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首届诗篱笆诗歌奖”获奖名单及授奖词

2024-06-12 作者:《诗篱笆》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马启代、李不嫁、牛放、安琪、温建生、李成恩、林旭埜、大连点点、游若昕、 周启早荣获“首届诗篱笆诗歌奖”
  在《诗篱笆》创办三周年之际,隆重举办“首届诗篱笆诗歌奖”评选活动。这次评奖注重艺术品质,注重时代担当,注重民间实力诗人。获奖者用文本说话,体现了《诗篱笆》的艺术追求,对推动汉语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评委会评定,马启代、李不嫁、牛放、安琪、温建生、李成恩、林旭埜、大连点点、游若昕、 周启早荣获“首届诗篱笆诗歌奖”。
 
  马启代授奖词:提出“为良心而写作”的重要诗学理念,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触及人性和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在当代诗歌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他总是伸开命运之手,与时代紧紧拥抱,也许还夹着些枯枝败叶,带着料峭的倒春寒,但“心灵里一直有春天”。他的诗不是政治抒情诗,但他诗中的政治成分并不比一般政治抒情诗少,政治属性并不比一般政治抒情诗轻。他的诗与一般政治抒情诗又全然不同,一般政治抒情诗大多注重政治理念的渗透,而他全力以赴地以生活阐释政治。他的良心不仅体现在道德层面上,而且寄托在体制的完善健全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上,期望人类社会真正能够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运行。马启代对这个时代的贡献是尖锐得让人醍醐灌顶的思想,他无愧为诗人中的思想家。他的诗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缩影,具有史诗的特质,注定会被历史记忆。马启代在诗歌艺术上为当代新诗贡献了很多奇谲而饱含真理的意象,比如诗中的蚯蚓、乌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他的语言在当代诗人中别具一格,随便拿出一首诗歌,都不乏惊人之句,情感上的陡峭和美学上的突兀,如电光石火,照亮了人性的天空、良知的天空、时代的天空和艺术的天空。 
  马启代(1966——),济南人,祖籍山东东平。中诗在线总编,“长河文丛”主编。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创办过多种民刊,也曾在杂志社、出版社工作,主编过诗文集近2000部,个人出版诗文集33部,诗歌入选各类选本300余种,有的被翻译成英、俄、韩、荷等多国文字,获中国当代诗歌奖(2013-2014)创作奖、首届亚洲诗人奖(韩国)等,入编《山东文学通史》。
 
  李不嫁授奖词:李不嫁始终根植于这片多灾多难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他与这片土地上忍辱负重、勤劳勇敢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并成功地把现代诗歌的理念和技艺融入传统的现实主义,生命意识的觉醒、灵魂的灌注、人性的关切、尊严的呼唤、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使现实主义诗歌获得了脱胎换骨的新生,成为新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开拓者。他总能抓住具有历史意义的现实,或赋予现实以历史意义。他的诗歌以叙事见长,但不是就事论事,不求事件要素的完整准确,讲究事件本身的诗意和哲理,既解决了泛抒情的空洞,又克服了叙事的枯燥。既有客观冷峻的一面,又有激烈的情感倾向。他是一位叙事高手,几乎每一首诗都在叙事,决定了他的诗不是乌托邦式的梦幻,具有坚实的质地、厚重的品格,与那些凌空蹈高的抒情诗有本质上的区别。叙事又不是干枯地叙事,总是伴随着灵魂的激昂或悲愤,从而达到叙事和抒情有机而完美的结合。他总能找到一个独特的视角,伴以沉稳的节奏,生成美学的巨大张力。他往往能舍繁就简,抓住典型细节,击中要害,达到一剑封喉的艺术效果。他用一系列代表性作品构建了别具一格的叙事美学和抒情风格。 
  李不嫁,男性公民,六零后湘人,因其诗作的特立独行而被称作湖南的老诗骨。
 
