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北京文学|星群:秋风还未授予树木金黄的军衔

2025-07-28 作者:北京文学 | 来源:北京文学 | 阅读:
编者按:近两年来,“00后”诗人不断浮现,本刊星群栏目发表过一系列“00后”诗人诗作,呈现一些新的经验想象和诗学气质,为了大力发现和培养年轻诗人,本刊将连续推出“00后”诗歌大展,以引起诗界关注。感谢《诗歌月刊》主编何冰凌、编辑闫今、《诗刊》编辑丁鹏、《星星》诗刊编辑敬丹樱、《草堂》编辑吴小虫、《当代》诗刊编辑李义洲以及张雨晨、思铸航、匽镜等年轻诗人组稿过程中给予的鼎力支持。

张瑞洪的诗

01
樱桃园


我抵达木梯顶端,向外婆反证:樱桃已经成熟。
多么像苹果多么像秤砣多么像农民的黑眼睛。
熟透,幸存,悬挂使它们和天空更加靠近,
而这把梯子,供一个人高出云表,我爬上来
就是为了看看,一片叶子如何将它的樱桃松开。
我看见它们正在解体,像一场古老的空难
很难推迟,但我无法向它们伸出援手。
绕开水塘、轮椅和止痛药,它们落下来,
每天都需要腐烂,每天都在丧失酸甜。
外婆不许我下来,她一个人吃饭、抽烟,
打开晚间新闻,一个人大声地呻吟。而我
像一位信心不足的种树者,在空中久站,
听它们传来生长的声音。更高处已没有樱桃,
也没有一段多余的梯子,能让我牢牢抓住。
我看到远方的道路,不再通过这座园子,
而一匹奔跑的黑马,正在深入后山的腹地——
某年夏天,我顺着梯子爬上去,樱桃已
  全部熟透。

张瑞洪,2000年生,云南丽江人,纳西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在读。曾获第六届“零零国际诗歌奖”、第九届南京大学“重唱诗歌奖”、首届上海大学“戴望舒诗歌奖”等,第十七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成员,作品见于《作品》《星星》《扬子江诗刊》等。


班知的诗


02
在衫湖公园


山阴小憩。身后的噪音徒然追赶
草坪生硬的陌生。你从包里拿出旧报纸
远处的筝线被转轮放出很远。我们
让出午后空旷的部分,时针被画出一道
浅浅的暗痕,人群中显出古铜的光泽
而你所期待的场景没有出现。四月
覆辙重蹈,山后是山。是重瓣樱和艾草
你染上你的颜色,嗅出周身久违的泥腥,
咖啡被困在来处。风一阵阵吹过
  枯容与石镐。
在你的身边,我小声地读吉尔伯特
“在宇宙中所有地方,永永远远。”
我们之间仍隔着厚厚的积雪,仍需要
平静地扫去靴面的白渍,沙沙的
接近咛语,不管你是否听见。

班知,2004年生于广西桂林,现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品见《当代》《诗刊》《星星》《诗歌月刊》,参加第十七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曾获第八届东荡子诗歌奖。


鸥可的诗

03
青牛过江


我经常梦见一头青牛
披挂虫鸣,啃啮湿草
在湍流的长河边,它浑圆的犄角
恰似一把银锁,清新的光一直播撒到泥里
我就这样在河边放牛,寂寞时到崖上吹笛
静坐时垂钓,欢欣时唱着自己的歌
无忧无虑像孩子,没错,我就是牧童
一个不懂世事的少年郎

某天,青牛不再吃草,它下到浊荡的江水
慢慢淹没,只剩头颅露出
伴着缕缕深渊,像一座岛朦胧于远眺的视野
我倚在树弯里流下泪水
我知道自己终将追随牛背,涉险跨过汹涌的
  大浪
才能找到,另一种境地里的自在

