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师酒——“双沟原浆”传奇(外2首)
2023-08-22 作者:曾凡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曾凡华: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现如今双沟酿出的原浆放置到酒瓶顶上
很有点苏轼的范儿
温文尔雅
入口便能吟成诗章
峨冠博带的瓶式亦有屈子之风
盎然的绿意里
浸润着一种沉郁和感伤……
当年驻扎于此地的新四军四师官兵
最中意的就是双沟原浆
中意它的烈性
中意它烈性所引发的激情与豪放
因为激情可以为诗 豪放可以杀敌
可以百万军中取敌酋首级
此外 这烈性还可打磨意志 营造功勋
让懦弱变得坚毅让鲁莽变得镇定
于是 新四军四师的官兵每一回打仗
总要喝一碗双沟原浆助威
而每一次作战归来都会斩获颇丰
且能以少胜多 得胜回营
只有一次事出蹊跷马失前蹄
风流潇洒身经百战的师长
竟为一枚小小的流弹所伤
以致魂断沙场 肝脑涂地
据说这位“白马将军”出征前也是喝过原浆酒的
临行前他摔碗掷地有声
“倭寇不灭 何以家为”
实可谓豪气干云 壮怀激烈
言毕他纵身上马
有人看见 白马踏着一匹白练冲天而去
自此有去无回……
翘首以待的泗洪百姓 望穿了双眼
迎回来的却是彭师长的棺椁
葬礼上 肝肠寸断的乡亲们只能以原浆为祭
为这位英年早逝的“白马将军”送行……
这种别样的壮行也是一种誓师
激发了抗日军民克敌制胜的勇气
一年后日军即在高邮向新四军呈上降书
军民们喜极而泣间
又有人看见“白马将军”站在远处的云端举杯同庆……
从此 新四军四师官兵命名的“誓师酒”
成为酒乡人民的传统礼仪酒
一直留传至今……
79年后的今天——9月11日
我们再次以烈性的双沟原浆为祭
缅怀79年前的今天
牺牲在祖国江淮大地上的这位英烈
且以这首双沟烈酒催发的菲薄之诗
作为一个老军人的祭奠……
珍宝坊之“珍宝”
传说 珍宝坊的“珍宝”
全都藏在双沟朱家槽坊的洞窑里
从不轻易示人
我却在曲水流觞的醉翁亭见过
在苏仙岭的飞天崖上见过
在三宝太监郑和的船舱里见过
在凤阳朱元璋的皇城里见过……
其实 它只是一种水样的东西
有水银的流质 珍珠的晶莹
翡翠的色泽 沉香的芳醇
更有旷古烁今的历史沉积
以及口口相传的民间风仪
当然 也有一种禁忌
一滴不驾车 两杯不骑驴
三碗不过岗 四瓶不上席
唯有诗人能细细品评它的甘辛与气韵
一口下去便能吐出悠远绵长的诗句……
女当家外传
双沟镇上那位贺家槽坊的女当家
是这一带的传奇
当年 日本兵制造“双沟惨案”之后
酒厂夷为平地
她不顾家业 毅然送子抗敌
把新四军那位写过《茅岭三章》的诗人打动了
与其同桌对饮
酒过三巡
微醺中 吟哦出“不愧天下第一流”的诗句
似是赞酒
又像颂人
至于他带酒去延安作为“七大”贺礼的传闻
已无人去考证
但他留下的那幅墨宝
却是真真切切的
至今还存有双沟的余韵……
踩曲谣(仿诗经体)
踩曲呀踩曲 我伲踩曲
用三寸金莲 踩出五谷芳薰
东家的少爷 西家的小姐
莫要笑我 赤脚落地
朱皇佬儿 早年放猪
