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笛会客厅』公安作家诗人赵琳访谈录 | 金笛
赵琳:女,网名素月绚,汉族,湖北省黄梅县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全国公安诗歌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全国公安文联首届签约作家。中诗网签约作家。...
-
“八里城”杯诗词征稿启事 | 诗刊子曰 关闳予
八里城遗址,位于肇东市四站镇,城址雄踞于松花江左岸一弓形台地上。八里城遗址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为纪念金太祖阿骨打“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称肇州,隶上京路,此为八里城建城之始。...
-
“中国微诗城”殊荣落户鹰潭 | 中新网
由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鹰潭市委宣传部、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鹰潭市文联、鹰潭市广播电视台、鹰潭市微诗协会、龙虎山旅游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鹰潭·龙虎山暨鹰潭“中国微诗城”授牌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
全国百名著名诗人“相约馆陶”大型诗歌采风活动暨中国诗歌网杯“美丽河北,名村古镇”诗歌大奖赛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 苏娜
全国百名著名诗人“相约馆陶”大型诗歌采风活动暨中国诗歌网杯“美丽河北,名村古镇”诗歌大奖赛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
京诗文化传美春季诗会——“爱在春天” 在王府井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隆重举行 | 往都、王德兴
繁华闹市不乏诗意流淌 美丽春天更需爱恋飞翔:京师文化传美春季诗会——“爱在春天”在王府井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隆重举行...
-
《诗选刊》2016年度诗人奖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 苏娜
2017年4月15日,《诗选刊》2016年度诗人奖颁奖典礼在河北省馆陶县举行。共有11位诗人获此殊荣。...
-
张坚诗歌呈现的新常态 | 姜红伟
姜红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倡导者,曾创办《中学生校园诗报》,现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委组织部工作。系中国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历史研究者,八十年代民间诗歌、校园诗歌报刊收藏者。...
-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 胡传志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讲话中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借以说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来。 杨万里原诗题作《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实为四首纪行绝句。习近平总书记所引诗句出自第二首,全诗如下:“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该诗见于...
-
“第一朗读者”引领诗歌跨界传播 | 赵目珍 赵鹏飞
文学评论家敬文东说:“‘第一朗读者’有着神奇的魔力,每个人都是剧中人、都是参与者。在这里,诗歌也好,戏剧也罢,都能使观众获得艺术享受。”...
-
">
鸡鸣三省之地的"诗和远方" | 唐泽文
在水潦中心校,举办交流活动则是他们传承诗词文化的重要方式。胡云春介绍,每月学校都会与周边区县进行联谊。来自川滇黔渝各地的诗词爱好者汇聚,与师生们一起学习诗词文化。“能让学生与更多的诗词爱好者接触,感受不同风格作品的魅力。”胡云春说。...
-
柳忠秧拟创雄安新区主题词:美丽中国·雄安天下 | 柳忠秧
近日,城市形象策划专家柳忠秧接受采访时指出,城市文化是中国文化这个属概念的种概念,其主题词的表达从逻辑、语法、修辞、语言等诸方面至少有如下十条刚性和高端要求。...
-
《诗选刊》2017年5期上半月刊目录 | 《诗选刊》
《诗选刊》杂志于2000年创刊,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诗歌选刊。宗旨和编辑方针是:选最好的诗人,选最好的诗。本刊注重权威性、先锋性和经典性。每一期杂志都是对当代诗坛最新优秀作品的展示;每年的12期杂志都是一部可供收藏的当年的诗歌年鉴。...
-
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用“中山声音”讲述“中国梦” | 孟祥宁
《孙中山》在各地演出,都博得了观众们的极大认可和很高评价,这离不开作词丘树宏、作曲刘长安等创作团队的精心谱写。
... -
期待中华民族新史诗(文化观象) | 张健
1917年2月,《新青年》上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这8首白话诗虽然未脱五言、七言的旧格式,但引入了平白的口语,与传统旧诗已有所差异,后来被认为是中国新诗的起点。今天,新诗已经走过一百年,回首百年,可以说,新诗从诞生之初,就与时代风云、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中华民族百年来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都有新诗诗人在呐喊、在歌唱。但在另一方面,一百年来新诗又常常遭遇质疑与争论,甚至就是在不断的争论声中前行。站在新诗百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约请5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与新诗诗人,共同回顾百年新诗的经验教训,也探索未来诗歌的...
-
女诗人艺术团慰问四季青敬老院演出 | 娜仁琪琪格
每一首诗篇都是诗人用自己的生命酿造的琼浆玉液,诗人们借这些歌咏春天、歌咏世界、歌咏万物的诗篇,向老人们传达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世界的妙美、人之生的可贵,诗人们也以此表达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