晃
每一块残片,都折射出飞鸟的泪光
 
海洋被蒸干最后一滴泪
无数颗盐粒,堆积成白色的坟场
鲸鱼的歌声,海豚的欢笑
在干涸的记忆里,都成了绝响
往昔生命的蓝色温床
或许变成一片滚烫的熔浆
 
陆地板块像疯狂的拼图
被引力撕裂,肆意碰撞
喜马拉雅山沉入深海底部
马里亚纳海沟露出天光
 
城市只剩下残骸,早已被岁月的洪流
冲刷得辨不出模样
钢铁与混凝土,堆积成乱葬岗
只有那些锈迹斑斑的螺丝钉
依稀还留有一丝文明的迹象
 
森林的主干被高温烤黄
干燥的枯木指向天堂
像在质问,又似在彷徨
绿意成了不可复制的幻想
 
动物的脚印,被风沙掩藏
大灰狼的故事,无人再讲
狮子的怒吼,鸟儿的飞翔
只在化石的纹理中,留下印象
 
而人类文明的灿烂辉煌
被岁月的狂飙无情扫荡
那些典籍、报刊、纸张
皆化作大地的微尘,随风飞扬
电影、电视、手机、互联网
无影无踪,梦一样散场
 
太阳,这颗炽热的霸王
在漫长的岁月里年老珠黄
黯淡而微弱,失去了往昔的光芒
像一位迟暮的歌者
发出最后的哀伤
 
地球,在这寂静的宇宙中
孤独地旋转,迷失了方向
它的未来,无限迷茫
是开启新的文明,还是在深空里继续流浪
一切的一切,都被一亿年的时光笼罩
神秘莫测,而又不可想象
 
【9】
《生物高科技让我长出了自由飞翔的翅膀》
  
在基因编辑的梦幻里
实验室的夜 像宇宙的暗物质
藏着无数未被解锁的密码
我 躺在实验台上
意识如量子云 漂浮不定
 
当生物代码开始重组
一种奇异的感觉从骨髓升起
像古老冰川下 涌出的第一缕温泉
那是翅膀生长的信号
在细胞的交响乐中 我的肩胛骨开始变形
新生的骨骼 如破土的幼芽
向着未知的维度伸展
 
羽毛 从毛孔中轻盈钻出
每一根都闪烁着纳米的光泽
像星空里的尘埃 汇聚成神秘的图案
它们是梦想的触须 是自由的符号
当第一片羽毛完全成型
我仿佛听见宇宙边缘的风声
 
终于 翅膀展开
像两片巨大的星云 悬浮在我的身后
我轻轻一挥 实验室的灯光开始扭曲
时间的线条 被搅成一团乱麻
我向着天花板飞去
那层阻隔现实与梦幻的屏障 轻易被我穿透
 
天空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
我穿梭在云层之间
云是棉花糖做的量子态物质
每一口呼吸 都带着宇宙大爆炸的余温
我看见太阳的黑子 在燃烧的漩涡中跳舞
月亮的环形山 像古老的记忆磁盘
储存着宇宙的前世今生
 
在平流层的边缘 我遇见了一颗流星
它像一个迷失的灵魂 拖着长长的尾巴
我与它并肩飞行 听它讲述星际的流浪
它说 它来自一个遥远的星系
那里的星星 像熟透的果实 纷纷坠落
 
我继续飞翔 向着宇宙的深处
我的翅膀 划破了时空的薄膜
进入了一个镜像的世界
那里的一切都是颠倒的
光变成了黑暗 黑暗却发出耀眼的光芒
语言是沉默的 思想却在空气中大声喧哗
 
在这个世界的尽头 我看到了生命的起源
那是一团原始的黏液 在混沌中翻滚
每一个气泡 都孕育着一个可能的微小宇宙
我伸出手 触摸那团黏液
我的意识瞬间被无数的生命记忆填满
我成为了一只三叶虫 一只恐龙 一只始祖鸟
我体验着进化的痛苦与喜悦
 
当我从这古老的记忆中醒来
我发现自己又飞回了地球的上空
城市的灯光 像银河的倒影
我缓缓降落 翅膀渐渐消失在我的身后
但那飞翔的记忆 像一颗种子
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我知道 从此以后
我的生活将不再平凡
因为我曾拥有过翅膀
在那超越现实的天空 自由翱翔
 