  牛放授奖词:朴实单纯是牛放诗歌最大的特色。诗人在朴实单纯的基本格调下所作的艺术探索和努力引人注目,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使诗歌插上飞翔的翅膀。好诗一般具有多种解读,使文本被不断地放大。他的诗恰恰相反,纯粹性决定了多数诗歌不是在多个维度上展开,这与文本表现的内容与精神是一致的。自然景观的情绪化、人性化、宗教化,就像朝圣者只朝着一个方向行进一样,更能凸显信仰的坚定和精神的执着。诗歌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这种返璞归真同样可以写出好诗。牛放的诗歌质朴不失高贵,单纯并不简单,情感的虔诚和精神的执著增强了文本的厚重和大气。他属于现实主义诗人,但又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宗教式的情感使自然人性化,瑰丽的想象又使自然舞动飘逸起来。对自然的敏锐,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的深思水乳交融于一体,具有天人合一的哲学况味和超然的精神力量。 
  牛放,本名贾志刚,汉族,1963年5月出生于四川平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国家一级作家。作品入编《中国诗歌年选》《中国散文年选》《〈星星〉诗刊创刊50年诗选》和《四川百年新诗选》等数十种权威选本。出版诗集《展读高原》《叩问山魂》《诗藏》和散文集《落叶成土》等多部。历任《草地》《四川文学》《星星诗词》主编,多次担任四川文学奖、马识途文学奖、《四川日报》副刊文学作品奖终评委。获中国散文学会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文联天府文学奖、四川省作协四川文学奖等。现为四川作家书画院院长、西安外事学院特聘教授、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 

  安琪授奖词:安琪是跨越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重要的抒情诗人。她的情生成于枝繁叶茂的现实生活,依赖坚实而又简洁的叙事,不虚饰,不骄矜,不轻浮,更不无病呻吟,明净而又丰富,真诚而又灵动。她没有用性别煽情,用修辞招摇,也不拒绝适度的冒险,常常打破恪守的沉着,惊现突兀的风暴,把读者带入灵魂的天空。她的诗没有触目惊心的主题,钟情于日常生活的体验玩味和命运搏斗时人性的颤栗。北漂坎坷的现实削减了她天性中的浪漫,但骨子里的浪漫不时地从灵魂深处冒出,展现出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环境中的美好追求。安琪的抒情气质一半是与生俱来的,一半是生活历练而成,谁也无法模仿,个性极强,分寸感极强,进不急进,退不消极,总是游刃有余恰到好处,具有独特的情怀和风范。 
  安琪,诗人、画者。出版诗集《极地之境》《美学诊所》《万物奔腾》《未完成》《秘境之旅:内蒙古诗篇》《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及随笔集《女性主义者笔记》《人间书话》等。合作主编有《中间代诗全集》《北漂诗篇》等。现居北京,供职于中国诗歌学会新媒体部。
 
  温建生授奖词:读温建生的诗,感觉写的就是我们心中深藏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写出来。那种骨子里的自由、那种对理想的热爱、那种悲天悯地的善念弥散在字里行间。诗人内心有庄子化蝶的飘逸,现实的烟火又熏染着他沧桑的脸孔。他对现实有无穷的感慨,但没有愤世嫉俗、痛心疾首、剑拔弩张的语言暴力倾向,宁静酝酿着波澜,闲适暗藏着激昂。他把自然的抒写与自我的反思以及人性的批判巧妙地融合,文字的节俭与情感的节制又恰当好处,写得扎实又柔韧、舒展又内敛、粗犷又雅致,达到了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温建生,1968年2月出生, 现居太原。著有诗集《与时光书》《偶然路过我的身体》。主编大型诗歌丛书《北国诗丛》,曾获2013-2015年赵树文学奖诗歌奖。
 