鸥可,本名梁天,2000年生于江苏徐州。


蒙志鸿的诗

04
琴屿路


琴声,琴声,疲倦的深水,
爱弹奏的人不爱别离,然而事与愿违。
宿命一词已暗含长夜,
枯肠不可多写,
深陷雨夜的玫瑰不可多写,
果园的枯枝败叶不可多写,
我深知海洋永远咆哮在梦中,
只为再次吟唱出至高的音乐。
你的倦眼是两只蝴蝶,不应该苦撑着风帆。
漫漫无涯的事物
也渐次消耗在唯物主义的旋涡里,
勇气,只适合年轻的枝条,
而我们已弹奏太久,见识过坠地的尘埃,
见识过花的流变。
我们是蒲公英的孩子,飘摇了一个冰河期,
风很大,不安着,无意义,
虚度了流水的悲喜。
琴屿路长,只因我们将它一次次走过,
用它烛照雨季里的窗,
欢愉高深,宛如花刀的美学,
我们终将独自返回琴屿路,
终将看见镜中的蝴蝶,腾空
所有幽兰而变黑,
并恸哭——
湖水平静啊,风写着,也抹去。

蒙志鸿,2000年生,海南定安人,笔名顾鸠,曾获东荡子诗歌高校奖、青春文学奖、“00后”诗人十佳等,有组诗见于《诗刊》《江南诗》《诗歌月刊》等。


黑辞的诗

05
文学课


小雨,他进屋拆下湿重的链帽
学生们紧紧挨坐,像泡在平原里
溺水者并非是最美的,一个男人和
吮吸着茧房般的肺的群鸟。文学课
只讲述这些黑磁铁,但凡尝试握笔的人
都一只手肿着,另一只无处可放

拧紧大自然。雨声因早读而颤巍巍
耳朵里,听到一汩浴火的铁木兰
他隔着玻璃揉搓水滴的线,指肚内外
像小动物啮出一些独特的分行纹
同学们安静地看着他——看着一股气味
……这东西复杂,我们只在周一练习

下次请不要汪洋加身。有些人只要
站在那里,那儿就自然成了一个边缘
他们彼此爱:明亮的鳃,明亮的霹雳
阴天那么地近而美,琢磨着阵阵回声
正是很多人仿佛全来自这信件始发的地方
家,膨胀如每颗心,都有必须清洁的苦役

黑辞,本名李成林,2000年生,四川雅安人。诗歌及评论见于《北京文学》《诗刊》《星星》等,曾获东丽文学奖,野草文学奖,中国校园双十佳诗歌奖,《诗刊》与《中国校园文学》联合评选的“00后”诗人十佳,首届西江河诗歌奖新锐诗人奖等。参加第十四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法律硕士在读。


吕周杭的诗

06
旅店保洁员手记组诗


1.星期一,上午,8:15

顺着地毯的鬃毛,她知道她可以
流淌到任意编号的洼地。这未尝
不是一次自下而上的统治,
清洗每天都在上演,她执着地
向过去收缴税款:书钉咬紧的外卖单。
也慷慨地赠予未来以
格式化的房间。U盘般插入再弹出,
与身体等高的清扫车已累积
无数“家”的内存。巨大的黑色包裹,
她推动它们如同推动巨石。
日常的西西弗斯,终幕是
垃圾车的音乐。
“人和人的生活都将归于火焰”。
在一次被子的对折中,她突然冒出
哲学的念头,可急促的生活
只支撑它燃烧了几秒。凹痕里,
对他人生活的冲刷同时淹没了她。

吕周杭,2000年生。作品见于《诗刊》《江南诗》《绿洲》等,曾获《诗刊》陈子昂2022年度青年诗人奖、2023东荡子诗歌奖·高校奖,第十四届复旦光华诗歌奖。入选第三十九届青春诗会、首届国际青春诗会,出版诗集《松鼠记》。


曾师尧的诗

07
二十岁的飞花


抓住那片飞花
一定要,在
二十岁的年纪抬头
横卧云床上的骄阳洒下了
天梯。将树冠摇曳的阴影填满

让钟声于此时欢唱
无形的精灵跳步,穿梭
亲吻桥上行人的额头
自行车追着飞鸟
直上夕阳

必须得让钟声欢唱
沉默筑不起抵御黑夜的城
再过去二十年,浑浊的镜头
将聚焦不住坠落溪河的蕊

曾师尧,2004年生,现就读于南京传媒学院。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歌、小说作品见于《青春》《江南诗》《金沙》等文学刊物。