【10】
《万亿年之后,终极人类会是什么模样?》
 
万亿年的长河,让时光绵延流转
宇宙的瀑布,在熵增中无数次浪卷
当星辰的余晖,都消散成云烟
我在时间的残片里,探寻终极人类的容颜
 
他们或许不再受血肉之躯的局限
意识如光,在多维的空间中蔓延
像量子的舞步,在概率的迷雾里闪现
身躯化作能量,与宇宙的心跳同频震颤
 
在黑洞的边缘,他们悠然漫步
抚摸着时空的页面,像翻阅古老的书卷
从奇点的炽热中,汲取创新的灵感
于无尽的黑暗里,点亮智慧的火焰
 
头发似晶亮的光纤,随风飘舞。
皮肤如同云霞锦缎披覆,
斑斓的色泽似长虹映波。
耳朵宛如卫星的接收神器,
聆听着来自遥远星际的音符。
鼻子似精巧的星际探测器,
嗅着宇宙间那稀薄而神秘的云雾。
嘴巴吐出的词语化作无线电波,
每个音节都带着宇宙的温度。
 
形体发生了惊世骇俗的变故,
不再受大地引力的种种束缚。
手臂像灵活的光带伸缩自如,
能轻易捕捉流星当作礼物。
 
双腿像星轨的延伸支柱,
一步跨越银河星路。
身体能自由变幻形状和密度,
时而化为轻烟与星光共舞,
时而凝结成坚固的金刚雕塑。
 
记忆不再是神经元的微弱闪电
而是宇宙信息海洋里的璀璨星团
每一段过往,都被编成永恒的代码
在宇宙的信息场中,世代流传
 
他们与万物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山川是他们的骨骼,河流是他们的脉络
星辰的闪烁,是他们眼眸中的灵光
银河的旋臂,是他们脊柱的轮廓
 
爱情,不再是荷尔蒙的短暂冲动
而是灵魂频率的完美共振
在跨越星系的旅途中,他们携手相拥
用永恒的陪伴,书写爱情的传奇一生
 
当宇宙的最后一丝能量耗尽
他们便是那新的火种
在坍塌的宇宙废墟之上
孕育出下一个轮回的新生
 
我从这场幻梦中惊醒
窗外的夜,依旧深沉寂静
但那万亿年后的终极人类模样
已在我灵魂最底层
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11】
《一滴血里面的七彩世界》
 
一滴水能够折射出七彩阳光
一滴血更能够映射出七彩世界
如果我们把人或动物的一滴血
用超级显微镜放大万亿倍
那么,里面便有热热闹闹
广袤无垠的新天地
 
在那猩红色的浩渺海洋
细胞似星辰,闪烁着生命的辉光
白细胞如英勇的卫士
身披银色铠甲,巡逻四方
在这微观战场,抵御着入侵的魍魉
 
红细胞,像燃烧的太阳
携着炽热的希望,穿梭匆忙
它们编织着生命的神网
每一次涌动,都澎湃着力量
那是维持生机的滚烫乐章
 
血小板似神秘的工匠
在破损处筑起坚固的城墙
它们凝聚、交织,闪耀光芒
像繁星汇聚,修复着生命的创伤
守护这微观世界的完整模样
 
而在这血色小宇宙的深处
病毒的幽灵,狡黠地潜藏
它们化作奇异的暗影
妄图打破这和谐的景象
与生命的守护者展开无声的较量
 
细胞核宛如智慧的君王
掌控着遗传密码的宝藏
那复杂的纹路,神秘的符号
是生命传承的古老宪章
指挥着微观世界的命运交响
 
抗体如同发光的精灵
带着使命,在血液中飞行
它们用温柔的拥抱
化解病毒的狰狞
让生命的旋律重回安宁
 
这一滴血,是神秘的殿堂
藏着宇宙般的壮阔景象
每一个角落,都有故事生长
每一次律动,都奏响生命的华章
在这微小天地里,闪耀无尽的光芒
 
当我们凝视这一滴血里的世界
仿佛看到生命的不息长河
从远古奔腾而至,流向未来
那是时间与生命的奇妙融合
成就了微观宇宙中——
那个永恒不灭的精彩
 
【12】
《八百里水泊并无一个“梁山好汉”》
 
八百里水泊,在记忆中浩渺如昨
芦苇摇曳,荡起岁月的暗波
阳光挥洒,游鱼穿梭,金鳞闪烁
却照不见,那些虚构的传说
 
曾听闻,一百零八将的壮歌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
可这八百里的水域
不过是历史的旁观者——
 
