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王长征

爱与乡愁的低语

——读王军诗集《我单纯地爱着你》

2025-09-17 作者:王长征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王军的诗歌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又兼具现代诗歌的自由。对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有着极高的把控力。尤为难得的是,王军始终保持着艺术探索精神,试图将东方的意象与西方的表现手法完美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幻想片段密密交织,让诗歌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东方意境,也有“荒诞与真实交织”的现代感。

  初遇王军先生,缘于三年前四月一场浸润着笔花墨雨的文友聚会。当得知他与我熟悉的诗友洪烛(原名王军)同名时,心底竟无端漫起一阵故人相逢般的亲切感,仿佛这姓名的重叠,早已为我们埋下精神共鸣的伏笔。此后一些文学场合偶有邂逅,他言语不多,却总以沉静的目光环视周遭,藏着不事张扬的厚度。这份内敛,让我渐渐留意到这个在文字世界里默默耕耘的身影。初读他的散文,字句清简如雨后新竹,平淡里藏着生活的真味。后来方知,诗歌才是他心底深藏的另一方天地,且早已在诗坛斩获不少奖项。微信列表里,他鲜少发言,几乎每年都有新作付梓,这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坚守,让我油然而生敬意。

  他的低调是刻在言行里的特质。在喧闹的文学交流活动上,他从不是抢占话筒的那一个,总是以最专注的姿态倾听他人发言,时而颔首回应,时而垂眸沉思,仿佛将每一句观点都纳入心底细细研磨。有一次,我俩寥寥数语交谈,话音刚落,他便悄然退回自己的精神世界。何曾想到,这个沉默少言的中年人,心中竟奔涌着一条丰沛足以滋养百首诗篇的诗意长河。

  随着交往次数多了,友谊越来越深厚,几乎达到可以随便闲话家常的地步。每当我想象他白天在公文堆中处理繁杂事务,夜晚伏案在台灯下与文字对话的场景,便忍不住好奇,究竟是何种力量,让他在大量繁琐事务裹挟中,始终保持如此旺盛的创作激情?原来,他把所有碎片化的闲暇时光,都酿成文字的酒,有一段时间,我经常看到他在“作家网”上坚持每日推出一篇散文和一首诗歌。

  真正走进王军的诗意世界,始于《我单纯地爱着你》这本诗集摆上我书案的那一刻。书中收录了他近年创作的137首诗歌。指尖触到书页,分明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份量,不仅是纸张的质感,而且是诗人日积月累的情感沉淀。素雅的封面没有多余的装饰,恰到好处的排版让每一行诗句都有呼吸的空间,细节里藏着出版者对作品的无比珍视。翻开书页,诗句便如山涧清泉般漫过心尖,让人不由自主地踏入他用文字构筑的精神花园,每个转角处都藏着猝不及防的惊喜与直抵心底的感动。

  诚如书名,爱情是这部诗集的灵魂底色。王军笔下的爱,从不是影视剧中轰轰烈烈的戏剧化激情,而是如江南春雨般细水长流,如和田暖玉般温润入心的情愫。《初恋,那是人生一场雨》,他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初恋的朦胧与美好:“晨雾,在缤纷的阳光中/如纱一样飘来/小鸟的欢叫,穿过田野/也穿过云彩。”读着这些文字,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站在田野的少年,心跳与鸟鸣共振,呼吸与晨雾交融。同名诗《我单纯地爱着你》更是将这份质朴的爱写到极致:“我没有月亮铺地的金黄/也没有车水马龙的街头那盏华丽的灯光/我爱你/是乡间染红的颜色/被风吹到翠绿的荷叶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炽热的誓言,却用“乡间红”“翠绿荷叶”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意象,道尽爱情最本真的模样。它让我们相信,真正的爱从不需要惊天动地的盛大仪式,而是藏在朝夕相伴的细微感动里。此外,《拉着你的手》《摸摸你的心跳》等诗,更是将爱情拆解成一个个具象的瞬间:“拉着你的手,喜悦从心底涌出”。短短一句不加修饰的真挚,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动人。