羊金龙的诗

08
人的海


他们的青春是隐没在人海之中。
看不清他们的脸,看不清他们的眼
他们是谁的丈夫,谁的儿子?
你不知道他们是谁
人们的脸淹没在海洋中。

一时间看到了,每个人必须服从的
束缚在身上的线
是这样的弯弯曲曲、泥泞无比的线
迫使我们踏上这样的道路。

我们挤来挤去,淹没在海洋中。
再也难以回忆起十年之前
你踏上的乡间小路
它早已杂草丛生。

羊金龙,2001年生,现就读于湘潭大学。作品见于《当代教育》《新诗潮》《湘江文艺》等刊物,曾获第七届旋梯诗歌奖,风华杯三等奖。


唐成的诗

09
发光的早晨


错过了一整个晚上
就不要再错过早晨
朝阳将它的恩惠给予高楼的每块玻璃
趁路的秩序尚未醒来
可以尽情地跑,一直到路旁的早餐店露出香味
忘记时间的人也被时间遗忘

10
十八岁


原来,十八岁只是一场盛大的谎言
在幽暗的房间里只有窗外的雨点为
  你的自由祝贺
我们无一幸免地逃进孤独音乐的节奏里

唐成,汉族,2006年生,现就读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诗作发表于《文学天地》,小说作品获第二届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征文一等奖。


董庆月的诗

11
列车开往春天


春风尚未吹过玉门关
列车开往春天

这是他三年来第一次出远门
上一次,是初秋的一个凌晨,细雨绵绵
他穿着没有标志服饰的迷彩
就像秋风还未授予树木金黄的军衔
在火车站台,情急之下
胸前一朵大红花
在队伍里极速滑翔,风度翩翩

一列绿皮火车,割掉长于山东的血肉
坚定地驶向西北
所有的一切,都在试探性地撤退
就连黎明,也在原地打转
窗外一片茫然
为了与列车的信念同频共振
他诵古诗,把自己当成一位西征的将军

火车继续驶向西北
经过一整夜的睡眠,朝阳红艳
对他打开了心扉
然后过黄河,钻隧道
看见一队稳重的骆驼
一列绿皮火车,像一排绿树
穿过金黄的腾格里沙漠
趁他打盹的时候,带走了他的十七岁

必须要有这列火车!直到三年后
当我坐在开往春天的列车上
回忆参军那天
车窗外,星星如在眼前
我成功地说服自己,要当一颗星星
我的乡愁是铁打的营盘
阳关以东,或者西出阳关,都有我的故人

董庆月,2000年生,山东济宁人,2018年入伍,现服役于武警某部。在《解放军文艺》《人民文学》《诗刊》等刊发表作品多篇,曾获全军第三届军事文化节优秀作品奖、第五届陆军文艺汇演文学作品类“作品贡献奖”、“乔羽文艺奖 ”,出版诗集《西去列车的窗口》《沙漠之鹰》《巴丹吉林与大海》,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文学选本》《新时代强军文学作品选》。


张雨晨的诗

12
地坛叙事


身处地坛的人,感受不到悲苦
只能在地图里找到悲悯的告诫
回到嘉靖九年,怎会知晓扶轮问路
让一个苦闷之人决意活下去
甚至活出,生命以外的生命
树阴与长椅模拟的大海太过辽阔
吸引漫游的来客,享受自由
红墙挡住了浮躁和偏执
一对年迈的夫妻相互搀扶
喂完鸽子后,步入阳光的伏笔
也许几十年前,他们在此处相遇
可是家园安然的答案还在风中
老式收音机,反复播放京剧
盲人在空寂的角落,与灵魂伴舞
铿锵有力的唱词,演绎出世态炎凉
结尾的电流声,突然停止
试图唤醒,这座荒废的古园
我循着模糊的车痕,莫名颤抖
临近消亡的躯体,充满希冀之火
在孤独里燃烧,却从未打扰过
任何一棵百年前的银杏树
落叶掩盖了母亲枯萎的泪滴