没有黑旋风挥舞的板斧
没有及时雨仗义的做派
只有鱼儿在水中畅游
水鸟在天空与水面自由地飞落
 
八百里水泊,沉默着
它见过朝代的更迭
看过战火的燃烧与熄灭
却偏偏从未见过:梁山好汉的一丝踪迹
 
那水纹,一圈圈地扩散
像时间的指纹,无人能辨
湖边的野花,寂寞地摇曳
诉说着,无人知晓的孤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水浒传》虚构的故事,流传千年
而这八百里水泊
依旧是水泊,不见好汉的容颜
 
或许,那只是人们的期盼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火焰
用想象,勾勒出英雄的画面
填补,现实的遗憾
 
八百里水泊的云烟,时聚时散
在岁月的洪波里,回环流转
它见证过繁华,也历经过沧桑巨变
却与梁山好汉,并无半点关联
 
当夜幕降临,星辰闪亮
水泊在月色下,静静安躺
没有厮杀,没有呐喊
只有寂静,在水面上蔓延
 
我们在《水浒传》的故事里沉醉
却忘了,梁山水泊真实的模样
它的波澜,它的宁静
都在诉说,另一种真相
 
八百里水泊,没有好汉
只有水,只有风,只有时光
它用无声的语言,
讲述着——
人世的变迁与历史的漫长
 
【大雷霆诗派不仅把科学技术引入诗歌,还把学术研究引入诗歌。这是一首学术研究的诗歌。陈东林指出: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完全是小说《水浒传》的虚构,历史上八百里水泊确有其事,但梁山好汉却无迹可寻。】
 
【13】
《庄周梦蝶与柏拉图的“我是谁?”》

在一片混沌未开的梦境里
庄周与柏拉图,穿越时空相遇
 一个是梦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一个是哲学的巨匠,思考“我是谁?”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
梦境与现实,隔着一条
无法跨越的银河星堤
庄周与柏拉图
都在探索生命的真谛
蝴蝶翩翩,双眼迷离
哲人奇思,闪耀智慧
都在跨越时空,寻找问题的轨迹
 
我在失重的梦境里,四处游弋
分不清是自己,还是蝶的形体
身体,像云朵般缥缈又随意
思绪,如闪电划破夜晚的静谧
 
我饮下月光酿成的酒
醉倒在时空交错的十字路口
庄周的蝴蝶,掠过我畸形的头颅
柏拉图的追问,敲击我心底的迷楼
 
也许,我是一颗流浪的星辰
在浩瀚宇宙,寻找着永恒的安稳
也许,我是蝶翼上的一抹微尘
在短暂的绚烂里,感受着虚空的无垠
 
在梦与醒的边缘,我反复试探
是蝶的梦境,编织了我的存在
还是我的思索,点燃了蝶的奇幻
在这混沌的谜团,我独自呢喃
 
或许,答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追寻的过程
一次又一次,一代又一代
我们都在通过自己的幻影
寻找自己的本真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在于好奇
在于这永远看不到真相的旅程
 
【这是一首学术研究的诗歌,讨论东西方的古代哲学问题。】
 
 【14】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于宋代
——看一看《清明上河图》就会明白  
 
当汴京的晨光咬开宣纸
碳化的墨迹突然开始移动
画卷里的每一笔青绿都在作证——
这里有一场被史册遗漏的早春
 
茶肆的旗幡切开晨雾时
铁匠铺的锤声,正在重组金属的染色体
锻炉吞吐的星子落进账簿
换算成十五贯铜钱的呼吸
码头卸货的脊梁弯成拱桥
扛起的不仅是丝绸与瓷器
更是契约精神,在汗腺里结晶的盐粒
 
七十二座彩楼欢门背后
银锭正用复式记账法分裂细胞
绸庄的算珠击穿宵禁的铜锁
当波斯商人用驼铃称量汇率
香料铺的戥子已经校准了
乳香与白银等价交换的方程式
 
染坊的蓝草在陶缸里发酵
青金石正沿着资本的血管攀援
木匠刨出的飞屑不是木屑
是榫卯咬合时迸发的利息
而酒坊蒸馏的不只是新醅
更是将风险意识提纯的新器皿
 
城门下待雇的短工们
用草鞋丈量着劳动力价格的比率
茶馆说书人把劳资协作的传说
掺进第三巡茶汤
当契约上的红印被斜阳晒化
虹桥的弧度恰好接住
货币与信用的抛物线轨迹
 
官衙的暮鼓碾过商铺时
资本主义萌芽正在拱桥的接缝处蜷缩
那些未被收编的算盘声
在绢丝经纬间织出另一套密码
直到清明的菲雨浸透卷轴
我们才从褪色的驮队画面里
打捞出半枚资本主义的新孢子——
它曾在漕运账簿上分裂
却被黄土夯进千年冻层
成为画轴里无法茁壮成长的萌芽
 