蓬头垢面 也坐了龙廷
黄花女子 原本金枝玉叶
踩曲酿酒 为人间添一丝温馨
踩曲呀踩曲 我伲踩曲
从三星打横踩到月华散尽
几多欢乐 几多愁绪
只有在双沟曲酒里 装着底细……
很有点苏轼的范儿
温文尔雅
入口便能吟成诗章
峨冠博带的瓶式亦有屈子之风
盎然的绿意里
浸润着一种沉郁和感伤……
当年驻扎于此地的新四军四师官兵
最中意的就是双沟原浆
中意它的烈性
中意它烈性所引发的激情与豪放
因为激情可以为诗 豪放可以杀敌
可以百万军中取敌酋首级
此外 这烈性还可打磨意志 营造功勋
让懦弱变得坚毅让鲁莽变得镇定
于是 新四军四师的官兵每一回打仗
总要喝一碗双沟原浆助威
而每一次作战归来都会斩获颇丰
且能以少胜多 得胜回营
只有一次事出蹊跷马失前蹄
风流潇洒身经百战的师长
竟为一枚小小的流弹所伤
以致魂断沙场 肝脑涂地
据说这位“白马将军”出征前也是喝过原浆酒的
临行前他摔碗掷地有声
“倭寇不灭 何以家为”
实可谓豪气干云 壮怀激烈
言毕他纵身上马
有人看见 白马踏着一匹白练冲天而去
自此有去无回……
翘首以待的泗洪百姓 望穿了双眼
迎回来的却是彭师长的棺椁
葬礼上 肝肠寸断的乡亲们只能以原浆为祭
为这位英年早逝的“白马将军”送行……
这种别样的壮行也是一种誓师
激发了抗日军民克敌制胜的勇气
一年后日军即在高邮向新四军呈上降书
军民们喜极而泣间
又有人看见“白马将军”站在远处的云端举杯同庆……
从此 新四军四师官兵命名的“誓师酒”
成为酒乡人民的传统礼仪酒
一直留传至今……
79年后的今天——9月11日
我们再次以烈性的双沟原浆为祭
缅怀79年前的今天
牺牲在祖国江淮大地上的这位英烈
且以这首双沟烈酒催发的菲薄之诗
作为一个老军人的祭奠……
珍宝坊之“珍宝”
传说 珍宝坊的“珍宝”
全都藏在双沟朱家槽坊的洞窑里
从不轻易示人
我却在曲水流觞的醉翁亭见过
在苏仙岭的飞天崖上见过
在三宝太监郑和的船舱里见过
在凤阳朱元璋的皇城里见过……
其实 它只是一种水样的东西
有水银的流质 珍珠的晶莹
翡翠的色泽 沉香的芳醇
更有旷古烁今的历史沉积
以及口口相传的民间风仪
当然 也有一种禁忌
一滴不驾车 两杯不骑驴
三碗不过岗 四瓶不上席
唯有诗人能细细品评它的甘辛与气韵
一口下去便能吐出悠远绵长的诗句……
女当家外传
双沟镇上那位贺家槽坊的女当家
是这一带的传奇
当年 日本兵制造“双沟惨案”之后
酒厂夷为平地
她不顾家业 毅然送子抗敌
把新四军那位写过《茅岭三章》的诗人打动了
与其同桌对饮
酒过三巡
微醺中 吟哦出“不愧天下第一流”的诗句
似是赞酒
又像颂人
至于他带酒去延安作为“七大”贺礼的传闻
已无人去考证
但他留下的那幅墨宝
却是真真切切的
至今还存有双沟的余韵……
踩曲谣(仿诗经体)
踩曲呀踩曲 我伲踩曲
用三寸金莲 踩出五谷芳薰
东家的少爷 西家的小姐
莫要笑我 赤脚落地
朱皇佬儿 早年放猪
蓬头垢面 也坐了龙廷
黄花女子 原本金枝玉叶
踩曲酿酒 为人间添一丝温馨
踩曲呀踩曲 我伲踩曲
从三星打横踩到月华散尽
几多欢乐 几多愁绪
只有在双沟曲酒里 装着底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