张雨晨,2004年生于浙江杭州。作品见于《诗刊》《星星》《江南诗》等刊。出版个人诗集《山水辩证法》。


沙显彤的诗

13
站台


你们一起回家时总是很疲惫,
像窗台那盆打卷的藤。不洗澡就上床,
好像忤逆洁净的美德,就能更舒服
也更自由。整天整天,你们被
坏掉的录像设备困着,曾散步走过
气球的交通要道,在市民中心
看一座长满刀刻的喷泉,占有眼泪
和它的自愿干枯。从车站告别后,
你再也没见过他。房间里
成串拴住的千纸鹤,总以为
自己被撕碎的部位就是飞走了。
门始终在发出啰嗦的回响,但座机
不吭声。你最喜欢下大雨或大雪,
只有这些时候,他本来是会来的。

沙显彤,男,2001年生于吉林,香港都会大学创意写作文学硕士,作品刊于《诗刊》《星星》《草堂》《诗歌月刊》《特区文学》《香港文学》等,曾入选第十七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获零零国际诗歌奖,野草文学奖等。


魏甫的诗

14
寂静之词


说好了,我们只对一大桌的饭菜感兴趣
和远处的闪电相比,我们更具有确定性
如果这些活动还不足以调动你肢体之悬
那沉默的事物将走向毁灭,包括蛋糕
蜡烛点燃的那一刻,屋里都是幻觉的动物
需要多少年,时间的巨响会走向寂静
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抛弃世俗的阴沉
我曾做过关于符号学的一个梦
“大于号”冻结在圣人的房间,“小于号”是温度
骤降是其必然结果。而“等于号”
停留于星空,不停抽下一根又一根烟
我正在领受粉笔刺痛的白,它刻下的字
不亚于一场雨的凉,冲洗旧鸟的洞穴
即使我们已经掌握了天气和植物的习性
夜深入海,面对这样尴尬的身份轮转
或许击碎一块鹅卵石,话语会落下一片干净
继续重复鲜亮裂痕里的那条甬道,继续
诉说花蕊皮囊散发的野史和新闻
相信过滤过的风就是正确答案,乃至嘴巴
正视镜子背面剩下的静,从中取回
另一个我

魏甫,2001年生,河南驻马店人。自印诗集《存下这一页》。作品见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刊。获樱花诗歌奖、王奎山文学奖。


朴直的诗

015
东湖耀春


早樱嫁接一剪梅的相思,江城孟春的清风
吹落少男少女的小愁。庭院回潮的墙角
爬满青苔,小虫在其中行走和筑梦。还记得吗
路转的门槛处你曾趔趄,额上涂画
令孩子们羡慕的红药水,点缀如梅。我们携手
穿过童年的梅园,跑入樱花闪耀的雨水
日光下澈,太阳跃如一尾浮光的金鲤
又落入东湖玉簟般的清寒。少年们扬起的风筝
在湖面倒映成纯真的记忆
这个闪耀的春天,你额上的伤疤已然覆雪
只有我犹记得它们渗出梅花的冬日。

朴直,本名吴鸿仪,2003年生,湖南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比较文学系。作品及评论见《诗刊》《星星》《芙蓉》等,获第八届南京大学“重唱诗歌奖”、湖北省第三十九届一二·九诗歌大赛特等奖等。入选第十七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


慕远的诗

16
醒梅


宋人爱梅,从一幅字画开始
娶梅为妻,抚鹤为子,多么情趣
水墨流到峨眉,流到大渡河
江山都绞成炊烟,他只从夏季的首尾穿出
一个体寒的人,怎能去热爱氤氲的梅花
元人爱梅,从宋朝覆灭后
漠北的土地遍满闪电,女人们见雪伤春
这婚姻,她在长夜里紧闭花苞,避而不谈
那一段漂着胭脂的苦水般的幸福
明太祖,精通化学热动力学,他在明朝睡下时
梦见过一朵梅花
梅出于六月,梦于六月,两朝的历史
她的名字成为一个典故,他再读这故事
要吟诗,要饮酒,要观湖而悲河,要记住
  皇帝的姓氏
他爱梅,从宋代开始,等一朵梅醒来,他
要走进她的体内

慕远,本名刘涛,四川乐山人,现就读于四川轻化工大学。


湛博添的诗

17
象群


一天中两个这样的蓝调时刻,唯有
前者,初醒的,被极少数人
注意,通常缄默。
与红色的,盛大的欢腾并不相关

孩子仍在熟睡。他的图画本里
“金黄的太阳,缺失的云朵”
取而代之的是蓝色的象群,在迁徙
诧异。大人们说的话并不总是
对的,是吗?