  乡愁,是这部诗集另一根牵动人心的弦。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王军北漂数十年,这份“身在此地心在故乡”的疏离感,化作一首首深情的怀乡诗。《怀乡的月亮》,他将思乡之苦写得痛彻心扉:“我,端起心灵的疲惫在遥远的异乡/总爱站在窗前透着缝隙张望/那一轮明月掉在阳台的碗里/我拾起心思倒进酒杯却醉成了烂泥。”同为北漂的我,阅读至此,瞬间受到触动。我们共享着同一轮明月,在月光里打捞故乡的碎片。合上书许久,思乡之情仍在心头萦绕,久久不散。《母亲的信》平添几多遗憾与怅惘:“我站在深夜的街头,探着脑袋/却一直听不到星空回应的声音/于是,我试着拨打心中久藏的亲情专线/纵使是5G的视频,也联不上儿时的叫声。”在这里,王军敏锐地捕捉到现代科技与传统情感的矛盾,5G能缩短空间距离,却无法跨越时光的鸿沟,那些儿时与母亲相处的片段,终究成了再也回不去的过往。《乡间,那道金黄的记忆》《老家下雪了》等诗,用“金黄稻田”“袅袅炊烟”“纷飞大雪”等意象为故乡绘一幅立体的画卷:故乡泥土的腥甜,村口老槐树上的蝉鸣……特别的亲切感扑面而来,唤醒多少人藏在记忆深处的村庄!

  自然,是王军诗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载体。他的笔下,江河湖海、花草树木都被赋予生命与情感,成为他表达心境的重要媒介。《我们的江水》,他将江水与华夏文明紧密相连:“我们的江水/犹如天上的星河/闪烁在远古的诗经里/带着华夏的墨香。”这个比喻跳出了对江水的常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文化传承相融合,让人在看到江水波光的同时,也触摸到中华文明的脉搏,仿佛江水不是在流淌,而是在吟诵着千年前的诗经。《夏日的草原》充满动感与活力:“奔腾的羊群在美丽的草原如同低矮的白云/兴奋的游人手舞足蹈举起手机拍着蓝天的倒影。”短短两句便勾勒出草原的辽阔与热闹,羊群如白云般流动,游人的笑声与蓝天相映。读着读着,仿佛自己站在那片草原上,任清风拂过发梢,任青草的芬芳钻入鼻腔,那份自由与畅快,足以驱散所有生活的疲惫。此外,《太湖的水》《香山,香》等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感知。他能捕捉到太湖波光里的细碎阳光,能分辨出香山花香不同的层次。

  除了爱情、乡愁与自然,王军的诗歌还藏着对人生的深刻叩问。尤其是对中年生活的体悟,更是写得入木三分。《人生的梦想》,他用沙子与星星对比,写下对梦想的坚守:“有人说沙子放进眼睛里/折射的光芒如耀眼的星星一样明亮/一个人听了,根本不信/说那是最愚蠢的胡扯。”世人总觉得“沙子变星星”是天方夜谭,却忘了梦想本质,本就是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这诗句像一面镜子,让我忍不住审视自已,梦想是否也在现实的打磨下,渐渐成了不敢提及的“胡扯”?《人到中年》更显沧桑与通透:“岁月像开启的酒,一旦那个浓烈的味道冒出这个世界/辛酸的往事如同多彩的黄昏绵延到生命的那头。”他将岁月比作酒,将往事比作黄昏。酒越陈越烈,黄昏越晚越浓。这两个意象精准地道出中年人的心境,既有对过往辛酸的感慨,也有对岁月沉淀的坦然。那些不必言说的心事,都在诗句里有了归宿。感伤之余,竟生出几分释然。而《心归的大雁》《有一种秋天叫田野》等诗,通过大雁南飞、秋田丰收的意象,赞美生命的坚韧,大雁历经风雨仍能找到归途,田野历经春夏仍能迎来丰收。

  从艺术手法来看,王军的诗歌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又兼具现代诗歌的自由。他尤其擅长用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构建诗意空间。《心往你的盆地》中:“我心往/那个盆地那个绝伦的地方/景色秀丽/姑娘的花裙摇曳着窗外牵动月色的荷塘。”这里的“花裙摇曳荷塘”“月色被牵动”将静态的景色写得动感十足,仿佛那个盆地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一个隐在月光里的梦境。此外,他对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有着极高的把控力。诗句长短相间,如同音乐般有缓有急,长句如流水般舒展,短句如鼓点般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不刻意追求押韵的工整。夜深人静,轻吟他的诗,能真切感受到诗的韵律在心底回响,这份美感,纯粹而持久。尤为难得的是,王军始终保持着艺术探索精神,试图将东方的意象与西方的表现手法完美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幻想片段密密交织,让诗歌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东方意境,也有“荒诞与真实交织”的现代感。

  慢慢合上《我单纯地爱着你》,窗外,城市仍在喧嚣,汽车鸣笛、喇叭声声,人声鼎沸,各种嘈杂声汇成一片。此刻,我的心异常平静。能够坚持写诗是幸福的,而写诗的朋友也是值得交往的。我与王军是诗友,更是精神上的知己。读他的诗,就像与他进行一场无需言语的心灵对话。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总在追逐远方,却忘了停下脚步,去仔细感受欣赏身边的美好。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不要忘记倾听心底的声音,不要失去感受爱的能力,不要丢掉对故乡深情的眷恋。