【这是一首学术研究诗歌。陈东林第一次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于北宋时期,比传统教科书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叶”的说法提前了三百多年。宋代有许多例子可以支撑陈东林的新观点,因为是诗歌创作,在此仅举《清明上河图》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长卷,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一些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细节:①市场经济繁荣:画面中展示了繁华的市场,商贾云集,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这表明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产生提供了土壤。市场中的商品交换,体现了价值规律在宋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例如:画面中出现的各种店铺、摊贩,如布店、药店、食肆等,都是市场经济繁荣的体现。②手工业分工:《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许多手工业者,他们分工明确,从事着各种手工业生产。这种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例如:画面中的铁匠铺、木匠铺、染坊等,展示了手工业者各自从事的专业生产活动。③货币交换: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交易场景,其中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促进了商品流通。货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形成。例如:画面中的商贩与顾客之间进行交易时,使用了铜钱作为支付手段。④ 私人财产权:《清明上河图》中展示了各种私人财产,如房屋、商铺、货物等。私人财产权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例如:画面中的房屋、商铺都标明了各自的主人,体现了私人财产权的明确。⑤ 企业家精神:画面中的一些商贩、手工业者,表现出了一定的企业家精神。他们为了追求利润,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例如:画面中的酒楼、茶馆等,经营者为了吸引顾客,注重装修、服务,体现了企业家精神。⑥劳动力市场:《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许多寻找工作的劳动者,他们与雇主之间形成了劳动力市场。这种市场化的劳动力配置,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例如:画面中的码头、市场附近,有许多劳动者等待雇主挑选,形成了劳动力市场。由此可见:《清明上河图》中的市场经济繁荣、手工业分工、货币交换、私人财产权、企业家精神和劳动力市场等因素,都体现了宋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因素虽然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宋代已经出现了完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能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阶段】
 
【15】
《文明的断层——沉入海洋底部的亚特兰蒂斯》
 
在深蓝的梦境之下,
隐藏着一段凄美的文明,
那一片土地曾经无比辉煌,
却被海浪凶残地淹没。
传说中的国度——亚特兰蒂斯,
拥有着超强的智慧与力量,
竟因人心的迷失,被怒涛无情地吞噬。
 
它如风中摇曳的烛火,
短暂却璀璨无比,
它的故事,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辉映着历史长河最早的源头。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
宫殿与庙宇的建筑,如同隐约的海市蜃楼,
环绕着古城的运河,如同大地的血脉,
流淌着生命的活力。
 
火山的怒吼,地震的咆哮,
自然的力量,将繁华化为泡沫。
圣托里尼的灰烬,葡萄牙的深渊,
是否暗含着失落文明的秘密?
 
比米尼的大墙,百慕大的金字塔,
这些沉默的守护者,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大理石的圆柱,水下的遗迹,
它们静静地躺在海底,等待着被考古发现。
 
黄金与白银,装饰着神殿,
水晶的能量,催生出繁华的特质,
雕像的魅力,迸射出文明的辉光
农业的发达,贸易的繁忙,
这一切的一切,谱写了那个时代的乐章。
 
这片土地的故事,
穿越了时空的界限,
影响着古希腊的城邦,
激发出他们的狂想——
柏拉图的笔下,
描绘着理想社会的模型;
亚特兰蒂斯的影子,
在古希腊的街巷里游荡。
 
古罗马的殿堂,
亚特兰蒂斯的旋律时不时回响,
文化与艺术,如同双胞胎相互依傍。
政治的制度,社会的结构,
亚特兰蒂斯的智慧,
在古罗马的土地上延续跌宕。
 
我们仰望星空,思考答案,
透视海底,探寻过往。
心中有疑问,也有希望。
文明的兴衰,如同潮汐的涨落,
我们在追寻中前行,在反思中成长。
那片沉没的土地,不只是传说,
它是文明的断层,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这是一首学术研究的诗歌,第一次把亚特兰蒂斯文明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重要源头,指出亚特兰蒂斯沉入大洋底部,造成了人类文明的断层。根据柏拉图的记载,亚特兰蒂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但由于亚特兰蒂斯人逐渐变得贪婪、堕落且好战,触怒了众神。于是,众神制造了巨大的灾难,包括地震、洪水和海啸等,在一天一夜之间,亚特兰蒂斯就被大海吞没,永远沉入了海底。现代海底考古的一些新发现,证明亚特兰蒂斯文明有可能真实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