科学表明:真实的云团是有重量的
积雨云的重量平均相当于100头大象。
窗户外,驶过的洒水车被树丛遮挡
唯能瞥见,喷洒的水汽——蒸腾
轰鸣(类似绿皮火车)
这是一台造象时光机

今年的秋天不知为何来得太晚。
令人战栗的黑夜,再次与我脊髓神经咬合
悄然,完成了一场童年的迁徙

湛博添,2002年生于广东湛江,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刊物。入选第十六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


安渡的诗

18
花茶纪事


茉莉在骨瓷里敲出回音,
你掌纹是脱水后的枯槁,等待
下一杯烧开的水。等瓷盖第三次
叩在杯沿,我们就回到那个雨季。

可你说,想在旧茶楼多歇一会儿,
不想再奔走,请求被允许略微蜷缩在
悬垂的生活。第二天,白瓷杯
把晨雾译作隔夜水痕。人去楼空,
剩下终究会受潮的已拆封文艺。

我经过地铁口时,路边、花儿凋零,
可能深秋已经翻过皇历页码。
穿堂风在茶柜深处沥出几个朝代,
经过树,它的根系如此纠缠,
像寝室里久久未拆封的胭脂信。

我们经历过太多事情了,淋雨、流汗、
也落泪,自备棉巾擦拭过太多次沐浴。
到如今也算、拧干了各自山城。

倘若我们从此不再说话,
任由烟蒂在玻璃上摹写出
还撑伞的雨季。那些花茶也绽放过,
也在沸水中重新冷却为花语:哑谜。

安渡,2003年生于重庆,现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


王冀缘的诗

19
献给布罗茨基或某位诗人


在空白处写下一个词。
在黑暗中凿出一个洞。
我们呼吸,在一切结冰的空气
用白银质地的语言,我们叮叮当当,
凿向不透光的夜空,凿出月亮和星星
凿向不流动的坚冰,凿出眼泪和人群
凿向痛苦的河蚌,凿出珍珠
凿向破碎的蛋壳,凿出羽翼
爱若因缺席而存在,
诗人就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在掐灭所有幻想之后。
虚构的年代,遍地的过期彩票
无法兑换六便士的爱并不流通
因此忍受诗歌如同
忍受所有未得到回报的事物
忍受断线的忒修斯拥有的更多命运可能性
忍受所有经历都不值一提
忍受真理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
疯狂燃烧,像纯净的火焰
像明白世上所有的花都是昙花一现
用发烫的诗,点燃祖国冬日的雪
海鸥的翅膀蝴蝶般斑斓

王冀缘,2001年生,作品见于《青年文学》《诗刊》《江南诗》等。


罗龙邦的诗

20
傍晚不涉江


这不是你生锈的手
沼泽地生长着树枝般的草
到江边,夕阳寒冷地圆着
那时你还身处走不出的
夏天,黑白色。垂钓的
电影画面,你的想象
都裂作岸边的淤泥,水龙头
在傍晚冻住。江面没有
一丝晃动,而这些草
折断它们的身体,让水鸟
和蚌,拥有截然相反的命运
你也要搁浅在这里吗
你这个,坐在余烬里写诗的人
看泥土里腐烂的网
嘴边的陈旧感,在腥味里翻滚

罗龙邦,2001年生于河南西平,现就读于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禾页的诗

21
豹变


沙漠是一场豹变
豹变是沙砾,是草丛和坚硬的黑铁
是锄头,和锄头垦掘的火道
平原往高处滑行
山谷在折叠自身
雁,或者别的什么飞鸟
掠过裸露的蓝色天空
大地,开始朝他的雨滴吞咽
一些木屑骨头的皮肤
被雨水浇透,豹裂出生
鼓点,你敲打那些坚硬的毛发之后
有一地雪纹

