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中国会理·首届余光中诗歌奖在会理古城隆重颁奖

2024-06-10 作者:组委会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梁平凭诗集《时间笔记》荣获主奖“首届余光中诗歌奖”,施浩、刘晓颐、马兴、龚学明4人荣获“年度诗人奖”,94岁高龄的著名诗人严阵被授予“首届余光中诗歌奖·终身成就奖”。
  6月10日,端午节。在川滇交接的茶马古道上,有一座古老而又欣欣向荣的城市巍然耸立,它以“一城烟火、一城乡愁”的诗意,和余光中的“乡愁”遥相呼应,这座穿越了2100多年时间长河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今天,更加绽放出诗意的光芒:诗歌万里行走进会理——由会理市委市政府和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主办的“中国会理·首届余光中诗歌奖”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出席颁奖活动的有中共会理市委副书记、市长徐阳、会理市委副书记刘宇冀、会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伟、凉山州文联主席苏彬等当地领导,有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政协原主席丘树宏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有著名诗人叶延滨、绿蒂(台湾)、祁人、李犁、周占林等评委,有获奖诗人梁平、施浩、马兴、龚学明等,以及会理市文学艺术界人士李美桦、霁虹、吉狄兆林、祥子、彭万香、马布杰伊、杞德荣、朱凤林、陈宗琼、欧正中、李晓文、苏玉洪、罗静、张德敏、蒙琼英、谈涛、董芝会、程菲、张靖、何玉恒、马世权、刘洪玲、陈明智、范瑶等近百人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图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原副主席吉狄马加(右一)、会理市市长徐阳(左一)、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左二),向首届余光中诗歌奖得主梁平颁发荣誉证书、奖杯、奖金和昆仑玉印章。
 
  余光中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诗人,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的《乡愁》是家喻户晓的诗歌名篇,他的名字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史册上。为了纪念和传承余光中先生的诗歌精神,受余光中先生亲属委托授权,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和台湾《秋水》诗刊社联合主办了“余光中诗歌奖”,并由余光中夫人范我存女士担任总顾问。余光中诗歌奖组委会主任祁人表示,由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秋水》诗刊社与会理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余光中诗歌奖颁奖仪式,旨在弘扬余光中先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和两岸交流作出的贡献,传承余光中先生的诗歌精神,面向海内外炎黄子孙,奖掖华语优秀诗人,鼓励诗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歌,组委会欢迎全国有文化远见的地方,携手共建各地的“乡愁”文化。
 
  图为首届余光中诗歌奖得主梁平(右二)、年度诗人奖获得者龚学明(左一)、施浩(左二)、马兴(右一)
 
  首届余光中诗歌奖评委会主任叶延滨介绍了评选过程,首届余光中诗歌奖自2021年启动,征集2018年—2020年在大陆和台港澳出版的诗集、诗歌评论集,从众多应征作品集中遴选出12本诗集和3本评论集,最终由评委会投票评选出6人获奖,其中梁平诗集《时间笔记》得票最高,荣获主奖“首届余光中诗歌奖”,施浩《土地之上》、刘晓颐《灵魂蓝》(台湾)、马兴《敲门》、龚学明《爸爸谣》等4人荣获“年度诗人奖”,94岁高龄的著名诗人严阵因诗歌艺术成就和1984年创办《诗歌报》、推动新诗潮而对新诗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被授予“首届余光中诗歌奖·终身成就奖”。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余光中先生是当代汉语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其诗歌继承并创造性地呈现了汉语古典诗歌的美学精神,他的创作以及二十世纪后半叶台湾诗歌所取得的令人注目的成就,无疑是中国新诗整体格局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设立余光中诗歌奖,更重要的是,通过两岸以母语为载体的交流,共同促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相信这项具有特殊意义的诗歌奖不断的举办下去,一定会发挥出它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作用。
  “首届余光中诗歌奖”主奖获得者梁平表示:“非常意外、也非常荣幸,《时间笔记》能够获得首届余光中诗歌奖。感谢设立这个奖的组委会、感谢之前隐姓埋名的评委。这个奖是余光中夫人范我存唯一授权的汉语诗歌奖。余光中先生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贡献、尤其生前为两岸一脉相承的文化交流做出的不懈努力,至今历历在目。余光中先生1972年写下的《乡愁》,以“小时候” “长大后” 到“现在”的时序,贯穿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长思念,已经成为中华儿女心心相映的历史印证,更是海峡两岸的民族情感的真实流露。《时间笔记》是我在新时代开端呈现的一部全新诗集,不谋而合的是,我的这部诗集是以时间为轴线,对家国的指认和情感的记录。家与国,是生命从始而终的原点,是每个人世界观的全部,也是我四十余年写作一以贯之的主题。在此,我以这个奖项向余光中先生致敬,向伟大的祖国致敬!”
  “邀请首届余光中诗歌奖落地会理市颁奖,是会理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一项文化实践活动”会理市委副书记、市长徐阳在致辞中说,余光中诗歌的“乡愁”境界,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人间真情,让余光中诗歌精神闪耀光芒,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而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