  李成恩授奖词:在李成恩的诗中, 人始终是关注的中心。她擅长通过自然反观人的本性,诗中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诗中的人带有自然的气息。李成恩的写作不同于伊蕾、翟永明、唐亚平等女性自我解放的精神诉求,她对自身不断进行解剖和反省,对于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表现出极大的厌倦和愤慨,以此为突破表达对人性迷失和道德沉沦的痛心疾首,展现出企图扼制或挽回的精神姿态。她从西域高原找到一种心灵的图像和原始的力量,从《酥油灯》开始,她不再追求语言的绮丽和深厚,注重的是生命体验传达的有效和快速,她不想在这个传输过程中耗损太多浪费太大,竭力使用那种接近生命本真的语言,保持生命原汁原味的真切感受。在神性的自然面前,她毅然放弃了学识的呈现和浮华的形式,直觉成为写作的主宰,诗性与神性有机地交融。她找到了一种更加贴合人性表达的风格,克服了空灵带来的虚无,坚实中又表现出庄子式的超然。李成恩用自己成功的创作实践又一次证明了无艺术确实才是最高的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必然走向艺术的反面。 
  李成恩,80后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入选首都首批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著有诗集、散文随笔集、小说集等十多部。曾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代表大会、德国科隆艺术节、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墨西哥城国际诗歌节等。曾获得首届屈原诗歌奖、海子青年诗歌奖、李白诗歌奖,以及第三届“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当代十佳青年诗人”、“中国诗歌十年成就奖”等奖项与荣誉。作品译成英、法、德、西、日、蒙、越等语种,具有广泛的影响。
 
  林旭埜授奖词:在林旭埜数量可观质量不低的诗中,比喻运用得出神入化,是他打开世界揭示人生奥秘的一把万能钥匙,从中可以看到更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复杂的时代背景对诗歌无声的滋养和渗透,而不是做作卖弄和无病呻吟。他既捍卫知识分子的高贵和尊严,又散发出人性的温热和平和,更富有睿智的目光和尖锐的批判意识,在诗歌中以心灵的真诚和超常的想象健全着被世风和物质磨损的人格,塑造着灵魂和精神的完美。诗人擅于以智性解剖社会,以自然反观人性,从俗尘中找回被遗忘的真理,正能量得到形而上的有效释放,从而摆脱有形无形的桎梏,脚踏实地地走向精神的广阔和丰富。 
  林旭埜,60后习诗者,著有诗集《孤山放鹤》等,诗合集《我的天涯》《通天塔》。
 
  大连点点授奖词:大连点点的诗,生活质感特别强,她总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敏锐地发现蕴藏其中的诗意,并和自己的现实处境碰撞出情感的火花和思想的闪电。在情感的把控上适度、从容、优雅、理智,既不激昂,又不低沉,含蓄内敛,深沉蕴藉。她的咏物诗,达到了形神兼备、物我合一的境界。她的哲理诗又总有感性的力量在内,不同于老生常谈言而无物的那些说教。她的诗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接地气,有情调,有意味,有境界。 
  大连点点,本名姜秀莎,教师,有作品发《诗刊》《新华文摘》《星星》《鸭绿江》《诗潮》《绿风》《诗探索》《诗选刊》等,有作品收入多个重要选本,著有个人诗集《点点感觉》。
 
  游若昕授奖词:游若昕的口语与成人相比,具有孩子的清澈、单纯,某些时候她比孩子还孩子。与一般儿歌相比,又具有成人的睿智、练达,某些时候她比成人还成人。她的想象力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很多成人都望尘莫及。孩子的想象与成人相比,像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但在想象的意义和价值上往往大打折扣。游若昕在这点上既具有孩子的天真烂漫,又具有成人的意味深长,有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细想又合情合理。成人缺乏孩子的率真,孩子缺乏成人的深度,可以说游若昕兼具各自的优势,克服了各自的弱点,几乎达到完美,这是读者喜欢她的重要原因。 
  游若昕,2006年8月出生。现就读于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高三年级。《中国口语诗年鉴》编委。第七届李白诗歌奖金诗奖得主。诗作发表于《诗歌月刊》《作品》《诗潮》《江南诗》等。被译成英语、德语、韩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丹麦语、荷兰语、维吾尔语等。2021年获评《新世纪诗典》新世纪中国十大女诗人。2022年8月,诗集《冠军》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23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授予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
 