禾页,2001年生于陕西永寿,哲学学士。作品见于《当代》《草原》《星星》等刊,曾获青春文学奖。


袁丹的诗

22
我们之间隔着冷静


我醒来在一个模糊朦胧的夜晚
记忆急促啃噬双眼

我们穿过沉睡的沙发,慢慢
打开自己。在醒与梦的交替中
一个矛盾在大脑里无限拥挤

转身在另一个眼角,冷静地扑灭

感受接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但梦中
的拥挤,我不敢拾取

袁丹,硕士研究生。陕西省校园文学委员会委员,江南诗社第41届副社长。曾获武汉大学樱花诗歌奖、浙江大学求是杯创作奖、首届江南诗歌奖、文启杯小说奖、散文奖等。作品见于《诗刊》《星星》《延河》等。


木童的诗

23
小西天手记


周末会比平时更加疲惫
舔舐放映机的那只狮毛狗
它把你的舌头梦成影子了
或者说,亲爱的,入梦并不需要舌头
关于肺腑,我们真正需要的
是一颗比胶卷更轻的心。没有风
神游的光影一样可以言说大地
没有清香,我们一样可以
定格在那一帧

于是就这样显现
我们体外迷途的一袭幽蓝
任海水托起宇宙的破椅子
如果此刻在悬浮,或是眺望自己
从没有一切能将一切阻隔

木童,本名李文龙,2005年出生于浙江桐庐,现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作品散见《青年作家》《山西文学》等,影像作品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等。


坎离的诗

24
在荒草中间


每一个真正的诗人
都是手持语言火炬的人

我们曾经用太多力气
驱散了太古的凉意
如今要求取多少柴火
才能唤回早已无踪的暮气

衣服上补丁越来越少
空房间里不见一尘一埃

我们忘记自己曾经是荒草
那般干枯有力,与一脉松劲
如今,一点风寒即可摧毁它

一个人已经很难回到荒草中间了
没有人愿意永远无闻湮没

可是,等你像荒草一样枯老
远古的遗风将会重新向你吹来
领你回到生你的泥土之中
回到锈重与苍凉的默祷之中

坎离,2001年出生于广东河源,创意写作文学硕士,现于某高校任教。有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


翁泺婷的诗

25
驶过


夜晚 空旷的列车
窗外忽然投来
一条大道
盛着灯海车流

熟识的街道
载着青春
轰然驶过我
那些仰望列车的时刻
带着曾经
隆隆作响的憧憬
送我搭上 今夜 
这无言的旅程

翁泺婷,现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品曾发表于《福建文学》《福建日报》。


冉航宇的诗

26
转弯


风拿着刀乱砍,顺着缝里溜进来
我呼出一口气,让它在窗口凝成霜的掌纹
这样就会模糊星星与夜晚的界限
留给我思考的余地,对面的看客睫毛上悬着
  疑问
而时针正被时间缓慢放血

而我尝试将它捕捉,那些碎片就在掌心涌出光的溪流
影像在波纹中溶解
而我选择伸出手掌,任它肆意流动
变成微光,恍惚间,画面短暂失真

等到再次聚焦在无我之境
我才懂得如何去
爱这种张力的迷失

冉航宇,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哲学系学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作品入选《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香港新诗黄历》等年选。


责任编辑  张 哲  丁莉娅  侯 磊
特约编辑  安 琪  高若虹  蓦 凡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5年第7期
 《北京文学》第7期 目录 
 


/佳作力推/

亲密(短篇小说)/程青/46

 

/新北京作家群/

小姚护士和她的病号(中篇小说)/石一枫/4

石一枫处理的三个当代问题(评论)/贾想/43

 

/现实中国/

给海洋塑料寻找一个“家”(报告文学)/王国平/58

 

/好看小说/

身后有瀑布(短篇小说)/邝立新/124

沸土(短篇小说)/史玥琦/134

 

/到世界去/

远走非洲的日子——我的非洲打工生涯/李永兵/102

 

/天下中文/

欢喜/胡竹峰/142

第三类地标/肖辉跃/154

小学平房62号/庞井君/162

 

/汉诗维度/

☆“00后”诗歌大展(一)/170-208

张瑞洪/班知/鸥可/蒙志鸿/黑辞/吕周杭/曾师尧/

羊金龙/唐成/董庆月/张雨晨/沙显彤/魏甫/朴直/

慕远/湛博添/安渡/王冀缘/罗龙邦/禾页/袁丹/木童/坎离/翁泺婷/冉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