  周启早授奖词:为打工者塑像是周启早创作的重镇,其代表作《我在流水线上拧螺丝》开辟了当代工业诗的新境界。他的诗犹如一扇扇被打开的窗口,让我们了解到处于社会底层的这个弱势群体,渐渐深入到他们敏感而脆弱的内心世界,体味着他们灵魂深处的痛苦和挣扎、迷惘和困惑,看到了这个时代飘浮的迷雾。这些诗产生于劳动过程,朴素自然,思想情感直指现实。诗的声音来自内心世界,像灵魂在舞蹈。抒写的虽不是主旋律,但可感可触地揭示出时代的缺陷和人性的异化。他的诗很好地继承了“诗言志”的诗学传统,但《诗经》所处的时代是农耕时代,社会关系明朗单纯,与时下的工业时代截然不同,人性在复杂的环境里发生了微妙深刻的变化,这就决定了他在人性的洞察和挖掘上要敏锐一些深刻一些,往往能从微小的生活中不断引出时代的重大主题,这是他诗歌的思想价值所在。 
  周启早,诗人。出版双语诗集《我在流水线上拧螺丝》《周启早诗歌精选》。
 
  首届诗篱笆奖评委会名单
 
叶文福:当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吴思敬:《诗篱笆》总顾问、著名诗歌理论家、首都师大博导、《诗探索》主编
晓雪:《诗篱笆》总顾问、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原副会长、云南省作协原主席
非马:《诗篱笆》总顾问、著名诗人、画家、美国伊利诺州诗人协会原会长
华万里,《诗篱笆》顾问,著名诗人
呼岩鸾:《诗篱笆》顾问,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
王法,《诗篱笆》顾问、《白银》诗刊总编
王立世:《诗篱笆》策划、《名作欣赏》学术顾问
郭卿: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山西分会会长、《诗篱笆》编审
 
  《诗篱笆》简介
 
  《诗篱笆》诗歌公众号由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山西分会与山西篱笆诗群(派)于2021年6月15日共同创办。徐敬亚、叶文福、黄亚洲、旭宇、周涛、聂鑫森、杨牧、石祥、晓雪、张况等50多位文化名人应邀题写了刊名。《诗篱笆》栏目设置有篱笆八雅、篱笆诗丛、篱笆九翁、篱笆十稚、篱笆星辰、篱笆评论、篱笆短波等,品牌栏目为篱笆八雅。目前已发布65期,共推出405名诗人的894首代表性作品,以及对部分诗人作品的评论。《诗殿堂》《火花》《大河》《诗人》《诗意人生》《中诗网》等报刊网络开辟“篱笆诗选”“篱笆点评”等专栏,大力推广《诗篱笆》上的作品。篱笆诗派2022年10月荣获香港《流派诗刊》举办的“诗歌界之流派奖”,《诗篱笆》荣获中国诗歌春晚“2022年度全国十佳诗刊(公众号)”,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山西分会荣获华语诗歌春晚“2023年度优秀诗歌公众号”。
  以篱笆命名,寓意关注底层和民生,艺术上追求质朴自然,高举“为灵魂而写作”的诗学旗帜,以人类生态和人性为贴入点,用灵魂的疼痛、温度和力量重构时代的美学,委婉地融入人性的体悟、社会的洞见和历史的沧桑变迁。重视感觉和悟性在写作中的主导作用,强调用意象表达思想,辅以适度的修辞,追求既能传达出人类生存真相、人性优劣、民族的理想和信仰、时代的精神风貌,又能给民众带来更多的启迪、思索和艺术享受的审美风格,企图用文字挽救日下的世风和衰落的人性,注重从琐碎中发掘崇高、从平凡中发现伟大、用朴素表达高贵、用真挚透视灵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